想法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关于理性人假设

2019-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熊建文

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科研究分析的基石,建立在其之上的理论,或微观或宏观,或实证或规范,基本上都是通过理性人利益最大化来展开的,没有理性人假设,经济学理论就会摇摇欲坠。

因此,对理性人这一基本假设的探讨和质疑也层出不穷,特别是近来受到行为经济学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经济学基本假设,认真思考理性人是否真的合理。

理性人假设,一般指的是经济行为人是理性的,会收集可以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以最大化自身利益为目标进行选择,并行动。所以也被称为经济人,有着自私,不考虑他人利益的特征。

理性人的表现很多,包括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收益,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信息,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具有稳定和传递的偏好等等。我们姑且分为三个层次:

(1)具有稳定和传递的偏好;

(2)知悉并会收集所有信息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3)根据最大化自身利益原则进行选择。

第一层次,稳定和传递的偏好,也就是理性偏好的完备性和传递性,是定义理性偏好的两个基本特征,但是对这两个特征,人们也存在相应的疑虑:偏好的完备性,也就是人们总能明确A至少比B好,还是B至少比A好,还是A和B一样好,但是这好像要视情况而定,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能原本A比B好的偏好,会变成B比A好,这就破坏了偏好的完备性,或者说稳定性;另一方面,偏好的传递性,也就是如果A比B好,B比C好,那么A一定比C好,但是也可能有违反传递性的偏好存在,比如考虑有些人对于颜色的选择,她可能觉得白色比蓝色好,蓝色比紫色好,但是要她在白色和紫色之间进行选择,她又认为紫色比白色好。

对于此类不符合完备性和传递性的偏好,经济学家更倾向于将其视为特例,确实这一类的偏好有可能存在,但是相对数量较少,对于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有不符合完备性和传递性的偏好,而且如果在某一选择框架内做决策,那么她都能很好地区分是A比B好,还是B比A好,还是A和B一样,不会变来变去,也不会有A>B,B>C,却C>A。经济学是抽象出人类社会基本特征,并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建立模型,试图揭示其规律的学科,其结论也基本上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如果认为此类特例可以摧毁经济学大厦的基石,那扔出去的一个小石子也可以打破大厦的地基了。

第二层次,收集所有信息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传统的理性人假设认为,经济行为人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计算能力,能将可获得的所有信息聚合起来,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关于这一特征,看起来很容易进行反驳,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它的不合理性:一方面,人们并没有这么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也不会在进行决策时进行成本-收益的考虑,人们往往根据眼前非常有限的信息,快速的做出了决策;另一方面,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人们也不可能收集到所有的信息,特别是关于眼前商品的全部信息,甚至是重要信息,没有信息,也就没有了决策依据。这个层次的理性人假设,即使是放在需要进行非常理性的思考和分析的金融领域,恐怕也少有人能做到。

经济学家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释。关于信息不对称,经济学家们区分了情况,根据信息完全和不完全的假设,建立起了竞争市场模型和信息不对称模型,并尝试从理论角度,解释人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决策。这虽然和传统的竞争模型有很大的不同,但最新的发展也开始将信息的不对称考虑进竞争模型之中,以更好的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决策。

另一方面,无论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面对非常有限的信息,还是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人们决策的快速性,都意味着个人并不会收集可以收集的所有信息,然后特地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再决定买不买,卖不卖。个人也没有那么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能够将这么多问题考虑进去,毕竟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决策,每个决策都是如此快速,以至于我们都忽略了,我们的行为都是一个又一个行为选择的结果。

经济学家对此的对策,当然不是放弃理性人假设,也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理性人只是个假设,而是相应的,建立了群体理性,或者说竞争性理性的概念。经济学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模型,其决策的经济人并不是现实中的每一个人,而是代表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这一代表性的消费者或生产者,代表了每时每刻做着各种各样决策的每一个个人,是一个群体的概念,虽然个人在决策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收集信息,做成本-收益分析,但是大量个人的动态决策,却使得这一点成为可能。正是因为每个个人都在做出最合自身利益的选择,消费者会调整他们的行为,在价格变化时调整他们的需求量,生产者会调整他们的规模,在价格变化时调整他们的产量,每个个体的运动,决策和选择,使得代表性消费者或生产者,在不断的收集市场信息,关注价格变化,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以此作为决策依据,这就是群体理性,或者说竞争性理性,正是在竞争性市场上个体的动态运动,让理性成为可能。

虽然个人在市场价格,或其他信息变化时,没有了解到这一信息,或者了解了这一信息,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有些个人,甚至一时做出了相反的调整,但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随着信息的扩散,大量的个人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决策改变,这也就意味着代表性消费者收集了能够收集的市场上的任何信息,做了成本-收益分析,并做出了对应的调整;同理,对于生产者,或其他经济行为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群体理性,或竞争性理性,更符合现实,也是经济学牢不可破的理论基石。

但是群体理性,还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第三层次之上,也就是个人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对于这一点的反驳声音也最大,且主要集中在利己动机上,认为人具有一定的利他动机,不是仅仅只会考虑自己的经济人,而是会把他人利益考虑在内的社会人。关于利他动机,最为著名的是行为经济学的最后通牒博弈实验。

最后通牒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博弈模型,是说给一个人10元,他必须分给另一个人一定数量的钱数,否则他不能得到这笔钱,另一个人可以选择接受这个人的分钱建议,这样两个人都能得到钱,但是如果他拒绝,那么两个人都拿不到钱。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这个人分给对方最小的数额,0.01元(这里用的单位是美元,从而0.01代表1美分,是可以分出去的最小单位),而另一个人会接受,因为如果另一个人不接受,他将一无所有,这不符合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但是这个博弈,在真正实验时,展示出来的结果却不是这个纳什均衡。大量的实验证明,这个博弈的第一决策人会分给对方大概20%-40%的钱,也就是2-4元,远大于理性人假设下的0.01。这就说明人具有一定的利他动机,而不是纯粹的利己主义。这样一来,理性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假设貌似就站不住脚了。

对于这一来自行为经济学的反驳,支持理性人假设的经济学家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回应。

一方面,是对行为经济学实验结果的质疑。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不同,它将实验室控制实验引入了经济学,而传统经济学因为涉及到社会经济现象,以及复杂的现实因素,注定无法进行经济实验。行为经济学关于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往往是通过大学里的学生进行的,而学生通常具有比较高的素质和品德,而且在实验环境下,学生的偏好会有所改变,会尽可能在教授面前表现自己,有意或无意地让自己看起来配合实验,或者让自己看起来更高尚,或者顾及实验同伴的面子,这就让行为经济学的实验发生了质的改变。为此部分经济学家重新设计了实验,比如列维特设计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人们是会给另外一个人真实价值的商品,还是中等价值的,还是劣质的,或者让人们参与同样的实验,但改变实验的部分规则,比如如果不分钱,那他仍可以得到所有的钱,或者给他多一个选择,除了分给对方一定数量的钱,他还可以选择要不要拿回一部分,诸如此类。最后的结果显示,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或者改变实验的部分条件时,人们显然更加自私,更加注重自身利益,而很少考虑他人利益。

另一方面,利他动机也不是完全不在个人利益之内的参考因素。个人利益的组成,不仅包括个人财富,个人商品的效用,还会包括他人的幸福,社会的稳定等因素,也就是说,他人利益的增加,也会使理性人自身利益增加。所以所谓的利他,也包含了利己的成分。比如公益活动,虽然消耗了个体的时间,或金钱,而且个人也没有得到任何回报,看起来损失了自身利益,但是公益活动带给个人的心安,或者满足和自豪,或者幸福感,也增加了他的效用,增加了他的自身利益,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部分。因为个人处于社会之中,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他人的利益也是个人效用的变量之一,所以利他动机,也是利己动机的一部分。真正损害自身利益,做着让自己心烦意乱,得不到丝毫满足和自豪,让自己心不安的没有回报的公益活动,恐怕也是不存在的。

从这两个方面来看,说个人是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来进行行为选择的,是有充分依据的,是合理的。

理性人假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它也不是顽固的个人信息完全,也不是不含利他的利己,它和年轻的经济学科一同,不断的构筑起经济学不断上升的大厦,一直在朝着揭示人类社会本质特征的路上前进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