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当项目经理的经历
作为一名建筑从业者,05年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有一个小目标:工作几年当上项目经理,带团队。这是当时能够想到并且可以实现的职业理想,一晃多年过去了,由于规划没有落实的措施,小目标也没能实现。
2020年3月份第二次交作业的时候,看到007写作社群战友提交的作业里面,有一篇关于房子装修的的文章,让我想起了2013年6月份自家房子装修的过程,当时装修完,我给自己这个项目经理打了60分,(总算当上了项目经理,哈哈)其实,也就是对自己不太满意的。
当再次回顾装修的经历,解析一下自己当时的认知缺陷,以便更好指导实践。
在叙述过程中以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以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装修过程进行复盘回顾,反思当时决策情况。
001-装修的事前准备
2013年5月31日开发商把房子交给业主,交房之后就面临装修,而我当时就在开发商工程部做管理人员,媳妇的预产期是2013年12月份,房子装修完,需要空置2~3个月建筑材料的气味,装修完工时间就是8月底,施工的时间也就是2.5个月。
装修开工前,需要考虑三件事:规划设计、选班子、定材料,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通过项目所在地自己的熟人关系选择施工人员,另外就是当时工程部经理也在那个小区有一套房子,他提过一次让他老表一起装修,而当时我有点疑虑。
如果让工程部部长的老表(胡师傅)装修,当时胡师傅我不熟悉,如果他装的过程存在问题怎么说?价格怎么谈?这些都是问题,在加上胡师傅一下子又说过不来,基于以上考虑我就没有用他,自己就用自己的熟人介绍人员装修,事后反思,如果让胡师傅施工或许会节约一些成本,减少一部分外部环境协调的费用,这个后面再说。
规划设计,我就找熟人介绍了一个装修设计师进行实地勘察,画出了一个与开发商规划差不多的空间设计,而当时同一户型的邻居都没有动手,所以也就无从参考别人的设计,最后等别人的装修后发现空间设计其实还是可以优化的,只是自己没有动脑(也是不知道如何设计)和做更多的咨询。
选班组,按通常的施工班组选择,一般都是找老家里面的亲戚来帮忙施工,我老家在河南我在湖北,一方面路途比较远,另外也没有什么熟悉的人选,所以就从自己身边的熟人找:水电工、木工、泥工、油漆工人员来施工,存在的问题:就是如果熟人介绍的人员合适就少操心,反之则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当时认识的这方面的装修人员也少,只有从有限的几个熟人中进行寻找,从中介绍。
定材料,装修开始前需要购买水电管材以及后期的卫生间和厨房的面砖,而平时自己对这又不太熟悉,只有借住熟人帮忙去选择材料。
002-事中控制
在装修过程需要控制的就是成本、进度、质量这些环节,现在看起来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成本控制中,最大的一笔失误,就是当时有一个熟人把我们介绍到他堂姐专卖店里面,那个专卖店卖的是品牌辞瓷砖,去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去看了一会,就到了吃饭的时间点,熟人的堂姐就叫了外卖,吃完又看了几个款型,老板在推进成交进度,报了价,当时碍于面子就选择了他们家的瓷砖。
后来由于瓷砖不够,添货的时候,就在小区附近的一家专卖店购买,价格没有谈,对方给我们开的价格和在熟人堂姐家专卖店买的一样,事后有一种上当的感觉,原本以为找熟人会便宜了,事后感觉被熟人宰了,吃亏上当的感觉。
事后反思,这完全是被自己爱面子绑架了,当时想着吃了别人的午饭,不买也不好,就定了,事后感觉说是面子,也是当时的场景限制住了,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就妥协了。
进度控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水电工和油漆工,当时水电工距离我们有点远,中途回家一趟,在让他来,他就一拖再拖,拖的时间比施工的时间要长,水电工当时也是熟人介绍的,我也认识他只是不太熟悉,我从刚开始对他热情有加到最后就有些对他不太客气了,后来装灯他也不愿意安装,我就另外找的人员安装的。
油漆工情况也差不多,施工一段时间,就找了一个理由去别的项目施工了,再打电话也是推脱,两项工作差不多推了有一个月,事后反思之所以都找熟人是因为熟人可以信任,另外一方面就是,由于是熟人就事先没有定规则,没有规则,班组就不太受限制,在一个就是熟人中间转了几道,熟人的价值也在减弱。
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卫生间前面没有做防水,事后回顾为什么没有做,好像自己也忘记了,应该是当时事情太多,忽略了,再一个就是卫生间的门材料用的太差 ,2019年的时候把卫生间的门又换了,现在回顾是因为事前对各个环节没有进行推演,没有抓住关键的,哪些材料可以买好的,哪些买一般的。
003-注意事项
项目施工中,良好的外在环境尤其重要,当时我正在开发商工程部上班,由于房子已经交了,做的事情是交房后的维修,我就用了一些时间在自家房子装修上,工程部经理多次流漏出不满,为此,当时还请了项目部同事去吃了一次饭,原因也就是创造有一个好的外在环境。
现在想来如果用工程部负责人的老表来装修,就不会存在这些事情,成本上会有一些节约,因为当时工程部有自己的瓷砖合作伙伴,或许价格不会这高。另外外在环境也会好一些,不至于当时一边用上班的时间购买自家的材料,一边还的去项目上去上班,导致领导的不满意。
事后反思:决策中对一些事情有疑虑的时候,不是放弃而是进一步分析,是否用工程部经理的老表胡师傅来装修呢,首先他是工程部经理的亲戚,其次他会在这个小区装修多家,(工程部经理有几家亲戚也需要装修)虽然他也是中间人介绍的,可是如果他装修不好,相对于我找的其他几个人信用损失会更大。
另外一个就是:由于当时的班组都是熟人介绍的,我就想用自己的善意换来他们的善意,对别人好一点,换来他们干活的时候仔细一些,所以当时又是请他们吃饭,又是买烟,买西瓜,自己感觉是无微不至,而换来的有的班组还是比较尽心,有些则与自己的预期不符。
事后回顾,也不能怪别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式,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处事方式要求别人,既然与别人合作,就需要用他们理解的善意来对待他们,有的人不一定认为请他们吃饭是善意,有的会认为:他们干活早一点给他们钱就是善意。
也不能说不能对人表达善意,在装修中,项目部的同事也给我帮了许多忙,有的帮我拉沙的,有的介绍班组的,有的帮忙打地坪,因为自己平时对人的善意同事帮了许多忙,所以需要给人表达善意不是不对,而是需要注意表达善意的方式。
现在反思,所有的班组用的是熟人,有的熟人做事与自己的预期相符,有的不符,在实际管理中,我们不能因为是熟人就不设置规则,有的需要管事,有的需要管人,管人靠关系,而关系有亲疏,管事用流程、靠制度,用反馈,而自己在当时管理中没有对二者进行区分。
不被场景裹挟,不被面子绑架。不被人情牵制。有些合作伙伴通过场景设置,裹挟我们做出决策,类似这些合作伙伴,也需要谨慎选择,对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反思,不被面子裹挟,多想办法,不要用面子遮盖自己没有方法实情。
2013年装修房子的事情,当再一次回顾这些经历的时候,还是发现自己认知中存在的缺陷,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一个待开采的矿藏,只有当我们有了新的知识结构,把这些知识结构作为工具,才能从经历中发现自己的认知误区,修正自己的行为。
2020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