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生命中的创伤,才能更好的走出来

2021-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木言

 文 / 木言     

图 / 网络

           「      安晚木言

              Aawan-Muyan     」

陪 你 入 眠

1

/ 人格缺陷 /

最近对心理学感兴趣。

自认为,自身人格有缺陷

做什么,都缺少一份自信和勇敢

看一些书,逛一些论坛,关注一些心理讲学

世界很大,很奇妙。

一些明明很浅显的道理。

往往要通过别人解释的很透彻之后。

才会明白,明白之后。

不深思反省,又很快忘记。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很具嘲讽的一句感叹!

即便这样,

你还是要反复提醒着要改变,

否则就会常常活在懊恼之中。

因为都是凡人呀!

人难免陷入焦虑和抑郁。

人之常态,

有压力就有焦虑的存在。

2

/ 三胎? /

悲戚戚~木言还没从恐婚恐育的焦虑里走出来,

国家就颁出了三胎政策。

三胎政策出来后,网络各种段子纷纷凑热闹。

国家是不是放弃我们了,不催我们结婚,催已经二胎的人继续三胎。

三孩政策来了,我翻出独生子女证,潸然泪下。忙了半辈子,没什么大贡献,还欠了国家两个孩子。 

上联:一个家庭,二个夫妻,生三个孩子,养四个老人。下联:八点上班,晚九下班,费十分力气,还百万房贷。横批:韭菜的一生

作为80后的我,计划生育是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我们父母人生中非常深刻的一个特征烙印。有的父母东躲西藏拼着被罚款的风险就为了多生一个。万万没想到,等他们老了,到他们的子女时,竟然需要政策鼓励生三胎!岁月是不是让世界很奇妙?

是养娃防老,还是养娃防止你活到老!

没想到啊…六一儿童节礼物是送弟弟妹妹

国家提倡三胎,医院提倡母乳,专家不提倡隔代带娃,社会要求女性经济独立,宝宝希望妈妈时刻陪伴,老公希望妻子貌美如花,公婆想着儿媳分担家务,老师需要家长批改作业!你咋不上天!

在豆瓣看到一个帖子,是关于带孩子跟父母的分歧,

可以说是较为常见的社会日常议题了。

但凡涉及到“带娃”纠纷,总能接连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其中楼主发表了这样一段话:

我妈虽然非常爱我儿子,我也很爱她,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妈的心理是不健康是扭曲的

她的溺爱,让孩子现在第一信任她,依赖她,但是也意味着她的偏激、极端、敏感和暴躁的处理方式影响着孩子。

以前和妈妈吵过很多次,都没有下决心,因为一直觉得这是我妈和我之间的沟通方式有问题,我妈已经被生活的不幸扭曲了性格,我可以宽容她,理解她,帮助她缓解焦虑。

大概很多人都深有感触,但缺少的是楼主的耐心。

木言更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治愈,甚至自己也会不小心被带进去。

楼主说,她可以用以后30年来治愈妈妈。

楼主妈妈应该欣慰有这样的女儿,很多人做不到,比如我常咆哮妈妈,对她避而远之,当你没办法消化别人情绪的时候,只能让自己躲远一点。

事实上如楼主所言,1个孩子可能有这样的想法,2个孩子就不这么想了。

当看到嫂子没有人帮忙,自己独立带2娃的日常暴躁。

站在一个旁观的角度,都能感受到跟楼主妈妈一样的心理纠葛。

任何人议论,同样也会委屈:付出这么多,还要被外人评头论足,不然你带下试试?这种想法,可能也会时常从嘴里冒出来。

看完帖子,又翻看了帖子下的评论

其中一条评论,竟一语中的的说出了我目前的想法:

原话:我是前段时间因为爸爸生病住院,有了大学以后第一次跟爸妈长时间一起生活,也是从此之后重新认识了他们的困境。我现在已经基本没有结婚生孩子的想法了,我连自己都治愈不好,根本没有能力去治愈我的父母,更别提下一代了。

最后那句:“我连自己都治愈不好,根本没有能力去治愈我的父母,更别提下一代了。

戳中了我,或许不止我们,还有更多人诸如此类的想法,没敢表达,或没被看到和发现。

从小不擅于表达自己,自认为怯懦,胆小。

所谓国家提倡的三胎政策,真的是那种家庭环境好,条件好,内心强大的人才敢有的勇气。

不止一个人提到,因为孩子,或父母生病住院。

很多人出于某种原因,读大学后,第一次有机会跟父母长时间相处。

偶尔短暂的相聚,很难感同身受的,去感受父母的处境、生存状态,以及正视父母之间的感情。

有个评论说:自从我有孩子后,是读大学后第一次有时间和父母长时间的生活在一起。

让我重新了解了父母和困扰我多年的他们的婚姻状态。

我和我妈相处中,也让我一直回忆着,小时候出现类似的情况和矛盾,我妈是什么样的反应。

这些对比,让我站在一个陌生人的视角,公平的审视我妈是什么性格(这里不讨论人品,我妈的人品让我感动到落泪,而性格却让我痛苦到落泪)。

我不知道群里有多少姐妹和我一样,有脾气不好的父母,自己的性格在养成中也受到了影响,而在共同带孩子的生活中有各种争吵。

又有多少人,在自己想办法,艰难的治愈自己的同时,又想不放弃父母。

激娃根本已经排不上日程,处理好孩子的生长环境,排在第一位。

这或许也是我这几年来强烈的感受。

开始正视自己,正视心理和情感问题。

看书,逛各种论坛,找案例,分析总结。

或许困扰你我的,同样源于原生家庭。

渡人先渡己,治愈别人,先治愈自己。

这两天刷公众号

很不凑巧的,有人推荐B站【耶鲁大学】心理学

双叒叕跑去看了第一节导论,西方老师独特的讲课方式

全程英文,英文还停留在某个阶段

好在有字幕翻译

感谢老师辛苦付出,UP主无私奉献

更幸运的是生在了网络时代

老师生动的表情,台下适时发出的笑声,

以一种特有的幽默方式陈述

我们姑且不敢表达的:

引用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的诗-

“他们害了你,你爸和你妈;

他们不是故意的,但事实却如此;

他们将身上的毛病传给了你;

还有灌输了许多其他的毛病。”

3

/ 逃避 /

在“会赚钱的人想的不一样”这本书中

作者通过三个案例,描述了心理暗示对人产生的影响

本以为着重理财

其实还是对人心理进行剖析

第一个案例:

作者在一次讲课过程中,请一位说自己受够了穷的男学员上台,他在说起自己的往事时手一直在抖;想到自己小时候因为偷钱被爸爸暴揍一顿的事情,他甚至哭了出来。

当然,他的发抖和哭泣,是因为我在现场做了引导——我留意到他身体的反应,并引导他去关注自己的身体。《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身体会把我们以为忘记的东西记录下来,身体是知道答案的。所以,顺着他的肢体反应,我便引导他回忆起童年的这个经历。

当他的情绪平复了之后,我问他:“这件事让你对金钱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

他说:“我这辈子都被钱害惨了。”

会赚钱的人想的不一样

一个人如果认为钱是害人的,他怎么可能会让钱靠近自己呢?即使头脑中很想挣钱,但潜意识也会出现各种阻碍。他将“我这辈子都被钱害惨了”这个想法当成了事实,潜意识中的认知与现实融合。后来我不断疏导他,帮他认识到不是钱在害他,而是“没钱”的念头在作祟。他突然间有了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这个过程,我们将其称作“认知解离”,就是将想法与事实分开。

在生活中,我们总喜欢把自己的想法等同于事实,其实我们的想法仅仅是想法而已,它们并不是事实。

第二个案例:

曾经一位学员在接受咨询后,发出一声惊呼:“天啊,世界竟然是这个样子的!”接着,他瞪大双眼,语无伦次地说:“原来……红色是……这样的……鲜艳……”

在做这个咨询的时候,我引导他回到了小时候的创伤事件里:当时,他五六岁,坐在亲戚家轿车的副驾驶位置——我们都知道,为了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意外伤害,儿童是不能坐在这个位置的。可那天意外真的来了,他记得当时眼前的风挡玻璃上洒满了鲜红的血液……在治疗的过程中,每当他想起这个场景就会浑身发抖,同时会伴随着尖叫声……仿佛他又变成了那个被吓坏了的小男孩。

会赚钱的人想的不一样

为什么治疗之后,他看到的世界会不一样呢?原来,风挡玻璃全是鲜血的那一幕,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潜意识为了保护他不再受到惊吓,就选择性地削弱了他对红色的感知能力,甚至一度关闭了对红色的感知。

在这个个案中,通过“时间线疗法”疗愈了他对创伤的恐惧,从而打开了他潜意识的“开关”,恢复了其对红色的正常感知能力。

类似的案例在我的工作中数不胜数,为什么会这样呢?人在经历某些痛苦事件之后,潜意识为了保护自己,通常会有两个选择,

一是 选择性地关闭大脑的某些功能,这种选择叫作“经验性回避”;

二是让大脑中的某些反应功能变得过于敏感,就是俗称的“过敏”。身体会过敏,心理也会过敏,比如恐高就是一种心理过敏。

经验性回避,是潜意识为了避免主体再次体验痛苦,压抑、控制或消除某些痛苦的经历,关闭身体的某些感知功能。这样的结果自然能够避免主体感受某种痛苦,但同时会让主体的生活空间萎缩。就像那位童年时发生车祸的学员那样,无法像正常人那样感受红色。

而童年因为偷钱被父亲打了一顿的学员也一样,这次经历给他留下了一个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会因为这个创伤而出现“经验性回避”。

潜意识最主要的功能是为了保护人类。当年因为钱而被揍,这个伤痛的经历会让潜意识采取经验性回避——回避金钱,回避跟钱有关的事情。这个学员之所以会觉得“钱把我害惨了”,其实就是源自潜意识中的经验性回避。

进一步分析的话,我们还可以从认知融合理论,来阐述这位学员对金钱的认知。

认知融合是指人们的行为,会受语言和思维的控制,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心理僵化——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对的,为了回避再次受伤害,大脑会产生“钱把我害惨了”这个想法来协调内部冲突。

进而,他将这个想法等同于事实,这便是“认知融合”的整个路径。

就好像地图不等于实际的疆域,但人们往往会把自己心中的地图等同于疆域。

比“认知融合”更进一步的是“概念化自我”对该学员的影响,概念化自我是指通过概念将自我定义为某种僵化的评价,语言上通常表现为“我是什么样的人”。

认知融合之后,便会产生一个“概念化的自我”。

因为他一直都赚不到钱,所以会自动启动自我防御机制,试图将现状合理化,他会在内心进行这样的心理建设——像我这样的人,可能这辈子就这样了,或者认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一个穷人……所谓“概念化自我”,就是给自己贴一个标签,为自己的人生下一个“明确且正常”的定义。

一个人一旦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他就会忘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传统层面上的价值,就会在他的心理中呈现出混乱的状态,这叫作“价值不清”。

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证明自己是对的,那他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就会进行这样的心理重建工作——我之所以挣不到钱,是因为我就是一个命不好的人,或者说我生来就是个穷人。这便是价值不清的直接表现——不再试图在价值层面确立自我的正当性。于心理层面而言,其实际效果远比“有道理”更为重要。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都看不到这一点。

价值不清会导致两种严重的后果:一是“缺乏行动”;二是“盲目行动”。

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以及做什么时,这个人将会出现习惯性拖延。有人以为这是一个人的性格原因,其实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他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当一个人价值不清时,有些人也会表现为盲目地行动,做一些低级、愚蠢的事情,比如酗酒等。

当一个人价值不清时,为了避免自己再次受伤,通常会将自己安置在一个安全但十分逼仄的心理空间内,心理学上把这个空间叫作“舒适地带”。

当一个人处在舒适地带时,他的视野会局限,焦点随之也会固化,进而看问题的角度会越来越偏激。例如,“认为钱害了自己”的那位学员,因为小时候的创伤,他便将自己的焦点对准“钱是有害的”。这样的思维聚焦,自然让他难以看到更多的赚钱机会,心理学上将这一思维路径叫作“焦点固化”。

这里的“焦点固化”反过来又会强化前面说到的“经验性回避”。

如此,一个完整的心理闭环就形成了。如果不主动跳出来,他这一辈子就会在这个闭环里循环往复。

第三个案例:

为了让大家更透彻地理解,作者用了一个恋爱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情来做分析。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不光能处理好金钱方面的事情,也能处理好人生各方面的事情。

假设,一个女生在一场恋爱中被男友“伤害”了,为了避免再次受伤害,她可能会经验性地回避该类事件,比如不轻易进入下一段恋爱,甚至减少跟男人接触,甚至认为男人都是坏人。一旦这个想法产生,她就会把这个想法当成事实。

她认为自己这辈子就是跟男人没缘,或者她会觉得单身挺好,就想做一个单身主义者。有了概念化的自我之后,她的价值观紧接着就会出现混乱,她渴望一段恋爱,可又不敢,也不愿意承认,此时她会更加迷茫,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为了避免受到来自男人的情感伤害,她就选择一直单身,如此她就更加没办法体验爱情的甜蜜了。又或者她不会把焦点放在男人身上,她可能会远离男性,跟他们保持一个比较远的距离。

会赚钱的人想的不一样

这同我们大多数人对金钱的认知一样。一个人没钱,跟一个人没有男朋友或女朋友,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是一样的道理——大都是被脑海中的某些观念局限住了。

4

/ 逃避 /

那些阻碍我们的想法,可以被叫作“病毒性观念”这本书教我们把这些有毒的观念找出来。

然后,不断地提醒自己去清理这些有毒的想法。

就像你已经发现了危险,那么大概率上你是不会再遭遇这些危险了。

这些病毒性想法之所以如此天经地义且根深蒂固,是因为这些想法曾帮你抵御过来自外界的危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给你造成无形的伤害。

当你能够找到它,并对它保持觉察的时候,它对你的伤害就会减少。

作者做的事情很简单,仅仅让他看清楚了一个事实——他的想法并不是事实。

第一步,将他的潜意识引导回了童年,用现在的经验以及人生经历,重新去看待这一经历,不抗拒、不回避。在心理学上这叫“接纳”,即接纳生命中的创伤。

第二步,引导他将视角抽离原有的角度,用理性的视角来重新看待这个事件,让他看到“钱把我害惨了”仅仅是他当年的一种想法,并不是事实。这一步是“认知解离”,从而分清想法与事实。认知解离之后,他便能够明白,并不是钱把他害惨了,而是因为没钱,他才会产生错误的行动——偷钱。

第三步,引导他产生新的想法——要成为一个有钱人,不再受钱的困扰。这样他的自我维度就会得到拉升,这一步叫“升维自我”。其实就是从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思想上,改变他原来的想法,将他从当年以为是事实的想法中彻底解脱出来。

第四步,把他带到一个更高的维度去重新审视那件事后,他就会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进而清楚地“选择价值”。如此他就会产生一个更大的行动力,去做出“承诺行动”,他的人生就会“活在当下”,不再固着在原来的观点中。

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他的视野自然就会更为开阔,他对人生中需要面对的事情,会有更多的接纳。

自此,他便跟正确的金钱观产生了连接,变得不再排斥金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