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争执不断的情侣,到底在争什么?亲密关系中的冲突根源研究
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吐槽故事。
结婚几年了,婆婆还在替老公准备衣物,宝宝、乖乖的称呼不绝于口,清洗正常衣物就算了,
甚至还手洗内衣、搓澡...
男友28岁了还和母亲一起睡,女友发现后拒绝反对,男子却不认为这有任何问题...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曾经对父母开放的隐私区逐渐设置了更多禁入关卡,作为伴侣的我们,也不能再接受对方父母踏入这些禁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对父母撒娇,也对另一半撒娇;我们对父母依赖,也依赖另一半;我们和父母生活了十几年,也即将和另一半经营后续的几十年...我们与父母,我们与伴侣,这两种关系既有亲密上的共同点,也有诸多的不同之处,都是亲密关系,我们和男朋友/老公VS父母,有什么不一样?
伴侣间的亲密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有许多不同,kirchler总结前人的研究 ,认为伴侣间亲密关系的特性主要体现在:
1、社会距离很小并涉及到了双方的“ 个人隐私区”。
那些我们生理与心理上隐秘的、不愿示人的想法或事情,曾经痛苦的经历,不再与父母交谈,却可以和伴侣分享,这种分享一方面建立在亲密关系的基础上,也因为这样的分享让亲密关系更接近,成为关系的另一种佐证。
2、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够通过直觉理解对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默契,两个人相处时间越久,共同行为增多,随着个人偏好的分享、预期上次数的增加,默契也逐步建立。
3、彼此依存的关系。伴侣的行为使双方有高度相互依赖的感觉,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变成一个彼此依存的我们。
4、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即我们永远在一起或至少很长时间在一起,有高度的亲密感,双方都不会轻易用他人来代替对方。
这样的亲密关系给予我们生活支撑,常常可以使我们保持愉悦的状态。
不过,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之中,我们以为自己对关系处理已经足够熟稔,对于如何维护这种人生最富有意义的亲密关系,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做好了准备!
我们长期以来那么诚恳的!努力的!忠诚相伴、彼此依赖、充满默契、明明如此亲密,为什么还是会发生矛盾冲突?时时充满不安?
Deutsch认为亲密关系中的冲突是个体处理两难问题时存在的一种状态,一个人获得自己的利益或达成自己的目标可能造成了对对方利益的损害。
也就是说其中一方在采取有利于自己利益的行为时,会损害对方的利益。
男朋友花钱总是大手大脚毫无节制。消耗了共同存储的物质基础,也冲击了对方的消费观念。
丈夫总是加班,在他个人业务进步、职业发展的时候,却牺牲掉陪伴妻子的时间。
春节妻子要回你家我想回我家,争执不满最后不欢而散?
亲密关系的冲突是两个人为获得各自的利益所面临的一种两难情境。不想伤害对方的利益?可又总舍不得自己的利益?(这里讨论的利益,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层面)
摇摆不定又难以取舍?并不能时时处处优先考虑对方?或是无意识的作出了偏向自我的选择?完全意识不到对对方的伤害?在日常中,则表现为摩擦冲突不断...
总是争执不断的情侣,到底在争什么?
1、共处时间。家庭陪伴VS外出聚餐?
2、兴趣爱好。周末想在家宅VS想出去嗨?
3、人际关系的处理。对方的某个朋友我非常非常不喜欢!
4、教育消费理念。学绘画VS学舞蹈?私立学校VS公立学校?
5、家务。谁做饭?谁洗碗?谁打扫卫生?
6、帮助和支持行为。在对方处于困境时的鼓励和支持。
7、亲密感。开诚布公地交流彼此感受的能力亲昵行为的频率。
8、其他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向,既有个人价值、精神追求的争论,也有细碎的生活琐事拌嘴,那么,这些到底争执是不是可以解决的呢?
解决之前,我们需要抹开表象,抽丝剥茧找出冲突产生的内在根源。我们和伴侣冲突争吵到底是为什么?
一、想当然的一致性偏好。我们认为的就是真实的?
我们已经在一起很久,为什么他还是不懂我?
我明明为他着想,他不仅不领情还态度恶劣?
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委屈和困惑,甚至认为对方漠不关心、不近人情、直男思维、自私自利,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需要了解不为自我所知的个人行为惯性:我们在采取一个行动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会猜想伴侣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比如我想去某个地方旅行,会提前考虑伴侣是否想去?想去什么地方?
在准备晚餐的时候,会考虑伴侣是喜欢白菜萝卜还是大鱼大肉?
想去看某部电影,会想他会不会喜欢,是不是想去?
这个时候,如果伴侣不告诉我们他的想法,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偏好,我们只能将以往在类似情景下伴侣的行为、愿望和信念作为参照。比如在构想此次旅行的时候,我们会想:上次一起去海边旅行非常开心,那么对方应该喜欢海边,这次去海边应该会喜欢吧。
但是,对方会想去海边吗?
这个时候,我们其实并不能完全确定他的想法。
对于这种不确定的状态,我们通常将自己的偏爱投射在伴侣身上。即使是在满意的关系中,我们私自将自己的偏好投射到伴侣身上的行为也非常常见,可怕的是,我们所认为的伴侣的偏好却与伴侣实际的偏好经常相!差!甚!远!
他其实并不喜欢海边;他对即将上映的电影并不感冒,因为工作劳累,甚至只想在躺在家里休息一整天;我们为健康考虑做的青菜他只是象征性的吃了几口,却把一大盘牛肉狼吞入口......
这一切现实与我们设想的他的反应相去甚远——这就是想当然的一致性偏好。
也就是我们认为是在为对方着想,我们认为对方应该会喜欢的事物,然而,对方可能根本不喜欢,甚至认为你根本没考虑过他的感受。
这种想当然的一致性偏好让双方都倍感委屈。一方认为自己处处考虑周全,对方却毫不领情,一方却认为自己的感受被完全忽略,置若罔闻。
二、为什么会有想当然的一致性偏好?难道越熟悉反而越不懂对方?
当我们在不确定伴侣偏好时,通常将自己的预期和动机的归因建立在伴侣先前的行为表现上。也就是之前说的用我们所理解的对方的偏好、习惯来推测他可能的行为——想当然一致性偏好。时间长了,我们就产生了认知惯性。认为对方就是这样的,反而不再询问、探究、确认真相是否如我们所想。
结果是熟悉让我们丧失了获得对方真实观点的机会,导致了对环境中经常存在着的潜在冲突的警觉降低。
互相熟悉—<导致>—想当然的一致性偏好—<产生>—认知惯性—<降低>—潜在冲突警觉性—<爆发>—冲突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1、偏爱的忽视。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身处亲密关系中的我们往往容易低估了对方的基本利益,很少有机会直接了解对方的真实偏好,甚至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对方的行为明显是在放弃自己的愿望和牺牲自己利益的时候,这种友好的表现时常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行为!
这种理所当然,让我们意识不到对方的友好、忠诚和自我牺牲,由此,我们错过了在冲突中了解对方利益、偏好的机会,同时错过了对对方良好动机的认识机会。
当情侣发生争吵时,如果一方总是妥协的让步,不断道歉、不断恳请、不断做我们常说的好话哄对方,这种让步行为的增加,却会让对方习惯了这种行为,逐渐认为这种让步是一种理所应当的行为。选择道歉行为的一方,在过程中失去的个人基本利益,比如个人立场的妥协、平等的沟通、却被对方完全忽视了。
2、 双方知觉水平的差异。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每个人都对能从某个特定的人那里获得所期待的反应而感到满意。我们认为对方的反应是我们自己被爱或是被忽略的象征。就是说我们根据对方的行为是否满足我们的期待来判断我们是被爱的或者被忽略的!
我们期待对方无时无刻的关心、即刻的聊天回复,他就随时在线回复。
可是,对方可以如我们期待的那般作出相应的回应吗?
我们期待对方在玩游戏与陪我聊天中选择聊天,可他却坚持玩游戏?
当亲密关系中双方期待与被期待的认知不一致的时候,比如我们期待从对方那里获得的反应远远高于对方的实际反应,期待值未被满足的时候,将导致我们对对方认知的改变。因为我们希望对方随时随地的关心,微信每日嘘寒问暖,而对方回复却很平淡,甚至常常很久不答复。
这个时候,我们会产生:他是不是不爱我了?这样的可怕想法。
我们双方知觉水平的差异,对待期待的认知不一致,也就产生了矛盾继而发生冲突。
冲突的产生不仅依赖于双方对特定情境的行为反应,而且依赖于个体对对方行为意义的归因。也就是,他选择了玩游戏,我们将这种行为归因为他不爱我,我们的知觉与认知有时甚至会将冲突扩大化,以至于变得和自己想像的一样严重。
冲突的产生,和我们的觉知能力,习惯性的忽视对方而产生的认知惯性有很大关系,这种惯性让我们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如堕迷雾,模糊了来路更看不清归途,让我们很容易在这种想当然的情境中迷失,任由感性的、没有科学指引的方式控制我们,一不小心踏入心理陷阱的漩涡。
当然,这不全是我们的错。
战胜这种习惯性思维与行为,将亲密关系纳入到学习的范畴不是学校和社会开放的课程,擦亮理性的眼睛,完善自我的认知与主动学习,才是维系亲密关系的正解所在。
总结:
伴侣亲密关系特点:
社会距离很小并涉及到了双方的“ 个人隐私区”。
能够通过直觉理解对方
彼此依存的关系
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伴侣争执点:
共处时间。
兴趣爱好。
人际关系的处理。
教育消费理念。
家务。
帮助和支持行为。
亲密感。
其他问题。
争执冲突的根源:
想当然的一致性偏好
偏爱的忽视
双方知觉水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