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NOMO与它所带来的启示
NOMO的出现至少在国内彻底改变了普通手机用户处理照片的方式:在它之前,我们习惯于用系统相机或者更加灵活有着更多自定义功能的第三方相机来拍照,接着放到一系列修图工具中去修片——用Darkroom调整曲线,用VSCO添加滤镜等等;而在它之后,一系列APP——不管是这几周新出现的用户体验还不错的FIMO(连名字都有直接借鉴的嫌疑),还是基本上界面、交互逻辑、运营方式都完全照搬照抄的U52——遵循了它的逻辑,把这两步操作换了个顺序,用户先选择模拟相机/胶片/滤镜的种类,然后直接出片,避免了后期再次修片的麻烦。
我们不妨稍微思考一下这两种处理方式,就能很快得出结论:后面这种实在是方便太多了。它的效率更高,这对用户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不妨举一个例子,关于用户平时常见的拍食物:前一种处理方式要求用户找好拍摄角度(调整光圈与焦点),拍摄,放到修图App里调整——比如在VSCO中选择经常用来修食物的滤镜——再调一调曲线,处理掉干扰物件,修片完成;后一种处理方式只需要在NOMO内找到专属的「EATS 美食」相机里,选择「正餐」、「饮品」、「甜点」三个中的一个,然后找好拍摄角度,拍摄出片,而且效果还不差。这其中在步骤上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心理上的减压却是,NOMO的逻辑给了用户暗示:「我只要选对相机,拍照就好了;再也没有复杂难解的修片过程。」普通用户要的不是有多强大、有多POWERFUL,而是建立在及格分之上的方便。
其实这种直接在相机中添加滤镜的处理,至少早先在iOS的系统相机内就已经存在,但用户使用得相对来说较少,那么为什么它们没有做到的事情NOMO做到了呢?或许这可以从设计和运营两个角度去尝试做出解答:
1. 对标实际相机。这是NOMO设计中最值得被拿出来说的一部分:它为自己的每一款相机准备了一个自己的名字,但大多数都有对标一款实际的相机,比如「135 GR」对标了「理光 GR21」、「135 LUNE 月光机」对标了「富士 NATURA S」等等。同时通过及格分的模拟使得用户体验得到了保障,这就让用户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拥有该款相机的满足感。
2. 第一款相机。NOMO的第一款相机「INS W」在设计营销上可以算是2018年的经典案例。这款免费的相机在拍照后需要经历一个洗片的过程,而用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完成这一步骤:安静等待以及上下摇动手机加快这一过程。考虑到普通用户拍照时会想要尽快地看见成片如何以判断是否需要再拍下一张,当时就能在很多公众场合看见一部分人在拍照片的同时摇手机。
3. 订阅模式、不断出新。一款相机的新鲜感会过去,但通过订阅的方式让用户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相机体验呢?那就是另一件事情了。NOMO的订阅制在一方面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也给了开发者更大的动力来不断推出新的相机,可以说是订阅制收费的典范。
本文系Whalechoutalks项目短文计划的第42篇,欢迎通过Telegram加入Whalechou Talks的Channel,第一时间掌握Whalechoutalks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