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坐北朝南

2024-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蜜小甘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儿随风转。”

一直觉得这首《谁不说俺家乡好》其实也很适合湖南西部和贵州的地貌,从北京一路向西,坐上熟悉的大绿皮卧铺,历时22个小时,到达了心心念念的大怀化。

火车快到怀化了

土生土长的怀化人性格大多豪放爽利,大口喝酒大碗吃肉,来了客人必定是热情以待。

在北京呆了近20年,南北方的文化差异也曾闹过不少笑话。

记得刚上班不久,有次正准备下班,突然头顶上一根长长的灯管炸裂了,我惊魂未定的给另一个管维修的同事打电话:“我头上的电杠炸了!”

同事满头雾水的问:“什么?什么东西炸了?”

“电杠!”

“电杠???”

“哎呀,就是我头顶上,长长的,照明的东西那个东西。”

“喔喔,灯管啊!”

我突然意识到电杠是方言啊,原来这个东西应该叫灯管???

这件事大家每次提一次笑一次,每次和家里人通话他们也是一个个听得好奇,像听单口相声一样津津有味。

有北方的同事问,没有暖气你们怎么过冬啊?

我笑着说:“这个自然是跟你们北方的暖气没办法比,但湖南有自己的取暖设备——火箱,这个东西可是真的暖和,坐上去以后,小被一盖,谁也不爱。”

记忆中以前小时候都是烤炭火,上小学时人手一个烘笼,就是用木篾制作的便携式小火箱,每个人自带一包木炭,当木炭快燃烬之时,需要马上用剩余的火引助燃新的木炭。

每当这个时候都是孩子们纷纷大力出奇迹,为了让新木炭尽快的燃烧起来,大家会想出各种办法,有用扇子扇的;有前后甩动的,最刺激的做法是直接抓住烘笼的手柄处抡起进行360度的旋转,几圈下来,新木炭在高速旋转中完全燃烧了起来。

为了不让木炭燃烧得太快,通常会在上面盖上一层木炭灰,既可以保温又可以延长木炭的使用时间。

新式炭火盆

不过现在几乎已经不见烘笼的踪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便捷的电火箱。

虽然便捷了,但有时候还会莫名的怀念那会的岁月和生活。作为一名在北方和南方各自生活了近20年的南方人,我感觉南方和北方的好是各有千秋。

如果硬要分出一个一二来,我还是更喜欢大怀化,因为最纯真的记忆都在这片土地上,就好比,初恋的美好胜过往后的每一段感情,它是独一无二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