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像范进一样中举了,就可以衣食无忧了吗?|历史知识

2019-05-19  本文已影响5人  阿玲读书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玲读书

近期一直在读《明朝那些事》这本书,实在太喜爱这本书了。我本来是一个不喜欢历史的人,以前学历史时,常常觉得与同学聊天说话,比听老师讲历史有意思多了。

但现在却渐渐发现了历史的趣味。有时遇到一个喜欢的历史人物,会像追踪明星动态一样,不知疲倦地去度娘那问,问他家里有几口人哪,他父母是干啥的,他媳妇叫啥,他俩日子过得好吗?

好了,今天想说的是,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里,关于科举考试这档事。

我以前只知道举人和状元比较牛。当年学课文知道了范进中举,说范进中举后发了疯,我就以为这举人应该是了不得了,应该是读书人的最高级别了。

后来看新白娘子传奇,白娘子的儿子中了状元,又知道原来状元似乎是最高的。

以前我的历史知识,除了上学时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记下的(似乎考试第二天,我的大脑就自启了全部遗忘程序),剩下就全是通过影视剧学的了。所以今天我想把刚刚看过的《明朝那些事》里关于科举考试的事,就我目前了解到的,拿来说道说道。(不写下来,估计慢慢又忘了。)

以明朝为例。科举主要分为五个等级,同时也将读书人分为了五个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我们从最低的说起。刚开始进入读书行列的人,都可以称为“童生”,有点像咱们现在“学生”这个称谓。

童生,经过三门考试,县试,府试以及院试后,成绩合格的则成为秀才。

秀才应该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生。在古时候,秀才是没有官位的,只是比普通的童生级别的读书人好一点,就是在县以下范围内,拥有这个秀才资格的人还有点权力的。

比如秀才见了知县不用下跪,还可以免交徭役,而且在小地方上,秀才还可以参加具体事务的管理。也就是,虽然秀才没有名义上的官职,但在县以下的地方,有了秀才这个小头衔,也还是挺管用的。

说完了秀才,再说我之前一直弄不明白的举人这个级别。举人这个级别,学问相当于大学毕业,可官职相当于啥级别呢?

查了些资料,说是考取了举人以后,确实可以当官,不过官职比较低呀。像什么九品县官就是一般举人的官职,而且举人要是能混到五品,那就算是祖上积大德了。

虽然举人官小,但要想考上其实并不容易,所以范进执著地考了那么多年,终于考上了,却又高兴得发了疯,倒也能理解了。

要想考取举人,就得参加在省城举办的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秋天八九月份举行,所以又叫秋闱。这个“闱”字,读wei,二声,意思是宫中的小门,在科举考试里,可以理解为考场的意思。(如果我在古代,就会理解为秋季大考。)

秀才们通过了乡试,自然就成为举人了。

举人已经算是官爷,可要想当大官,那还得继续考,参加会试。

会试也是每三年举办一次,一般在春季二三月份,故又称为春闱。(这个就属于春季大考。)

这个春闱,级别可就高了。主考官一般是殿阁大学士,六部尚书,总之就是那些一品,二品,最次也是三品的大官来当考官。考试地点也变了,是在皇城,在天子脚下。考生是举人,或是落第的举人,就是没考上举人的秀才。

如果通过了会试,那举人们就成为贡士了,这基本就算是研究生毕业了,是硕士生了。

因为贡士基本上百分之99都会抵达科考的最高点——进士,所以我们接下来直接说进士。

所谓进士,就是读书人考取功名的最初目的地。(以前我还以为是举人呢,今天才知道这举人离进士还差一个级别呢?)

会试结束后,所有的贡士可以直接参加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这次的考试地点直接进入皇宫了。(看,科考还是很有价值的,通过读书就可以一步步接近拥有最高权力的人。)主考官是哪个呢?皇上本尊。

其实参加殿试的这些贡士,在经过无数场大考之后,已经是优秀生了。但,皇上这里,还是必须得有个最高级别面试的,哪怕是走个过场。

既然都是优秀生,皇上怎么选出哪些是特优生,哪些是普优生呢?

皇上嘛,万人之上,这选人才那当然是不拘一格了啊!

据说,这些贡生在殿试时,考题是写一篇政论文。而皇上是这样选第一名的,有时是看卷面书写是否漂亮,有时是看考生长相是否漂亮,还有时呢?不知道了,标准一定很不一般。

我个人觉得,如果皇上非要以貌取人,那还是用考生的第二张脸来取吧(一个人写的字,就是他的第二张脸。),这好歹也能侧面反应出考生的学识水平,相对公平些。

都说长相是天生的,推算了下,明朝那个时候,韩国的整容业应该还不太发达,所以这让考生到哪去整,才能整成个美男子呢?

好了,皇上根据自己的偏好,总算是把特优生和普优生区分出来了。获奖名单按下顺序分配:

所有的进士一共分为三个级别,一甲,二甲,三甲。其中一甲是最高级别,按成绩高低依次为状元,榜眼和探花,相当于现在的金牌,银牌和铜牌获得者。这三名可以光荣地站在领奖台上看国旗升起的,被称为进士及第。而其余的二甲和三甲,获奖人数若干,分别被称为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可见,作为读书人,如只求温饱,那么考个举人就够了。但是,如果想要衣食无忧,还得努力奋斗,直到跨入进士级别。只有到了这个级别,才算是“学有所成,金榜提名”,也就真正进入“士”的阶层了。(顺祝莘莘学子,终于登上学业的珠穆朗玛峰了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阿玲读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