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崇拜的神话-纳西索斯与自恋

2018-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泥步修行_安妮日记

封闭的,防御性的态度,会产生一种脆弱的力量感,而如果对别人的感情或周遭的事物作出回应,就是对这种力量感的威胁。实际上,自恋的人所执着的事物,正是他所欠缺的——所有症候性行为都具有这样的性质。他会反复问:“我做的够好吗”而他真正想说的是“无论我做什么,无论我多努力,总是不能让自己满意。”换句话说,他之所以刻意表现出自恋,正是因为找不到爱自己的适当方式。


用荣格的话来说,纳西索斯是“少年”形象的典型代表:疏远,冷漠,固步自封。

沉迷于自恋中时,我们会逐渐剥夺心灵的内涵,最终心灵只剩下一个空壳,沦为我们思想的回音。而我们的社会同样沉迷于自恋,对心灵漠不关心。


自恋的人表面看来快乐满足,其实不堪重负。他努力追寻被爱的感觉,却无法成功,因为他没意识到,他必须先学会像爱另一个人一样爱自己


自恋者其实并不自爱,正因为缺乏对自我的爱和接受,他们才会表现的自恋。

在自恋者身上,自爱的缺乏往往表现为受虐倾向,而受虐倾向又很容易转化为虐待倾向。受虐与虐待,构成了心灵裂痕的两个极端。

自恋者对他人的拒绝和高人一等的心态,很显然是虐待倾向的表现。而经常自我批评的习惯,往往是受虐倾向的表现。另一方面,他们的受虐倾向集中表现为“消极自恋”。有些人经常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认为这样就可以免于自恋,其实这是另一种方式的自恋,因为他们并不关注生活和周围的世界,而是把住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我”之上。


心灵总是需要依托,而自恋则是心灵缺乏依托的表现。


聆听心灵的声音,不要刻意“矫正”自恋的行为,这就是治疗自恋的秘方。

自恋是一种信号,说明心灵无法得到足够的爱。自恋越严重,说明心灵越缺少爱。


献给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

谁曾在阴影之中

拨动琴弦,

才可望有感而发

由衷的赞美。

谁曾与死者分离

他们的罂粟,

就再也不会忘掉

最微妙的韵味。

纵然池塘的倒影

常常模糊不清:

认识此图像。

唯其在双重境界

歌手才会变得

柔和而永恒。

自我崇拜的神话-纳西索斯与自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