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

你为什么不喜欢在群里说话?反思通讯革命中的人际交往

2018-10-25  本文已影响35人  蚂蚁杂评

一 

依托微信、QQ等通讯工具,人际交流愈发便捷,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时间和空间因素对人们沟通交流的限制。微信群、QQ群交流方式,更是极大改变和拓展了人际交往特别是多人互动的规则和逻辑。 

当你闲下来的时候,可以好好看看自己每天与多少个人进行信息交流,自己身处多少个群,能否回忆起每个群何时建立或进入,建立原因是什么?活跃的群有多少,寂静的群有多少?有多少群用过一次就沉没了? 

你喜欢在群里说话么?可能更多人的回答是:不! 

很奇怪,许多人热衷看群动态,却不喜欢在里面说话。表面上,这可能是性格喜好问题。从深层次来说,这种喜好反映着现代通讯技术对人们交流方式、交流能力的革命性改变。

 二 

微信沟通中,既可以用语音,也可以用文字,但有趣的是:经常使用语音的人并不多。为什么呢?对此,常见解释有以下几种。

首先,发语音是方便自己,难为对方。对方要凑着耳朵听,用外放又可能被他人听到。如果对方在上班、开会,就不方便获取信息内容。所以有人说,除非是自己没办法打字,或者是想给对方唱歌,才会发语音。

其次,有人认为,发语音时,琐碎信息多,不简练,发文字时,经过充分组织、遣词造句,更能准确表达信息。

最后,有人认为,是否发语音,得看对象,是否足够熟识。关系一般的同事、熟人,都不习惯语音交流,否则自己和对方都感觉怪怪的。赞成这种观点的不在少数,但奇怪的是,其实许多夫妻之间也不喜欢发语音,看来亲密度只是一个方面。 

以上解释都各有侧重,但综合来看,语音也好、文字也罢,其实都是沟通的媒介。媒介的使用习惯,主要与沟通对象、目标和情境有关。

在沟通对象方面,每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差异,文字表达能力弱的,很难快速把意思转化成文字,那么直接发语音更方便。

在沟通目标方面,当更强调沟通效率时,文字优先。

在情境方面,或许绝大多数人想保持非面对面交流“不闻其声”的本来面目,如果真是有事需要即时沟通,则会选择打电话或语音通话等更为直接的方式。 

 三 

微信、QQ对人际关系的最大改变,是从群功能出现开始的。 先前的语音交流和文字交流都是一对一,组建群——哪怕只是三个人,互动交流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从一对一变为多对多。

 群功能出现之前,多人即时互动主要存在于现实中的面对面交往。互联网出现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平台很早就可以实现多人即时互动,但身份通常是虚拟的,以游戏娱乐为中心。

微信群、QQ群出现后,以真实身份进行的线上即时互动增多起来。尽管不是面对面,但是各主体是真实的,是基于确定的社会关系而开展的线上人际互动。这种新型的群,与传统面对面的群,相比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以微信群为例): 

第一,现实中的群,主体要共同在场,或者说,只有共同在场的人才能进行以群为单位的沟通交流。这种交流,以语言为媒介。微信中的群不再要求共同在场,因为不管你在不在线,你都在场,只要你是群成员,你就一直在场。现实中,因为不在场,就会错过其他人的交流信息。微信群却不一样,你错过了,群里聊天记录留给你,记录整个过程。 

第二,现实中的群,有聚有散。聚起交流,散了休息。微信中的群,虽然有解散功能,但是很少解散,哪怕大家都蛰伏着不说话。选择退出某个群,远比现实中的退出成本要高。几乎很少有人主动选择退出群,除非是真的决裂,否则就装聋作哑吧!另一方面,因为成员持续在场,微信群也就为持续交流提供了便利,信息流持续不断地生产,人际交流具有更高持续性。 

第三,现实中的群,发言通常要组织,否则就会乱糟糟。微信中的群,组织成本要低很多。针对某个话题,即便大家同时说,也不会太乱。还可以@某个成员,从而有针对性的交流,交流信息他人也看得见,不同于私聊。多人发言形成的信息流,汇集成文本,还可以反复查看,筛选信息,不像现实中那样要刻意记录才会形成资料留存。 

第四,现实中的群,成员之间的熟悉度会高一些,基于血缘、地缘、业缘、趣缘形成的群体,内部成员即便不熟,也会通过面对面互动,日渐熟悉。有的微信群以某个人为中心组建,其他成员彼此之间的熟悉度低。这种群,松散度比较高,很可能只有群主自己或少数几个人活跃。

 第五,现实中,每个人同一时刻只能在一个群,微信中,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嵌入多个群,不断在多个群中切换,变换着身份、语气和思路。这种同时嵌入性,极大增加了使用者每日信息流的生产和消费。早上打开手机,很可能错过了几百条信息和若干红包。 

第六,微信群,可以基于某种目的重新拆解。例如,群中某个人过生日,其他人商量合买礼物,具体讨论不适合在本群中进行,可行办法是重新组建一个群。这个新群,具有临时性,是基于特殊目标而组建。目标实现后,几乎不会再用。所以说,微信群平台上,每个人都只是复杂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嵌入在不同性质的关系网络中。

其实,群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具体的分类和关联法则,依据这些法则,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可以在网络上被重新定义和编辑,在不同的网络中游移切换。 

 四 

今天,人们手机中的群在增加。我们拥有的群越来越多,有效交流却可能减少。为什么人们在群里说话的积极性变小了?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群并不是一个熟人社会。尽管人在群中,但是这些群并不是完全基于亲密关系而建立。你只和群中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熟悉,如果真要沟通,完全可以私聊或建立紧密关系的小群。通常情况下,群越小,关系同质性就越强,沟通的私密性和安全感就越多。 

其次,不可否任,一些群的交流内容空泛化,甚至庸俗化。唯有在抢红包的时候才气氛热烈,要么就沦为个别成员发段子、集点赞、求转发的平台。这种群,会不断生产出来各种嘈杂信息,有些人想退出又不好意思,只能选择免打扰。 再次,群虽然建构了确定性的社会关系,并以一定组织化的形式存在于网络世界,但可能都是脆弱性关联,连泛泛之交都算不上。 

最后,在群里说话,需要顾忌的东西太多。每个人在群里发言,都仿佛是一场公开演讲。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信息,即便设置成免打扰,也可以查看。别人是不是愿意听你说?自己说的对不对,别人会不会反对?别人怼你几句,难堪!说了一句,没人回应,仿佛所有人都没看见,尴尬!自己是一个小角色,有必要在里面发言么?忐忑!……思来想去,最好的策略就是不说话。

不说,就永远不会错,不说,是一种生存策略。 

综合来看,微信群和现实中的群,具有很大区别。现实中的群,具有差序性,像费孝通先生说的差序格局,石子丢到水面,波纹越推越远,越推越薄。这种具有远近亲疏的社会关系网络,每个人针对不同圈层可以选择得体的交流方式和策略。人是放松的,可以自己把握分寸,在隐私、情感和主动性方面,尺度分明,游刃有余。 

相反,微信群中,许多人聚在一起,但本质上并不是一个群。尽管成员之间依然有远近亲疏,但其组织方式不能体现出差序性,更大程度是平面的。在这种平面结构中,人无法采取差序性的交往方式,你的任何发言,都是面对所有人。从这个角度看,微信群这种组织方式,更适合一个亲密无间、所有人都很熟悉的团队,并通过建立“子群”的方式来解决差序性问题。

 五 

现代通讯技术,正革命性改变着我们的人际交往习惯、策略和能力。技术发达了,降低了人际沟通的经济成本,却需要投入更高的时间成本。对许多人来说,时间才是更高昂的成本。 

毫无疑问,我们的生活,正日益被非在场的社会关系统治。这仿佛是社会关系网络的扩大,但很可能只是虚假繁荣,引发人际关系的泡沫化。

 当我们愈发习惯于发文字,而不是发语音,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可能退化。当我们愈发习惯于看大家发言而不是直抒己见,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就可能退化。

当我们从不喜欢在群里说话,到喜欢不在群里说话,这意味着,策略已经转变为习惯。而这种自我的再造,我们竟浑然不觉。 

在场为主,不在场为辅,这是传统人际交往模式中的基本。但是现在,借助于技术支持,在场和不在场的界限日趋模糊。

以前,人们的社会交往主要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沉浸在现实的、直接、在场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独处时,世界是安静的,因为所有的直接联系都切断了,人们有机会面对寂寞。

而现在,人们虽然面对着在场的社会关系,但可能尚未从不在场的社会关系中抽身出来,即便他偶尔调换频道,给人的感觉还是心思不定、三心二意。即便一个人独处,握着手机,可能很难安静面对自我,不由自主地专心致志于不在场的人际关系互动。

 “此在”才是人最直接的存在,是人的主体性的坚实基础。当我们和“彼在”保持着紧密联系的时候,“此在”也就不在了。或者说,“彼在”变成了“此在”。在这种转换中,人的主体性大大弱化。

那些沉浸在微信中的人,不断打开微信看是否有新消息的人,那些不在群中说话却热衷于看群消息动态的人,他们患上的,很可能是信息饥渴症和自我迷失症。 

许多时候,我们刷的,不是动态,而是存在感。然而,当“此在”都不在了,我们又在哪呢?    

(作者陈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原作发于澎湃思想市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