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页、技术、人脉的一些杂想

2017-06-30  本文已影响50人  __Hokuang__

昨天二老板找我们谈话,说我们公司已经被一家上市公司收购了。不过因为是以Federation的方式收购的,原有业务和公司管理不受影响。后来我查了一下母公司的股票,2016年以来可谓是一泻千里,感觉挺悬的,于是在微信朋友圈发了条状态。

后来一个朋友在下面留言说,他看了一下那个公司网站前端的源码,感觉用的技术很老,说这样的公司怎么能接到项目。虽然我对母公司的前景并不乐观,但对于这位朋友的这番定论我并不同意。

其实我本来跟这个朋友的观点很像。我在应聘一个公司的时候,先要看一下他们的主页,如果他们主页做得很烂我就觉得他们技术不行,便不会去投他们的简历。去年我Master毕业,在澳洲找工作。由于在澳洲找一份工作对于留学毕业生来说有点难度,所以我就投一些比较容易进的小公司,即使他们主页做得很烂我也投了。这其中就包括我现在所在的公司,他们的网站简直简陋得不要再简陋了,只有一个静态页面,其他都没有什么信息可以找了。

进了公司之后,我发现公司的技术水平其实还挺好,我们有一个非常强大的Salesforce团队,而我所在的iOS开发团队,虽然加上大老板本人一共也就四个人(后来辞职了一个),但是总体水平都还不错。公司的合作伙伴也挺多的,甚至还包括澳洲邮政之类的大型客户。而我们公司主页做得简陋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忙于做项目,没人有时间去打理公司网站。并且他们拉客户的方式并不是通过网站来的,而是通过各种关系网。

这也促使了我的一些观念有了改变——确切地说,我在澳洲两年多的时间里,观点一直都在慢慢的改变,就是对于一个IT业务,技术的重要性到底占多少。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之前一直认为程序员在软件开发相关业务里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程序开发全靠程序员来做,即便是销售吹得天花乱坠,要是没有产品做出来是一点都没用的。因此程序员的重要性在一个软件外包业务里应该能占到七八成吧。但后来发现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是能接到项目。如果接不到项目,即使一个公司有Googler级别的程序员都无法生存,甚至别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这个公司的技术有多么的牛逼。而怎么接到项目呢?其实就是靠关系

别人总说中国是个关系社会,什么事情都要靠关系。其实整个世界都是关系社会,什么事情少了关系就寸步难行。在澳洲其实比中国更重视关系。只不过换种说法,叫做“connection”。中文里把这个词翻译得雅致了一点,叫“人脉”。澳洲社会是非常注重人脉的。在大学里每种庆典都是社交活动,无论是报到日、毕业日、颁奖会,大多都是以宴会的形式结束的。这就给了学生建立人脉关系的机会。后来我读professional year,要求写简历。我就把我国内的简历稍加修改翻译成英文交上去了。这份简历,重点突出我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作经历,对我的个人性格描述和兴趣爱好一字不提,因为我觉得公司程序员看中的是技术,那些写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的一般都是技术水平很烂,没东西写的时候才写的。后来我的指导老师说这样的简历在澳洲是不行的。公司招人的时候不仅要看技术水平,他们还想跟你建立personal connection。他们想招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工作的机器。

澳洲的很多商机,大多都是在人脉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公司的很多业务,就是因为公司的管理层和客户方本来就有人脉关系。客户并不是通过看公司网站来寻找外包的,而更可能是在跟朋友喝咖啡的时候决定的。所以有人脉的人对于一个外包企业来说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程序员们在外包企业里面就是打工的角色。之前我和研究生同学一起接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由一个美工转包给我们的。美工在一个宠物交流会上认识了客户,于是接到了这个项目。在最后收入分配上,美工拿了40%,剩下的60%由我们3个程序员来分。我们程序员也无话可说,毕竟如果没有美工的话,这个项目根本就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我另一个本科同学当年在一家公司做Android组组长的时候,偶然看到公司的账目,便决定自己单独开公司,不做程序员了。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母公司的主页,其实也还不错,排版清晰,还能自适应手机屏幕。技术可能用得是老了点,但只有前端程序员才看得出。对于一个客户来说,PS&C跟ThoughtWorks的主页能有什么区别?更何况公司靠的是人脉,而不是主页来开展业务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