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们家

月是故乡明,越是家的眷恋

2020-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荨筝的小太阳
一起来过中秋呀!

01

小时候,总喜欢跟在父母身后要月饼吃,能够吃到甜甜的月饼就像过年收到压岁钱穿上新衣服一样开心!而且总是十万个为什么的想知道为什么要吃月饼?为什么嫦娥要奔月?为什么月亮上有吴刚砍树,不会砍坏吗?

再加上那会的影视剧都是古装片,比如欢天喜地七仙女。就很让我相信世界上有嫦娥,她还是天上的仙女,也曾幻想自己可以吃月饼变成仙女飞上天。

02

青春期开始了,不再粘着父母,选择了住校生活。觉得自己终于长大了,可以离开家了,可以远离父母的唠叨了真好。感觉自己是一个大人了可以自己做决定了,觉得自己很酷。中秋节什么的都不想跟父母过了,反正有了学校的好朋友,我们可以在学校过多好呀!

中秋放假回家和父母吃了月饼,已经没有了小时候的吸引力和好奇心,更多的好像是一个仪式一样,反正到这一天就要一家人吃月饼看月亮,觉得月亮这么多年了还是一个样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03

高中时代,距离家更远了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很多时候的中秋节只放1天,没有赶上周末就没有办法回家,只能在学校和小伙伴一起过。那会已经实现了初中时代想跟同学好友一起过中秋的愿望。

刚开始的一年还好,觉得很同学朋友一起挺好的。大家一起吃月饼互相分享不同味道的月饼,跟好友写着千里共婵娟的信,觉得真的好美好!

然而,再过2年继续跟同学过的感觉还是不一样了,开始羡慕离家近的同学可以回家过节,也开始想念和家人一起过节的日子。简单的吃吃月饼,聊聊家常觉得好像也不错。

04

雏鹰总是向往更高的山峰和更广阔的天地,总想去看看山那边是什么样子。

大学时代,开始了异地求学的生涯。满足了自己独立闯荡世界的自由与空间,但是也开始了对家的思念。

大学才开始理解了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寓意。那会跟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相聚,开始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知,也品尝了南方北方不同的味道,甚至是不同地区的月饼差异。但是每当吃月饼的时候,还是更期待吃家里寄来的月饼,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给父母打电话,期待我们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

月是故乡明

05

工作后,选择异地工作离家很远很远。美其名曰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喜欢的事情。父母无条件地支持了自己的选择。越是父母放手让你自由的去飞翔,却又更加地眷念着父母。总期待着能够有更多地机会和时间陪伴他们,哪怕只是给他们做一顿饭,吃一吃月饼也是好的。

工作后,没有了天南海北同学的相聚与联欢。更多的是与同事或者约上三两好友相聚,仪式性的吃吃月饼聊聊天。那会吃不再是不同地方的月饼,更想吃的就是家里寄来的月饼,熟悉的包装、熟悉的味道。一切好像就在家里,都是父母的味道与影子。

慢慢的才明白对家的眷恋是刻在一个人的骨子里的,无论是月饼的味道还是家乡菜,都深深的印在骨髓深处,也许平时不曾显现,但在特定的条件还是会迸发出来。

06

今年是自己工作后第一次与家人过中秋节,其实与以往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陪着家人一起做了一顿饭,吃得还是小时候吃的最老的月饼。看似没有任何多的东西,但是内心却是满足和温暖的,这也许就是家人的意义与陪伴的爱吧!

也许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才逐渐领悟到中秋的意义、家的意义。才会明白那个让你瞬间满血复活的地方,温暖自我心间与成长之路的地方。

家国同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