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冬景
晴,气温22/12。天气实在好不过。阳光真好!
深呼吸,想来个拥抱。是久别重逢,是深情依恋。端详无言,难以名状,激动的眼泪就要冒出来。
来丰渚园,我常常坐在那处廊下,与荷塘面对。廊前桂花正开,只是香气极淡。今日所见,寥落稀疏,要归于沉寂的样子。我油然想到一句诗:落水荷塘满眼枯。此情此景,别无二致。我仿佛可以看见,在若干年以前,一位名叫紫金霜的人,站在同样的荷塘前,其情其景,想必是差不多的。我就觉得是一次对话,会唔,一次穿越,一次隔空交流。时空交错,就感到生命的短暂与渺小。而现在的活着,是多么珍贵。
立冬
宋代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荷花高洁,出污泥而不染,世人唯多有赞美。“落水荷塘满眼枯”这句,让我感到有不一样的写法。写荷的生命枯萎行将消失,有萧瑟之感。与六月碧叶荷花,形成反差。
由这一句诗,想到另一句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眼前的荷塘,与之也是十分对景的。只剩下长短不一的荷的枯茎。圆盘硕大的绿叶,尚可遮雨的帽盖不见了。一个“尽”字,也是写出了荷的生命行将终结。这也是写荷不一样的笔法。跟残菊作比,但并没有贬损枯荷的意思。而是说,荷尽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自然规律,再说来年又开,希望仍在。即使是荷尽了,残菊有傲霜枝。在生命低潮时,总会有另一种喜色与希望的力量。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赠刘景文.冬景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还有一首写到残荷的诗,不过写的是秋荷景况。在红楼梦里出现过,林黛玉就很欣赏这一句,即“留得残荷听雨声”。你看,同样是残荷,李商隐说,可以用来听雨。想想那一种场景,一个人坐在荷池边,听着雨声滴滴答答,一下下敲打着残荷,那一种感受真个是可意会难以言传。同样的感受,林黛玉有过。可惜,我不曾有过,只能去想象。这不比前面提到的两句,是明面上可见的景。而残荷听雨,需要心情,更需要一种欣赏感悟的能力。没有一定的思想境界,雨打残荷,也不过是雨打残荷罢了。没有诗意,说不定感受到的是忧愁。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同样是残荷,不同的人感受不同。人多正面歌颂,反其道还能写出如此意味深长,更显高手。好比写文章,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一种非同寻常。
读诗,可谓是一种享受,是享受生活的一种。说来也怪,诗在现实生活面前,一点实用也没有,然而,却给人营造出一种美,精神心里上的体验,正如音乐。人除了物质,柴米油盐外,有了这些,生活才更有了滋味。
能读诗,还有这份心情去感受,不管怎样,这也算是幸福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