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净化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
昨天下午给低年级的老师评课,谈到了语文教师对于祖国语言文字应该担负起自觉净化的职责,之所以会谈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听课、巡视课堂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不准确,不规范。比如,有一个低年级的老师在讲到课文中动物之间的比拼的时候,用到了“挑衅”这个词语,我认为这个词语就是不准确的,因为“挑衅”指的是故意挑起事端,企图引起冲突或者战争,很显然课文中动物之间的比拼没有这样一层意思,老师的这个词语就会给学生以误导,以致影响到学生今后不能准确使用“挑衅”一词。又比如,广东地区因为语言习惯的不同常常出现表达顺序与规范汉语不同的情况,像“你走先”啊、“我给多一份你”啊,都是不规范的表达,如果老师没有这种规范语言的自觉,就很容易照搬粤语的表达习惯,给学生以不规范的语言示范。
其次,有些老师语言不简洁,比较啰嗦,这一点在低年级教师群体中比较突出。如果长期任教低年级,还担任班主任的话,老师常常要对学生的学习甚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关注,这样就需要反复多次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进行指导,这样就容易养成“碎碎念”的习惯,假如没有强烈的语言意识,长此以往,老师的语言就容易变得啰嗦、重复、絮絮叨叨,不简洁。
第三,一些老师为了拉近跟学生的距离,或者受网络的影响,常常使用一些网络用语,而这些网络用语几乎都是利用谐音、数字、缩写或字母来表达,都是不规范的,学生在没有接触到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原意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对这些语句的误读,从而影响他们今后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最后,随着阅读的缺失、用语的不规范以及越来越快的生活与工作节奏,很多人已经不太愿意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思考、斟酌,只图短平快地解决表达的问题,很多人也不太有耐心去倾听他人的表达,这就导致很多人不会、不愿也不能使用典范的语言,很多老师也是这样,于是,我们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枯燥、无趣,学生的语言没有良好的示范,只能变得比我们的语言更加干瘪无味。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担负着教授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使命,担负着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职责,担负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的责任,理应从自己做起,在平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自觉使用正确、准确、规范、典范的语言文字,并把它当成自己的使命,努力去培养孩子们的这种自觉,让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焕发出它的无穷魅力,并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美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