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事实
生活是一个默契的过程
在我们学校叫外卖是意见很平常的事情,首先就是饭堂很平庸,这其实是一种通病,有一种伟大的默契在里面,初中、高中、大学的饭堂做的菜味道都差不多,可能是一种错觉,但是无可厚非的是确实没啥特色,吃久了就会腻歪。在价格上,当然是饭堂有可多的可选余地,你可以只要一份青菜和一份白饭,但是好像不能只要白饭,这两种搭配的价格是最低的,只需要1.5元;其他搭配,一个肉一个菜,一般都在六元左右,加个汤就在八元左右;这意味着更多的可能,致命的是确实是吃什么都是一个味道。在加上,懒惰是致命的病毒,感染起来让人无力下楼,人人都中毒了。我必须要声明我的宿舍在七楼,不想下楼是我叫外卖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多课下课时候都已经是残羹剩饭的赶脚,很没胃口。
真是矫情啊,大把学生都去饭堂吃,为什么你不能去饭堂吃?其实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一个:关你毛事。所以我还是回归吃外卖上,而不是为什么不吃饭堂。外卖一般都是两种食材加白饭的搭配,另外的就是炸鸡肉卷汤饭之类。想当初,美团和饿了么刚进学校,为了赢取顾客,各种优惠层出不穷,我对两种有比较深的印象,第一就是新用户优惠十几块,基本上是免费吃一份;第二是满减,满十块减五块,很大的优惠力度。我们这些穷学生,当然就是墙头草,那边优惠大就去那边试试,到现在两家外卖平台都在手机上了,想吃什么就用什么平台,同时价格也稳定了,回顾外卖的总体价格,以前在最低7块。现在高了一两块,优惠是没了。
学校附近的店家也都知道学生是很懒的,所以送上宿舍楼就成了一项很重要的筛选标准——送上楼的店家自然加分,不送的考虑再三。送外卖上楼本来应该是一项很简单的工作,店家送到楼下,然后各楼的人员送到各个宿舍。事情的波折在于后面学校加强管理,卫生管理还是什么管理,大概吧,反正就是送外卖的都变成了一项伪装工作,送外卖的两段任务中间加入了一段将外卖塞进背包的过程,然后背着包进宿舍楼刷卡处。此处需要解释下我这里的宿舍管理,东西两栋楼,两栋楼中间的通道有课大树,大概四层楼高,通道两边本来都是有门的,但是和美团推广的同年,封闭了一边,留下一边安装了三台刷卡设备,同时管理人员看着学生——防止不刷卡进出入,另外检查工作还有几项,例如学生带电脑出入需要登记,忘记带校园卡也需要登记。当然外卖你就不能光明正大的拎进宿舍,这针对的当然不是个人,因为饭堂也提供打包外带。
管理阿姨当然知道谁是送外卖上楼的学生,她们关注的是形式,没看见外卖当然是没外卖,同学默契的进进出出,向阿姨问好。
我还想说另外一个方面,学校还有一个很奇怪的寒暑假任务——社会实践周考核表和实践报告各式一份,大概上讲,前者是后者的概述。我对这个报告一开始是很认真,那时候我专门花时间看了写这份实践报告内容要求,已经几年了我仍记得的内容有:工作上的,宣传学校的,宣传党的政策的;后来我发现这个其实就是浪费时间,因为大部分同学都是百度出来的,同时评分也是随意,我曾经乱写了一份考核表,分数还是八十多。考核表还要求盖章,我连续两年盖的是云南同学村委的章,大家戏谑——我们宿舍都去云南下乡了。
我对这项任务的恶意还来自另一个方面,在学校打扫工具的储藏间,有几堆实践报告在吃灰。
这两个我说的内容,一个是善意,一个是无意,两者都含有一种生活的智慧,如果大家都较真了,大家可能都陷入麻烦。这种是事实,却被掩饰成另一种光明正大的现象,大家都在默契的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