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做失败的咨询案例分享出来,让你们乐一乐!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26人  紫柠檬Nancy
timg.jpg

(这个标题起得有点标题党了,其实是为了完成一个总结作业,哈哈哈。 纠结了一下,还是发到平台里来吧,记录下我的践行之路)

自8月加入马华兴老师的督导营, 9月又加入新精英的咨询师督导体验营以来, 最近三个月,我忙着接咨询,做案例, 写报告,被督导,忙得不亦乐乎。

对每个案例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在此记录下自己的几点感悟如下:

1: 看不到来询者的期待

在某次咨询里面没有看到来询者的期待,来询者在刚刚开始就提到她想要找到最优, 最适合自己现阶段的工作机会,可是在这个案例中,我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去询问她对最优的理解和定义分别是什么?

完全按照自己对最优的理解,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去做咨询。(或许因为她是我认识的人,自己忽略了这一点)

想当然地认为来询者需要找到一个我认为的更优的机会,理所当然的从咨询师的主观角度出发。

但仔细浏览一遍我的复盘案例,发现整个咨询过程中,来询者其实都思考过很多咨询师提到过的问题,比如说找什么类型的工作? 各类工作的不同特征, 到岗时间期限,还有面试的岗位, DJ的要求,她其实都有在看了。

所以在这个咨询中咨询师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是我需要好好琢磨的一个问题, 还是得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

最后,既然来询者都已经做出了选择,我又有什么好纠结的呢,无非是希望她能朝更好的目标走下去,但我认为的好是她认为的好么?

在没有经过和她反复确认之后,我的想法和意愿最多只能算是一种假设。

其实,很多时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来访者如果想全,想透了,在咨询师的梳理下也明确地知道了这份工作的坑在哪里?如果她和还依然要选择,那就让她去选择好了,提醒她做好风险准备就足够了。

2: 咨询需更加落地

我发现在某些案例上,一旦遇到来询者说到现实和理想的问题时,我冷不丁就会跑偏。

虽然也会和他们梳理能力三核,给到一些中肯的建议和方案, 但其实在咨询一开始的时候我如果能更好的管理来询者的期待,和他们一起找出问题,一一排除那些隐性的障碍:

帮忙分析他们现在究竟面对什么样的困难?

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他们想在咨询中干什么?

想得到什么?

等把这些问题都一一澄清好了, 再来处理来询者的疑惑, 效果会更好。

而不是为了给他们呈现出一幅理想画面,就被来询者的问题牵着走。

对于现实与理想,现实其实就是适合现阶段的, 那他们现阶段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他们对自己现阶段的评价如何?

现阶段他们认为的最优结果又是什么?

是符合兴趣能力,价值观,收入还是其他原因呢,这些都需要咨询师一一去和来询者确认,而不是自己默认来询者有哪些需求。

往往很多看似很简单的道理,还是得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和来询者一一梳理及沟通, 一点一点地确认究竟来询者现在出现了什么障碍?

一旦咨询师把来询者带去了很远的地方,回不到现实与地面,咨询就很难有明显的功效。

梦想不是不可以谈,但基于梦想本身,必定要澄清其期待的意义,还有与现实的链接,不清楚意义来询者不会有动力,不与现实链接那只能是在画饼。

只有清晰了原因,才好对症下药. 这样咨询才会更加落地。

3:决策平衡单的应用

在决策平衡单的使用上。因为我自己觉得决策平衡单是特别直观好用的,所以动不动就想用决策平衡单。

但通过督导, 我了解到最好是有offer的情况下再去做这个决策平衡单。

没有offer的情况下做平衡单,就会显得过于仓促,因为是要有铁定offer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才是最合适的,如果没有就去盲目用平衡单,其实是让来询者幻想将来的可能性,但这其实并没有任何意义,在这个节点更应该去澄清而不是幻想。

来询者的现状与目标之间的连接, 来询者自己如何看待这些选择的问题。

4:遇到快要做死的咨询,给方案而不是建议

有时候,平台分派的来访者就滴滴司机接单一样,是你自己没得选择的。
如果不幸中奖,那么恭喜你接受挑战吧!

我遇到了一位来询者,感觉我们的对话一直不在一个频道上,督导老师告诉我:

其实咨询师是可以有拒绝来访者的权力的。如果来访者的期待非常不靠谱,然后还不愿意调整他的期待,那这个咨询是做不下去的,原因在于遇到这种比较“难”的咨询,你发现启发来询者自己找到答案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他的知识和经验甚至推理能力都推不出可行的方案。

这个时候咨询师就必须得有能力明确的将论述题变成选择题,降低对方回答问题的难度。

咨询师如果自己也不知道这些可能的方案,那就麻烦了。

这就是为什么咨询师不仅仅要懂教练技术和咨询技术,还要有足够的职业、专业、行职业知识,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能将论述题变成选择题,降低来询者回答问题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咨询的效率。

所以,遇到快要做死的咨询,尽管给方案吧,把能走的路都丢在他面前,让他自己选,而不是给建议让他怎么做,最多再加上一些补充: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也就OK了。

(PS: 感谢“治愈马”的马华兴老师,感谢新精英咨询师督导体验营的营长Faith以及李达才教练。你们的专业精神和耐心指导让我收获很多,生涯探索这条路我将继续践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