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美国特级教师学历史(一)
2018-07-26 本文已影响20人
张馨28
365/202
丹尼尔Mr. Buccieri的课堂都十分精彩,但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他用一周五节课的时间来指导我们研究犹太大屠杀。
犹太大屠杀:一份完整的教案
一、快速阅读与地理技巧,
按照惯例,Mr. Buccieri发下的家庭作业只是在家中预习时用的,可是周一课堂,老师却让我们拿出家庭作业,打开课本,按照作业指示的页码,分小组阅读和讨论作业纸上的八个问题:
1.纳粹是如何控制被征服地区的P552
2.希姆莱是如何重组波兰来达到希特勒的目标的P552—P553?
3.希特勒把灭绝犹太人的任务交给了谁?P553
4.特别行动队的任务是什么?P553
5.描绘一下波兰的犹太社区?P533
6.在波兰建了多少所死亡营?P554?
7.除了犹太人,纳粹大屠杀的受害者还有哪些人?P555?
8.为什么死亡营中死亡集中营会首先选择妇女儿童进入毒气室?P556
按照本书其他章节可知,Mr. Buccieri老师会在周一布置这一周(从周一到周四)的家庭作业,学生在家完成,周五检查。
解读:1.历史家庭作业内容一般是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历史教材内容极广, A4纸一般都在千页左右,作者用的教材也有850多页,书本厚得像砖头。那么多内容,如果没有相应的题目作阅读的指引和提醒,学生可能会失去方向,在黑暗中摸索。所以,预习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聚焦,帮助学生把注意力引领到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资料(或事件)上来,以此作为思维的起点材料,引领学生做进一步的观察与思考。这就是老师在思维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做方向性指引,聚焦于有价值的论题。当然,引领题目和要求决定于学生所处的阶段,取决于学生当下的思维状况来决定,比如上面八道预习题,内容相对简单,多数属于基础内容,因为只是预习,是初次接触的阅读材料。
2.特别强调要学生从教材中找出证据,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逻辑)思维本身就是让推理成为证明的过程。我们历史课标也很重视这个问题,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从材料到结论要有严谨的论证过程,必须符合逻辑思维的要求。
快速阅读后,Mr. Buccieri开始讲授阅读地图的技巧,他又让我们看了《纳粹主要的集中营》这张地图,并回答书上的两个问题,
1.解读地图,在这张地图中有多少集中营?多少死亡营?
2.运用地理技巧,你认为德国决定死亡营的位置时考虑了哪些地理因素?
解读:历史与地理结合得十分紧密,是美国历史教科书的特点,表现为到处都是地图,几乎是照搬地理课本上的内容。地图为学生解读历史提供一个不同的观察角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结论。中国历史教材上也比较重视重要地点在地图中的定位,比如,学习古代亚非文明的时候,要让学生观察古代的埃及(金字塔)中国、印度、西亚的地理位置,才发现它们都处于神奇的北纬30度,靠近河流、温暖湿润、土地肥美、适宜农耕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亚非大河文明(农耕文明)的成因。同理,再看古代希腊(爱琴海附近)多优良港湾等地理特点,也很容易理解希腊是海洋文明(商业文明)。这就是我们历史课标上的“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但是,美国教材还特别注意用地图来解释军事行动。多数中国老师还不太重视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借用。比如,观察日本岛国位置及狭小版图,可以推知日本军事立国的重要原因;观察中印边境地形图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在中印战争中的军事决策;观察协约国对同盟国的包围之势,可知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均采取“速战速决”原因。等等,诸如此类,但凡涉及战争,观察地理地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必备的思维材料。另外,美国历史课上,还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卡通地图。普通地图是按国家疆域的比例缩小,只能反应国土面积等数据。但是,国土面积之外的其他数据(如GDP)该如何表示呢?这就需要卡通地图,改变国家面积的大小和疆域的形状,便于让人一眼看出各国的情况。中国历史教学中,这样的卡通图片还很少见,今后,我会试着绘制一些这样的地图,帮助学生从具象思维自然过渡为抽象思维。
通过第一节的快速阅读,我们对犹太大屠杀的历史史实有了基本认识,下课时Mr. Buccieri给我们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大屠杀是怎样发生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