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为何家会伤人》
2016.1.26《为何家会伤人》P1-15
里面提到人这一生会经历两次“诞生”,一次是从母亲那里胎生,另一次则是恋爱。有趣的是,人在恋爱的时候其实是在寻找理想中的父母,在热恋期就会退回到小孩子那个时候,获得修复亲子关系的机会,但是是否能够修复,还取决于两点,一是直接是否能够觉察并且有动机且付诸行动去改变,另一个是对方是否能够坚持爱你。其实了解这些对于改善自己身的状况还是大有裨益的,知道许多事情发生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更好地改变。人总是具有强大的自愈能力,我对此深信不疑。
2016.1.27《为何家会伤人》P16-26
这部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缘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按书中的观点,缘分=“恋上父亲”或“爱上母亲”,仔细读来挺有意思的,缘分背后的秘密,可能真的会影响人的一生。
其实之前看到过很多关于原生家庭、童年经历的很多观点,如今这本书也从很大程度上谈到这些,但是每一小节,都有一个主题,每个内容被分得很细致,由实例讲解十分细致深入,便于理解深刻。
其实之前真的没想到在心理学中“缘分”是这样一回事。“一见钟情”竟然是因为对于自己父亲或者母亲的爱。自己事先想好了一个理想情人的模子,然后再套用在遇到的人身上,但常常比较不幸的是,我们遇到的人一定跟自己想象的样子有差距,彼时内心如何作调整,便是至关重要的了。
我们的恋爱关系可能在潜意识中受到父母婚姻关系的影响,但并不是完全受制于其关系的融洽与否,而在于自我是否能做比较合适的调整。如何学会跟童年时期的自己相处,如何从认知上做调整,成为一个“好的客体”,这才是最关键的。
2016.1.28《为何家会伤人》P27-39
这一小节的标题叫做“别拿自己的持支持自尺子量对方”,在我的理解,就是以己度人,不过局限在夫妻关系中而已。
其中谈到了了三点“揣测”、“评价”、“出主意”。根据这一小节的标题,我可能只会想到第一点,即“揣测”,就像我们理解的一样,我们常常根据一些所谓的事实进行主观的判断,从而建立起对一个人的印象,甚至对他下一个定论。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的“”单向选择”,其中的弊端也是不言而喻。比较意外的是作者提到的“评价”和“出主意”,我相信不只是夫妻关系,就是扩展到与他人的交往中,应该也是道理相通的。要注意不要习惯性地去评论,更重要的是试着去理解对方的感觉,他进行这一主题的交谈,目的是什么?说起来倒是跟功能行为评估有相似之处。只有知道了对方的目的,了解了对方的感觉之后,你做出的反应,才是有针对性的,才会让对方觉得舒服,如此也可算是对这种交流的强化了。关于“出主意”这一点则是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记得中学时代总有很多同学想跟我谈心,而我回馈的也是讲道理、出主意之类的。那时候似乎还非常受用。但是大学后,削减了一些无用社交,主要就是跟几个比较知心的朋友交往。朋友在难过的时候电话我,我还是习惯性地讲道理,渐渐觉得好像有些没有针对性。如今看了这部分内容,让我茅塞顿开。除了讲道理之外,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就是让对方好好“倒苦水”,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况且能够做好友的,层次都差不多,所以可以进行的该是让对方好好“倒苦水”,对对方表示理解,达到深层次的共鸣,自然他自己很快就会恢复出来的,我想这一点在夫妻关系中尤为管用。
另外后面提到两条:你的事实不等于我的事实;他常做什么不等于他爱做什么。对我来说,完全是认知上的刷新,仔细品读,真觉受益无穷。我们常常会跟根据一部分事实就对事物的整体进行概括性的评价。如此实在不可取,因为这个过程中掺和了太多的主观臆测和偏见的操纵。这种观点可以在柴静的书中被找到,她提到的新闻记者需要做的是吧事实充分呈现,让大众了解,即使是被大众定罪的那一方,我们仍然要去了解他们,部位其它,只是想让事实更为全面、清晰、真实地呈现。其实人与人的相处也是一样,不能因为彼此拥有亲密的关系,就用情感来代替理智。
2016.1.29《为何家会伤人》P40-50
其实读到这部分的时候会有种很特别的感觉,因为作者一直在告诉我们家是什么。我也非常接受作者对于家的理解,家是温暖的港湾,它应该带给每个在外面世界战斗的人提供一种柔韧的力量,在家里,我们在乎的不是胜负成败,而是彼此给予的温暖、呵护,家是港湾,让我们从疲惫中恢复,获得爱和能量。
所以在看到作者提倡到关于的家的理念中,很赞同,我能够感受到那种柔软和温和,让人觉得幸福。在家里,其实是更加关注彼此的感觉、感受,而不是争斗。书中提到的就是不要把权力带回家中,在外界、在工作中的权力不要带到家里,因为工作可能就是讲“理”,而家讲的是“情”,这是非常主观而私人的感觉,是没有什么既定标准的,只要家庭成员在家里感受到了爱和能量,觉得有幸福感、有归属感,我想这便是不错的“家”。总之,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去维护,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对于家的正确认识以及正确的行动。
2016.2.4《为何家会伤人》P51-59
这部分内容讲到“孩子不是你的最爱”,提到夫妻关系才是家中主导,其中也谈到了几种婆媳矛盾的原因。爱与分离是人生的主题,如果最爱的人是注定要分离的孩子或者父母,则结局可能是比较悲哀的。所以,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伴侣才是能够陪伴我们一生的人。将夫妻关系视为家庭中的第一位,这个家庭则会很稳固。婆媳关系的根本原因竟然是中间的儿子,有点小惊讶。有时候是爱的竞争,有时候是利益的竞争。庆幸在我的家庭中,父母的婚姻关系是第一位的,父母虽然关爱儿女,但是不会超过他们的伴侣,而爷爷奶奶也非常通透开明,从未干涉父母主导的这个小家庭,最多只是给一些建议。
2016.2.6《为何家会伤人》P62-68
“妈妈是婴儿的镜子。
一个人之所以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都是因为对方哈德反应可以让他有短暂的存在感;而对方坏的反应,会让他的存在感瞬间崩毁。
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就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触碰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共情能力的构建,就源自于能彼此触碰的母婴关系,而它的基础,是妈妈能看到婴儿的感受。”
一是越发觉得孩子是最有灵性的生命,他们值得大人学习和呵护,更值得尊重。对待孩子,应该有更多的人性和关怀。作为母亲,如何对待孩子,将会影响他一生的性情人格,尤其是对婴幼儿。
二是,你看到他,便是看到了自己。你能够产生真正的共情,必是因为你看到了内心的某个自己。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提醒(你看到是什么,你自己便是什么),另一方面是宽慰(彼此能够有最深的共情),庆幸能够真正感受和了解,然后促进改变。
2016.2.7《为何家会伤人》P69-85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成为自己的人,也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者’,他发现它们具有许多优点,如:宽容而又嫉恶如仇;悦纳自己的一切体验;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情绪为中心;超然独立的性格,不迷信权威;没有审美疲劳;能容忍模糊状态,有高度的创造力;......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那样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国内知名幼儿教育专家在、孙瑞雪写了《爱与自由》一书,大致的观点是,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爱与自由,缺一不可,而如果他既获得了充分的爱,又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他一开始就会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而最终也势必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分离和爱同等重要,他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他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分离有三种结果:第一,成熟分离。一边给予爱,一边坚定的告诉孩子或亲人,你是你,我是我。这样一来,关系依然亲密,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拥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第二,拒绝分离。这样的关系不一定亲密,可能还非常恶劣,但是关系中的两个人必然会黏在一起,仿佛在演爱与恨的双簧戏;第三,单纯分离。虽然名义上是亲人,但拒绝爱与亲密。如果两人都是成人,这种关系很难维系,如果是亲子关系,那么孩子会遭到难以挽回的伤害。没有分离,孩子不能成人,没有爱,孩子一样不能长大。第一个分离是分娩,第二个分离:与妈妈‘分手’,在和解期内,‘分离是因为要迎接挑战’‘幼儿的‘我’是对妈妈的内化。’第三个分离:与家的分离。温暖的过客:我们的拯救者。”
关于温暖的过客,我倒是有很多记忆,一是在生命中确实遇到很多温暖且无条件给予爱的老师,另一方面是看到很多节目或者文章,在内心中有一个假想的形象,那个人总是给自己无限的温暖和爱,让自己充满了力量和对生命的感恩。我在想,或许我的分离都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因为这些温暖的过客,我的生命有了好多的温暖和爱,有了好多的力量的感动。当然,作为将来的母亲,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孩子达到成熟分离。同时,作为教师,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们的“温暖过客”。
对于尊重孩子的生存发展,是我一直在学习的理念,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做到、做好吧!“成为自己”是我一直在努力完成的命题,那样的境界真是让人非常向往,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实现者”,那么,母亲也应该尽可能做到,毕竟,身教的力量远大于言传。
2016.2.8《为何家会伤人》P86-96
让一个男孩成为男人,女孩儿成为女人,3-6岁是关键期。按精神分析的理论,3-6岁是“俄狄浦斯期”,男孩会有恋母倾向且嫉妒父亲,女孩儿会有恋父倾向且嫉妒母亲,他们都期望取代同性父母而与异性父母建立唯一的关系。如果父母有意无意顺应了孩子的这个愿望,孩子就会发展出“俄狄浦斯情结”,一方面,他会古语以来异性父母,另一方面会对同性父母缺乏敬畏并与之疏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孩子还会发展出一系列问题,譬如只结交异性朋友而难以融入同性的圈子,甚至还可能发展成同性恋。“要顺利度过俄狄浦斯期,关键是夫妻关系要和谐而平衡。父母都爱孩子,但他们同时又深深相爱,他们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配偶的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懂得,尽管异性父母如此爱他,但强大的同性父母才是异性父母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个孩子。于是他们会安心地做孩子,享受强大的父母给他们的爱。同时,他们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拢,知道只有变得像同性父母一样,才能赢得异性父母更多的爱。”
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享受优先权,但是如果父亲或者母亲不在了,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父亲或母亲的形象,即使在他们长大之后发现这是个善意的谎言,但是仍然能够带给他们强大的力量来面对人生的种种波折和磨难,说到善意的谎言,想起了电影《美丽人生》,一位父亲在面对纳粹的大屠杀时编造了很多谎言来保护孩子的童真,想想对这个孩子的影响真是如此温暖而有力量。话说回来,对于父亲或母亲还在世,但是夫妻离异或者认同度不高的家庭来说,要注意把真相告诉孩子,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对父亲或者母亲的交往,不然很可能出现表面对一方父母的认同,但是实质上又会向另一方父母靠拢,不仅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还很可能会有性别取向上的问题。
需要记住的一点是:父在孩子眼中,父母都很强大。关系的平衡不在于外在的衡量,而在于内在的情感。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要重视夫妻关系,互相尊重,懂得相处之道,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相信孩子也必定会有健全的人格。
2016.2.9《为何家会伤人》P97-108
“‘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溺爱有很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爱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包办型溺爱让子女为父母而活。部分包办型溺爱下的孩子成功了,但和女钢琴师一样觉得没有为自己活过;大量包办型的孩子失败了,他们一生都无法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
0-1.5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安全感,1.5-3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自主能力。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是怎么带给孩子最健康的爱,如何做到在0-3岁期间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让其发展自主能力。父母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成为他自己。
2016.2.10《为何家会伤人》P109-122
“溺爱=过度地阻碍。”父母总是不断地剥夺孩子尝试、探索的机会和权利,常常导致孩子依赖父母却又痛恨父母,不得不说,这是教育的悲哀。“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所以,尊重一个孩子受挫折的权利。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中自然会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大人给孩子自主解决的机会,那么他们会自动培养出高挫折商,并不需要额外的‘挫折教育’。让幼小的孩子独自探索,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这时,在大人看来,孩子的天地很小,但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要首先在这个世界里证明自己的力量,而后才可能信心十足地在更大的世界里去证明自己。”
“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在这里讲到许多物质都是爱的过度客体,如果母爱的累积效应不够,孩子便不能体会到爱的灵魂存在,还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母爱稀少,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孩子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非常执着。“研究发现,孩子要形成稳定的安全感,需要一个条件——在三岁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没有严重的分离(超过两个星期的分离即为严重),而且与妈妈的关系有很高的质量。达不到这个条件,孩子的心就难以发展到能真正体会到无形无质的爱,或者说灵魂层面的爱。
看不到灵魂的存在,就不知道自己的尊贵。看不到灵魂的存在,我们也不知道事物的尊贵。”
溺爱不是过度的爱,只要是真爱,绝对不会因为爱得太多而有害,关键的是不要以爱之名做损害孩子的事情。尊重孩子去尝试的每一个机会,这是每个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
关于有的孩子对物质过分重视,我想很大的愿意还是来自父母,所以,父母需要反省。父母要帮助孩子从物质过度到灵魂,帮助他们从爱的物质客体过度到爱的灵魂层面。灵魂层面的、内心深处的交融,才是真正有助于彼此建立良好关系,获得宁静人生的重要前提。
2016.2.11《为何家会伤人》P123-156
密不透风的“爱”让人密不透风。
“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想来这不仅是父母教育方式的不正确,在人际相处上,尤其是亲密关系的建立上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以爱之名来绑架亲人、朋友,对他们怀有很高的期待和要求,如此,实在是不理智。我们必须明确,人与人之间相处,首先是平等的。不管我们如何厚待他人,我们都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如何对待我们,如何对待我们,是别人的事情。无论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的“厚待”,我们都要表示理解,并且从内心表示接纳。如果有了这样的观念,我想在人际关系上就会少很多烦恼了。“置换了焦虑的内容。那些永远能发现儿女的‘成长问题’并为之深深焦虑的妈妈,其实置换了焦虑的内容。就是说,他们真正焦虑的,并不是儿女的成长,而是与儿女的分离。他们自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受,这种黏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孤独,也消除了我们生命中经常要遇到的无意义感,即空虚。”
精神分裂如何发生。
“请‘看见’痛苦者的痛苦感受,确认他们的痛苦感受是多么真实,不要粗暴地进行评判,更不要朝着相反的方向说。你以为,你在让他看到正能量。殊不知,你在继续地将他朝分裂的方向推。精神分析认为,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疾病的心理因素的源头在于极度糟糕的母婴关系。这也可以理解为,婴儿期的重要感受不能被母亲看到,不能被确认,于是这些感受就成为破碎的裂片,婴儿的自我功能不能包住这些裂片,更谈不上整合。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痛苦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神经症)症状本身不是病,而是治疗的开端......它是来自潜意识的信息,目的是唤醒我们展开自我探讨和改变。
对于严重缺乏人格力量的小孩子来说,这些创伤是‘不能承受之重’,如果直面它会遭遇心理死亡或实质失望。所以,幼小的孩子会发展出一套特定的心理防御机智,扭曲创伤时间的真相,将其变得可以被自己所接受。从这一点上将,神经症是一种保护力量,可保护幼小的孩子渡过可怕的童年灾难。
心里疾病从轻到重可以分为三类:神经症,如抑郁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和广场恐怖症等;人格失调,如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张爱你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五岁之前的人生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在这一阶段被基本定型,如果儿童在这一阶段遭受严重创伤他可能就会爆发相应的心理疾病。人格失调的患者被公认是婴儿期得到完善照顾,但从其九个月到两岁间未能得到很好的呵护,因此他们的病情虽然比精神病患轻微,但仍相当严重而不易治愈。神经官能症患者被认为是幼儿时期收到妥善照顾,知道两岁之后才因故收到忽视。所以一般认为神经官能症情节最轻,也最容易治疗。他对艾滋病的恐惧其实是由换届选举引发的焦虑的‘置换’。也就是说,对艾滋病的焦虑是一种‘幻象’,只具有象征意义,对换届选举的担忧才是真实的。因为不能很好地面对换届选举带来的焦虑情绪,他于是玩了一个‘偷梁换柱’的游戏。只不过,这种游戏是他的潜意识在起作用,不过自己并不明白。
让一个小孩子过早地承受这样的压力,他势必会有怨言。有愤怒,有攻击性,他把自己的愤怒压抑下去。‘小大人’承受的压力越大,在他心中产生的攻击性就越多。但是,这些攻击性,他在家中根本没有机会表达,只能压抑到潜意识去。当这些‘小大人’们潜意识中积攒了太多的愤怒时,他们表达出来的反而是焦虑。
应哀悼过去而非倾倒愤怒。”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是我们得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去面对,将之作为一种养分,从而让我们的生命繁茂葱茏。
其实读到这部分觉得心里堵得慌,想想自己之前总是很压抑,也有很多的愤怒,原来是自己把很多的责任放到自己身上,无法对人倾诉,所以才会岁家人有一些埋怨,有一些无能为力,原来如此。不过还好,如今的自己真的开始释怀,知道一切发生的原因和原理,想来真的都在慢慢变成我生命中的养分了。
2016.2.12《为何家会伤人》P158-170
“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在意识上,父亲打孩子是因为爱,但在潜意识上,通过打孩子,做父亲的可以宣泄自己在其他方面郁积的负面情绪
不能将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
这部分内容可能告诉我一个真相,当父母各种为孩子担忧,不断督促孩子的时候,很可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他们其实是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担忧,但是却借由孩子这个个体发泄和表达出来,甚至很多时候,孩子只是实现父母未完成成事情的工具。明白这件事情不难,但是要身体力行,其实还很困难。怎样才能做到真的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用父母的权威让他们妥协,不用爱去勒索他们,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我想,当父母的需要用一辈子去修习这门课。
2016.2.13《为何家会伤人》P171-180
为什么网络会成为孩子的安全岛?其实是缺乏安全感。一方面是童年时期与父母的长时期分离,且父母并没有给予无条件的爱。另一方面是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事实”,包括寄养、学校、家庭和社会不给予孩子更多宽容和爱,而是不断地造成不安全的事实,当然,与孩子本身的自愈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
甚至还说到了普遍缺乏安全感的原因。除了幼年时期的长时间分离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爱,缺乏持久而长远的、无条件的爱。大多中国父母的爱,都是有条件的。考试成绩优秀,在比赛中拿名次,比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没有纯粹地爱孩子。爱他,不是因为他有多优秀,而只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因为有了无条件的信任和爱,孩子才会对这个世界有一种恒久的安全感和信任,自然,这个生命所散发的气息和迸发的力量才那么强大,照亮自己、也能温暖别人。
客体稳定性在良好养育下一岁半可养成,情感稳定在良好养育下则需要到三岁才养成。
说来,自己的安全感也不够,我在想,其实我在小时候甚至是现在也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父母或许是因为我的成绩、懂事,能够带给他们的荣耀,爷爷奶奶或许是因为我对他们好,常给他们买东西,我时常打电话,温暖他们的内心。想到这里,真的觉得挺悲哀的。如果我成绩再差一些,再不听话一些,或许我早已被嫌弃得不行了。难道这世上,就真的没有那样一个人,不是因为我有什么样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光芒,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而爱我,而仅仅是因为我这样一个单纯的人,就那样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爱我吗?在亲人中,我想到过外婆,因为对女儿的深爱,爱屋及乌,她是真的关爱我,但是我自幼没有机会和她长时间共处,我和她的最佳相处时间真的过去了,是不是算一种遗憾呢?
亲爱的你,亲爱的孩子,如果你错过了20年,那么,就用余下的几十年来爱自己吧,无条件的,全身心的,爱自己。安全感是自己给的,别人不能给就算了。
2016.2.15《为何家会伤人》
考试瘾比网络瘾更可怕。考试瘾主要是通过外部评价体制来获得自我的认可和满足,这样过分看重外部的评价,其实是一种病态的表现。相比之下,所谓网络成瘾的孩子,他们还在努力寻求一个安全的空间,还算是比较轻微的行为表现,但是两者都应该引起重视,尽早进行心理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要注重培养孩子对于内在评价体系的建立,内在和外在的评价体系哪个为主,哪个为辅,到底占多大的比重,这些都需要有客观理性的认知,然后尽可能多地在内在评价系统上有自己的坚持和见解。只有发挥内在的动力,却学习和生活的时候,我们的生命才会绽放那种由内而外的光彩,而不是刻意雕琢的被修饰的姿态。
老是考砸可能是孩子潜意识的不认同,或者说叫做被动攻击或者隐形攻击,在一些父母控制欲强的家庭,对孩子期望极高的家庭,以及孩子的愿望表达不够民主的家庭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要注意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家庭更加民主,如果总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却决定孩子的人生,那么这个孩子就父母的傀儡,那么,这个生命的自主性在哪里呢?
2016.2.16《为何家会伤人》P195-206
不断地复读其实要承担是一种心理压力,所庆幸的是自己当时虽然没有考上很理想的学校,也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来想明白这个道理。不断地重复学习知识,其实只是毫无意义的重复,这是时间的浪费,和养成性的大学理念相违背。父母需要做的应该是帮助孩子减压,这样才能让孩子建立一种比较健康的心理机制。
和孩子一起面对失败的后果。其实孩子害怕的并不是糟糕的结果,而是害怕人们的否定。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可以度过难关,孩子通常难以一个人去面对,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共同承担一些责任了。尤其是那些比较专制的权威父母,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以至于孩子已经把那些东西内化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所以父母需要承担的责任,可能面临承认自己错误,然后陪着孩子一起面对,想想真是折腾,只希望自己在源头上就做个好父母,不要先污染再治理,等到犯下错误之后才去弥补。
2016.2.18《为何家会伤人》p207-220
家有失败留学生怎么办?这一块主要都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他们如何对待孩子,孩子就可能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父母对孩子要有爱,要公正,不要用爱去捆绑孩子等等。
如何圆北大梦。这里提到做梦也要有基础,只有自己有过成功的经验,才会真的实现所谓的成功预言。当然,书中提到学习和考试是两回事,想起自己当时、甚至包括现在,可能都还是不会考试,如何学会考试,这是一件需要琢磨的事情~挫折商,最好的该是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面对挫折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成功克服难关,便是提高挫折商的绝佳时机。
2016.2.19《为何家会伤人》P221-245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
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在投射的结果。
自我评价=内在父母的评价。自我评价就是:心中的客体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对“内在的我”的评价。其基础就是,我们童年时父母对我们的评价。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即心理学上的人格,也是一种关系。(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包括自信,自卑等。自信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充满信心。自卑则是没有信心。决定论听起来有些悲观,但绝非说不可改变,改变的方法是认识你自己。
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许多名义上“一切为了孩子”的疯狂说法,甚至借口,其实并不那么正确。其实,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中倒让我想起了戴旭芳老师谈到的帮助女儿做作业以减轻其负担,想来他们是真正明智的父母。
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的《改变,从心开始》中谈到,快乐有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是自己有一套自己标准和目标,只要达到了这个标准和目标,自己就会开心快乐,比如写完作业,比如看一部电影,吃冰激凌等等。无条件的快乐则会边角困难一点,因为不管外界条件如何,他们总是非常快乐祥和。
父母的暴躁等并不是你的过错,你要认清真相,并且要真的明白你不能够改造他们。如果他们因为你无意识有所改变,其实也不是因为你,你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能够使他们改变的是他们自己。如果他们变好了,那是值得庆幸的感激的事情,但是如果不能变好,这才是事情的常态。关于这一点,不能奢求去改变。很多时候很多优秀的人就是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个常态,总想着要去改造哪些人,最后实际上也改变了。这种老是想要改造其实是扎根于童年时的自恋。(话说今天才真正明白自恋是什么意思,有点值得惋惜的是自己竟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比较自恋的,对于人际和外界总是惴惴不安,以为自己打个喷漆都能引起全球的变化,其实,真相是从来没有人会来关注你。总是过度的关注自己,以为这个世界,周遭的人和事物,无论好坏,好像全是因为自己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孩子当不了家庭的守护神。孩子总是会通过伤害自己来期望父母重归于好,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正确。看到海灵格的比喻后,我总会想到,父母关系危急的家庭就生长咋悬崖边上,然后孩子本来在平原中央的,然后它就扭曲自己的形状,想要救回父母,结果,这棵树最后变得奇形怪状然后父母也并没有真的被救回来。
需要告诉孩子的是是事情的真相,有什么行为和结果全是因为之前所做的决定,与他人无关。一定要告诉孩子,你的本意是爱我们,我们感受到了,但是你这样的做法对我们来说是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的,所以以后不要做这样的事情了。同时,还应该告诉孩子,不管父母是否分开,我们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你。
2016.2.20《为何家会伤人》P248-271
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原始的融合焦虑,是指一个人害怕与他人、他物甚至他自己的联系,因关系意义上的链接会让其担心失去自己的身份和自主性,这种惧怕所产生的焦虑即原始的融合焦虑。有的人会害怕即使轻度的关系会吞没掉他可怜的自我身份。关键原因是,他的自我太可怜了、太脆弱了。之所以可怜与脆弱,是他的感受很少被感知。这种自我,非常渺小与卑微,其他任何一个事物都远比自己要高大。所以,建立关系就意味着,要被那个高大的别人所吞没,而自我就烟消云散了。
你的身体是不是别人的奴隶。虽然是自己的身体,但是常常身和心并不能合一,被外界纷繁所役使,最终不自由,而且在现实的事务中总是不能称心如意。最重要的应该是活出自我吧!把生活雕琢成你想要的模样,把你的心放进去,才有那栩栩如生的生活啊。
唤醒你沉睡的活力。作者根据自己的三个梦境谈到了很多关于内在力量的事情。当然,作者现在的修为比我是要高上许多,自然思考要深刻许多,但是关于梦境,我也一直有诸多感悟。常常会做一些难忘的梦,并且想着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一下,当然,因为专业修为还不够,同时对于结果也并没有什么执着,所以也就那样过了,少有醍醐灌顶之感。
原始母爱贯注,即妈妈对孩子有心灵感应能力。许多妈妈在怀孕最后几个星期,和孩子出生后的几个星期,对孩子会非常敏感,能感应到孩子的需求和内在的心声。足够好的妈妈的关键,就是敏感。要做到足够好的妈妈,细致的照料很关键,而与照料至少同等重要的是原始母爱贯注,即婴儿出生前后的数周时间内,妈妈对于婴儿全神贯注,她全然关注新生命,而她的自我、个人兴趣、生活节奏和自己关心的东西都退到背景中去了,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适应婴儿的愿望和需要。原始母爱贯注是一种很特殊的状态,不能持久,一般持续几周,并且“母亲一旦从这种状态中恢复就不易回忆起。”
每个人第一个想要的都是母爱。若孩子时不能得到足够好的妈妈的爱,就会形成程度不一的自卑感。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导致一个矛盾:渴望爱,但当真爱降临时,却又会焦虑紧张到极点。
2016.2.21《为何家会伤人》P272-281
触碰你的内心的婴儿。父母想要控制孩子,担心一旦孩子脱离自己的控制就会做坏事,其实可能是担心自己内心的小孩,怕那个小孩做坏事。那个幼小的婴儿可能因为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母婴关系,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些问题,想要生活过得更顺遂,就需要直面现实,敢于触碰内心的那个小孩,尽管开始可能让自己的心变得血淋淋的,但是面对后,真的都会变好,只有面对才能解决问题。
2016.2.22《为何家会伤人》P282-325
愚孝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
关于爱的六个谎言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