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集墨海

吐鲁番佛寺幡画上的独特人物肖像(九)

2024-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迦陵仙子

c.她是观世音菩萨吗?

根据盖蒂的观点,从1世纪到4世纪中期,大乘佛教只崇拜男性。[84]到了7世纪,随着密教系统影响力的逐渐衰弱,北方佛教流派也随之衰落。印度性力女神夏克提(Śakti),或者另一位女性神祇被介绍进来,并且还有人认为绿度母(Green Tārā)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夏克提。她并没有被作为观世音菩萨的配偶来崇拜。夏克提崇拜从来没有传入到中国或日本。“唯一的例子可能就是在中国仍然存在的喇嘛寺院里面的双身佛”[85],在现在的内蒙古和西藏还存在。很可能是在元代的时候传进来的。在敦煌藏经洞的一些纸质印刷品中也发现了一些双身佛的例子。吐鲁番幡画中没有发现双身佛的例子,但是在一些幡画[86]和壁画中发现了一些拥抱在一起的夫妻形象。

“在中国,其流行程度能够比得上男性神的唯一的女神就是观音。她被作为男性神祇的女性表现方式而受到崇拜,尤其特殊目的……”[87]在中国,唐代之前的观世音菩萨一直都是男性。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观音从男性变为女性是密教在中国传播影响的结果,通过文本的翻译和善无畏(Subhakara Simha)、金刚智(Vajrabodhi)以及其他一些密宗大师们的实践活动,密教在8世纪期间在中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88]中国人将观世音菩萨作为送子娘娘的女性神来崇拜。回鹘人很可能接受了这种观音崇拜,并给她或者他的女性头饰上装饰了凤凰。凤凰是观世音菩萨的精神导师阿弥陀佛的坐骑。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回鹘公主有类似的头饰,用凤凰作为冠饰。

衣服、头饰以及绘画当中的这些菩萨都表现出回鹘和粟特元素融合的特点。伴随着商业和商品贸易而进行的文化传播过程,粟特人在传播他们的宗教和文化思想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伊朗宗教思想经过粟特并且在中亚进行文化融合的中间人。根据文献记载,8-9世纪以来在敦煌有粟特人聚落。他们允许粟特人举行自己的宗教实践活动。[89]大约745-1250年间,吐鲁番处于回鹘人统治之下。很显然,他们也与回鹘人有联系。回鹘人在一开始就接受了摩尼教作为自己的国教,然后在10-11世纪左右还吸收了佛教。

这些近距离的接触促进了诸如吐鲁番等地区的文化融合。粟特人居住在这里,对待其他文化和宗教也采取自由宽容的态度。在吐鲁番,粟特人在这里进行商品贸易,他们遵从当地统治者并接受了当地的习俗、文化和宗教,更多信仰佛教而不是摩尼教。他们积极寻求融合而且尽量避免与当局发生冲突。从这幅画来看,当时已经出现了一种风格和图像元素融合的现象,这使得绘画变得复杂且不易理解。

在我们的绘画品中,太阳和月亮以及其他元素都是典型的中国风格。作为观世音菩萨的特征,这些元素在敦煌幡画或者壁画中都可以看到。这些元素代表了观世音菩萨是“心怀世界的现在神。”有一句中国谚语说,“在每个房间都绘有观世音菩萨像,任何地方都有阿弥陀佛”。[90]

这幅幡画上坐在莲花座上的人从其头光、背光和繁复的装饰判断她是菩萨像。但是他的冠饰非常有意思。有点像是粟特人和帕提亚人所戴的一种头盔。在冠饰的三个点上可以看到三束光或者是三个叶形的装饰母题。站在他旁边的女性冠饰上的凤凰冠上有同样的装饰,让我们得以确定这个装饰既不是光束也不是叶子,而是凤凰的羽毛。

因为凤凰是阿弥陀佛的坐骑,这位坐在莲花座上,头冠中装饰了凤凰羽毛的佛陀就是阿弥陀佛。在他的冠饰下方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黑色卷发,这种卷发通常是用来美化摩尼教小雕像和粟特绘画中的人物的额头的。除了这个特征外,目前的这幅幡画与摩尼教绘画并无任何相似之处,因此这幅幡画上的神像并不是葛勒耐所认为的粟特神祇。[91]这幅幡画表现的是一幅纯粹的佛教主题。

站在阿弥陀佛旁边的这个人应该是观世音菩萨,因为有非常鲜明的与阿弥陀佛有关的标志,因此,他的头冠里的凤凰就是代表阿弥陀佛。

不幸的是,这幅画褪色严重,很难识别出阿弥陀佛的特性来。他两手置于胸前。他旁边的六臂神肯定是女性神祇,从她的头饰和她穿的及膝长裙就可以确定。[92]但是说她是观世音菩萨是因为以下这些特征:她有六臂,这是一种中亚观音菩萨常见的类型;她手握日月,月亮里面有生命树和野兔,与敦煌和吐鲁番幡画及壁画中所表现的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一致。另外,观音手中拿净瓶也是中亚经常出现的特征,这种形式可以是通过帕尔米拉、杜拉欧罗普斯、粟特等多种途径传播进来,并转变成他共同的特性之一。

这幅幡画的绘制是中亚文化融合的一个完美例证。它展示了帕提亚、粟特绘画和中国艺术图像元素与风格的完美结合。虽然这幅画所表现的图像元素的来源非常复杂,但是它实际上是一幅佛教题材的绘画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