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经济脱钩,金融要如何前进?

2021-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CIS顺安

曾几何时,当聊起经济如何发展时,“经济全球化”、“地球村”等是大家的常用词,而如今,“经济脱钩”、“去全球化”则时常见诸报端。回望过去十几年,先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打破了已建立起的全球化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体系,发达经济体面临衰退,世界经济格局出现裂隙;接着是英国2016年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逆全球化浪潮进一步开启;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将逆全球化推向了高潮;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全球产业链受阻,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并再次成为全球焦点,“经济脱钩”被提及的越来越频繁。

如今,全球化似乎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GDP、货物与服务贸易增速下降,不同群体利益分化,全球跨境投资低迷,各种因素的掣肘使得世界各国面临共同挑战,自由主义和多边主义受威胁,单边主义被拥护。虽然各国努力推动经济发展,但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投融资案例数环比下降38.8%,同比下跌13.9%;总金额环比上涨5.1%,同比则下跌10.0%。

那么,经济会彻底脱钩吗?全球化到此为止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全球化不只是贸易全球化,还有人口迁徙、货币流动以及信息流动。疫情影响了人口迁徙与贸易活动,但各国政府的疫情措施增强了货币流动。至于信息流动,目前世界在步入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与传统企业通过扩大人口和货物流动参与全球化相比,互联网企业的全球化扩张能力惊人,信息流动的全球化速度更快。美国目前的经济封锁更多的是“去中国化”而非逆全球化。其次,企业考虑更多的是利益最大化,各国的政府意志并不能完全影响其产业的全球化布局。例如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实施了10年之久,但目前收效甚微。就算企业外迁,更可能的是迁往其他国家而非回国。从这个角度看,人为的经济脱钩并非实际意义上的逆全球化,说是“全球化的区域结构性调整”更确切。再次,疫情虽然让全球的物流、人流、贸易流出现了短暂停摆,但加速了医疗防护和呼吸机等重要医疗物资的跨国流通,并且目前没有或少量参与全球化分工的经济体非常少,回到过去可能性不大。

因此可以说,经济脱钩更多的是美国想要重新构造整个世界体系而作出的“去中国化”战略,逆全球化是全球格局重塑的表现,并非各国要闭关自守。近来中国金融领域进一步开放,逐渐深度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中美在经济与金融领域呈现截然不同的挂钩态势,以及11月15日东盟10国与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15国共同签订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都能佐证这一论断。目前可以预见的是,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会碎片化脱钩、区域性发展,地域市场或成为全球自由贸易格局的主流,如以欧盟为核心的欧洲一体化和以NAFTA为核心的美洲一体化,以及未来可能的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等区域性的贸易圈。

虽说经济有些脱钩,但投资领域依然热度不减。我们注意到,虽然VC投资的速度与频率都下降,但整体资金量并没有减少。

金融脱胎于经济,又服务于经济。金融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决定着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阶段。在这全球化的十字路口,金融运作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从而促进经济与金融的双向良性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