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女儿被霸凌,怒父杀人终偿命:学会这几招,让你的孩子远离霸凌

2020-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飞鱼722

7月17日,那个为了女儿将9岁男童残忍杀害的父亲林建厦被执行死刑。这个事件被推上热搜的同时,也引起了网友们关于校园霸凌的激烈讨论。甚至有网友愤慨的表示:“面对女儿被人欺负,自己也会成为那个挺身而出的父亲。”

然而,以命相抵真的会让女儿从此不受霸凌吗?面对校园霸凌,我们是否有别的选择?

先让我简单的梳理一下案件的经过。根据网上的信息,被害男孩因为和女孩发生了矛盾,所以打了女孩一拳。女孩将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父亲以后,父亲要求男孩的家庭道歉。男孩的家庭虽然同意道歉,但是并没有真的公开道歉。这个行为惹怒了女孩的父亲,于是他携带刀具,在学校的厕所将男孩残忍的杀害,刀刀致命。

事情发生以后,有人唏嘘:“为了孩子之间的琐事,赔上了两条人命,这个父亲太冲动了。”

这个父亲的行为的确是太冲动了,但是校园霸凌绝不是小事。霸凌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长期的、无法泯灭的影响,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学校,都不能只拿“孩子之间琐事”的态度来看待校园霸凌。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在这件事情里面,学校有错,男孩的父母有错,女孩的父母也有错。但是,学校制度、国家律法的改变需要时间,在我们没有办法杜绝校园霸凌的时候,我们究竟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孩子?

今天,给大家提供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帮助那些深受学校霸凌伤害的家庭找到正确的出口。

校园霸凌比我们想象的普遍

很多人对校园霸凌的理解是发生肢体上的冲突,其实所有会让孩子在心理或者生理上产生不舒适的行为,都可以被归入霸凌的范畴。比如:恶作剧,散布谣言,起侮辱性的外号,威胁恐吓,孤立排挤等。如果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校园霸凌可以分为肢体霸凌和心理霸凌。肢体霸凌包括用各种方式对被霸凌者进行身体伤害;心理霸凌包括散布谣言,恶意戏弄,通过操纵人际关系孤立被害者,网络暴力等等。

根据2018年科教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发布的数据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有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都曾遭遇过校园霸凌。即使在美国,有健全的法律会对校园霸凌的实施者进行严惩,校园霸凌仍然屡禁不止。在中国,霸凌甚至在幼儿园就偶有发生,并且在初中阶段最为高发。在校园霸凌中,同性之间的霸凌最为常见,而且男孩受到霸凌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女孩。

所以,校园霸凌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家长和孩子都需要了解这些校园霸凌的知识。这样才能在孩子遇到霸凌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而不是大意的把他们归为“孩子之间的打闹”,最后等到事件进一步恶化的时候才冲动的作出无法挽回的事情。

对孩子:面对霸凌时,应该这样保护自己?

当孩子遇到霸凌的时候,请把这些应对的策略教给孩子。

第一:不要给霸凌者创造机会。

校园霸凌容易发生在学校厕所,操场等私密的、隐蔽的场所,那些形单影只的孩子,最容易成为霸凌者的目标。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独来独往,一定要告诉孩子避免去学校里比较隐蔽的地方,或者尽量找朋友陪同前往。如果发现有霸凌者盯上自己,要想办法绕开,或者朝人多、有成年人的地方躲避。

第二:不要落入霸凌者的操控圈套。

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视频,有一个专门研究霸凌的教授通过情景模拟,给学生演示当遇到语言霸凌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第一次,这个教授和随机抽取的扮演霸凌者的女孩是这样对话的:

女生:“你这个白痴。”

教授(非常生气):“你说什么?”

女生:“我说你是白痴。”

教授大喊:“你才是白痴。”

女生:“你很丑。”

教授开始激动:“你这样伤害了我。”

女生明显开始享受占上风的快感:“你觉得我会在乎吗?”

教授大叫:“你再这样我就不客气了。”

女生:“你能怎么样?矮子。”

教授情绪崩溃:“我比你高,闭嘴。”

最后女生越说越兴奋,教授终于失控败下阵来。

第二次,面对同样的辱骂,这个教授不但没有生气,还用幽默的语言巧妙应对,最终化解了这场语言霸凌。他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女生:“你这个白痴。”

教授:“你真的这样认为吗?”

女生愣了一下说:“是的,你经常干一些蠢事。”

教授:“你说的有道理,有时候我是会干一些蠢事。”

女生语气明显缓和:“对啊,你才知道。”

教授:“但是,你就不一样了,又聪明又漂亮。”

女生已经不知道怎么接话了:“我知道,谢谢。”

社会学家对校园霸凌多年的研究发现,校园霸凌本质上是一种渴望权利至上的行为,霸凌者通过霸凌想要显示自己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权利。所以,当孩子遇到校园霸凌的时候,一定教会孩子保持冷静,不能情绪激动,或者生气大哭。因为你的情绪崩溃正是霸凌者想要看到的,这些反应也会让霸凌者更加兴奋,让霸凌升级。

第三:对不喜欢的行为大声的说“不”。

无论孩子的同学或者朋友作出任何让孩子觉得非常不舒服的行为,比如说:给孩子起了不好听的外号,或者故意毁坏孩子的东西,不要教育孩子“忍忍就过去了”,而是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不”。

很多校园的霸凌都是从“忍一忍”开始的。就像今年上映的探讨校园霸凌的电影《少年的你》里面,女主角陈念的母亲让孩子在面对校园霸凌时选择忍耐,不但没有阻止别人对女儿的霸凌,还让这些欺凌变本加厉。

我曾经在一套写给孩子的反对霸凌的书上看到,在孩子对霸凌者说“不”的时候,要语气冷静坚定,目视对方的眼睛,或者对方的鼻子。

不要小看这个“不”的力量,它可以有效的把很多校园霸凌扼杀在萌芽状态。

第四:在遇到肢体暴力时,勇敢的反抗。

当孩子遇到肢体暴力的时候,尤其是男孩子,要告诉孩子勇敢的反抗。被霸凌的孩子不一定是身体最弱的孩子,但一定是气场最弱的那个孩子。

我上初中的时候,同桌的男生是班里最矮的男生,长得又黑又胖。可是他气场很强,有一种谁也不怕的架势。有同学不小心撕坏了他的作业,他立刻一副要掀了桌子与人拼命的样子,我们班上的人谁也不敢惹他。

反抗不只是打回去,还可以是及时的告知自己的父母、老师,情节严重的还需要报警。在反抗的过程中,要首先保证自身的安全。如果双方力量悬殊太大,就先保护好自己的要害部位,然后找机会逃脱,并且向成人求助。

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开创了第一辆电动车并且成功的将民用火箭发射上太空。但是他小时候也受过校园霸凌的困扰。马斯克上高中的时候曾遭受一个校园黑帮的暴力霸凌,他们用脚踢他,把他推下楼梯,并且抓住他的头撞击地面。这样的霸凌持续了3、4年之久,马斯克终于在15岁的时候决定反击,他苦练空手道、柔道、摔跤,变得越来越强壮,在和学校的校霸一战成名以后,对他的欺凌也从此画上了句号。

我并不是鼓励孩子们都要去和霸凌的人打架斗狠,但是如果能在第一次遇到霸凌的时候就能勇敢的反击,往往能有效的震慑那些试图欺凌你的人。

对父母:帮助孩子走出霸凌的困扰

父母在孩子遇到霸凌时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孩子是否会继续遭受霸凌。很多长期遭受霸凌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不作为的父母。

那么,当你的孩子遇到霸凌,你该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呢?

第一:扩大孩子的社交圈,增加孩子的自信。

性格孤僻,不善交际的孩子经常会成为被霸凌的对象。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善于交朋友,父母就需要帮助孩子扩大他的社交圈,帮助他找到聊得来的朋友。比如邀请孩子的同学来家里玩,和孩子同学的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住的比较近的同学和孩子结伴同行等。父母不能强迫孩子去交朋友,但是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帮助孩子融入到同学中去。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也是帮助孩子远离霸凌者的有力武器。父母可以通过发现孩子的长处,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来帮助孩子找到自信。那些自信的孩子,也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朋友。

电影《奇迹男孩》里的奥吉因为出生缺陷导致面部严重畸形。他从未上过学,而是由母亲在家里教他。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母决定让他学着适应学校的生活,于是把他送到了当地的一所私立学校。可想而知,奥吉恐怖的长相让他被同学们排挤,也成了被霸凌的对象。

在奥吉非常痛苦的时候,父母和姐姐给了他最大的爱和支持。在家人的鼓励下,奥吉交到了第一个好朋友,生活也从此发生了改变。他变得快乐和自信,也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现真实的自己。慢慢的,同学们发现,藏在那个可怕长相后面的,是个聪明、勇敢、幽默风趣的奥吉。电影的最后,小奥吉不但收获了同学们的友谊,还获得了学校的“好学生奖章”,成了一个“奇迹男孩”。

第二:尽早发现被霸凌的异常,和孩子站在一起。

当孩子受到伤害的时候,一定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异常。比如说突然拒绝上学,经常发呆,身上出现莫名的伤痕等等。一旦发现这些异常,就要尽早和孩子沟通,问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发现孩子被霸凌,一定要先安抚孩子的情绪,不要用“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或者“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这样的语言,对孩子进行二次伤害。要坚定的告诉孩子,被霸凌不是孩子的错,而是霸凌者的错。

很多校园霸凌在刚开始的时候程度都比较轻,但是因为父母没有及时的发现,或者孩子害怕受到父母的责备不敢告诉父母,才导致这些霸凌变本加厉,越演越烈。

在综艺节目《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女孩王晶晶,曾遭受校园霸凌十年之久。而这场霸凌的导火索只是因为同学打碎了她的水杯,同桌开玩笑说她的杯子值三百万。从此以后,关于她是富二代,整容的谣言就越传越凶,最后语言的侮辱逐渐变成了肢体的暴力、网络暴力,一直追随到她结婚生子。

而在这个过程,最应该支持她的父亲选择忍气吞声,而她的母亲责备她,让她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从此她一个人在黑暗中孤独的走了十年,成了一生挥不去的梦魇。

第三,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但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借来的勇气不是勇气。虽然校园霸凌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如果孩子能够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将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敢于反抗校园霸凌的孩子,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并且有更强的解决冲突的能力。可是,如果父母过度参与、过度保护,反而会让孩子在将来面对冲突时,变得更加退缩胆怯。

就像前面说到的埃隆.马斯克,正是他别样的童年经历,铸就了他坚毅的性格,在所有人都质疑他的太空计划时,他仍然坚持了下来,终于他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将民用火箭发射到太空,并且精准回收助推器的人。

那些打不倒你的苦难,最终都会使你强大。

第四:寻求第三方的帮助。

如果孩子遇到了严重的校园霸凌,父母一定要寻求第三方的帮助。比如说告知校方出面解决,联合别的家长给校方施加压力,通过媒体获得更多人的支持等。如果孩子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创伤,父母还需要求助心理医生给孩子进行疏导。

我相信父母勇敢的与校园霸凌抗争的积极态度,也会给孩子勇气,让孩子更加勇敢的走出被霸凌的阴影。

对他人:不要做校园霸凌的旁观者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遭受过校园霸凌,也请你们不要做校园霸凌的旁观者。

芬兰的小学通过《反校园暴力》项目,指导学生在看到校园霸凌的时候不做旁观者,而是选择站出来帮助被霸凌的学生,成功的将校园霸凌的数量降低了一半,并且受害者的情绪和学习成绩也有明显的提升。有研究表明,有旁观者在场的时候,更容易让施暴者产生攻击性的行为。

就像王晶晶在《和陌生人说话》里说的:

“当年每个人在这把火里都没添太多的柴,但是我的房子就已经烧掉了。”

所以,即使你的孩子不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也请告诉他如果发现霸凌发生在自己的朋友、或者同学的身上,要及时的告诉老师、父母,寻求帮助,不做校园霸凌的帮凶。也请父母们能站出来勇敢的支持那些遭受了校园霸凌的家庭,迫使不作为的学校出台强有力的政策阻止霸凌。

只有所有的人联合起来改善校园的环境,我们才能真正的扼杀校园霸凌滋生的土壤,否则,谁也不知道我们会不会是下一个受害者。

结语:

成人不是因为年龄而变得成熟,而是因为我们不会像孩子一样用冲动、情绪化的方式解决问题。校园霸凌令人深恶痛绝,作为成人,我们需要教会孩子怎样理智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正确的保护自己、处理冲突,而不是意气用事,以命相博。

孩子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比如职场上的霸凌,甚至夫妻生活里的霸凌等等。如果事事都要以命相博,我们究竟有几条命可以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