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英文翻译的一些个人偏见
我确实没有进行过比较大量的阅读翻译作品,经验会局限一个人的思维。所以,以下只是我目前阶段对于翻译的看法。说不定以后积累多了,观点又会有所改变。写下这段文字,只是为了抒发目前心中所想,可能幼稚浅薄,但这也是目前的我。
1.语气重要,还是简练重要?
我总觉得很多译者好像没有去体会英语的发音魅力。英文本来就是一种记录发音的文字。汉语相对于英语来说,信息浓度更高,表达同一个意思,通常汉语的音节比英语的音节少。音节多了,信息输出的节奏就放缓了,语气更加平缓,温和。音节少了,信息输出的节奏加快,显得更冷淡,急促。所以,我认为在某些时候,通过插入一些看似无谓的词来控制信息的节奏是有必要的。
2.雅,还是俗
英语单词的指向性比汉语模糊。一些平易近人,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词,也会显出一种诗意。汉语由于指向性比较强,在追求雅的时候,通常要使用一些离生活比较远的词语。很多时候,要俗,还是要雅,还是要看原作者的意图吧!记得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译者把cunt译为“雌儿”,在我看来这个词译得过雅了,丢失了原来的低俗。
3.该不该重组句式
改变原来作者的句式,可以让表达更简练。但是,文字是话语的载体。说话的节奏感也会对情感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希望读一段译文,感受到的语气应该是与原作者的语气相匹配的。句式,往往展现的是一个句子里最重要的是哪部分?是一种情景的切入感,哪个角色先出场,哪个角色先退场,这不是应该由原作者决定的吗?
4.汉语的时态
有人说,汉语里面没有时态。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我已经吃饭了”,这不就是一般过去时吗?“我刚才已经吃过饭了”,这不就是过去完成时吗?汉语里面也是有时态的,只是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毕竟每种语言都有它的特性,它的侧重点。汉语本身并不注重时态表达,所以当有必要提现时态时,需要增加一些词来着重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