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自己,并不是唯一的“自己”

2022-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酸菜鱼夫人

心理学家荣格说,向外看的人是梦中人,向内看的人是清醒者。

苏格拉底说,人的最大任务是认识你自己。

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创作的长篇小说《24个比利》,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比利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却被判无罪的人,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有24个多重人格,这些人格可以互相交谈、下棋,互相控制对方的行为,因此过着极其混乱的生活。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多重人格”是一种心理障碍,患者像比利一样,主要表现为身上有两种或更多种完全不同的身份状态,先后或交替出现。

其实,从人格的角度讲,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多个不同的侧面,这些多个不同的人格构成了每个复杂的个体。有时热情有时冷漠,有时勤奋有时懒惰,对一个人爱恨的交织,这些都是不同的自我。

一个正常的人,可以主动根据情况和场合来支配不同的人格,感受到不同的“自我”比较和谐地存在。比如,一家公司的老总在谈论公司的未来展望时是“浪漫与热情”的人格,在经营会议上谈到盈利计划的时候,会变成“数字的魔鬼”,面对年轻的员工时展现的是“善良的父亲”的人格,等等。

而“多重人格”只不过是多个自我的极端形式,是患者身体内各个人格严重分隔、分裂的表现,它的发生是自发而被动的。

因此,可以想见,如果我们能更多更好地支配自己内心的多个自我,就能有效地把控自己的幸福、自己的人生。只可惜,现实是:浮在意识层面的人格只是冰山一角,很多人格都深埋在潜意识里,导致了我们人生中的种种问题,比如心理冲突、人际矛盾、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正如朱建军老师在《你有几个自己》这本书中所说:“许多心理问题都来源于不自知”。

《你有几个自己》就是一本帮助我们探索自己人格世界的书。它能帮助我们彻底看清心灵世界多重人格的奥秘,突破对自己了解的局限,从而真正成为生命的主宰者。

                                                              人格意象分解,帮你全面认识自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内,都有15-40个左右的“自己”,也就是朱建军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子人格。这些子人格中的好多都彼此不认识,这也是导致我们不了解自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这些子人格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子人格是天生的,比如天生是活泼还是安静;有的是内化了父母的子人格,比如内化了母亲温柔的一面,内化了父亲事业心强的一面;还有就是为了适应社会而形成的子人格,比如“为人师表”这种社会人格。

总的来说,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形成一定的人格。由于时间的间隔,会导致人格之间的不相识。比如有的子人格是童年时期的人格,但是长大后,他的性格改变了,但是过去的那个人格并没有消失,而是潜伏下来变成了潜意识中的一个子人格。

朱建军老师说,不同时期的子人格就像考古者在不同地层发掘出来的遗物,可以让我们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他在书中介绍的人格意象分解技术正是发掘这些子人格的最好的办法。

比如他在给一位中年妇女做人格意象分解时,发现她的子人格中,16岁以下的子人格都是很快乐而活泼的。但是17-20岁却是一个很抑郁的女孩,在年龄更大的子人格中也一直有个抑郁者。由此,朱老师分析,这个妇女一定在17岁时经历过严重的心理创伤事件,因而使得一个抑郁的子人格出现了。由于这个心理创伤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这个子人格就一直没有消失,成为她的一部分自我。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格意象分解技术呢?简单地说,就是主动地把人格“分裂”为十几甚至几十个不同的自己,从而对人格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和展示,帮助人们对自己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全面、清晰和直观的认识。朱老师将这个技术戏谑为“拆人”,通过“拆人”,一个人内心中的所有子人格才有机会被认识到。

作为普通人,也许让我们自己去操作人格分解有一定困难,但是这个技术的原理却可以给我们无限启发,帮助我们重新看待自己、重新看待问题。

                                                                  有问题的,不是整个的你

虽然我们有很多个子人格,但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控制一个人行为的都不会是所有子人格组成的整体,而只是其中某一个子人格或者两三个子人格。这取决于我们所处的情境。

比如,当一个人受到他人的嘲讽时,他的一个子人格决定用非常刻薄的话去反击,而另一个子人格却害怕与人发生冲突,这两个子人格共同作用,结果就是这个人说出的话既有刻薄的意思而表面却呈现出一种友好的态度。

再比如,空乘在服务时,对顾客会热情周到、轻声细语、仪态万方,但是回到与旅客相隔离的厨房间里休息时,她们有可能会开几句玩笑、商讨一下如何对付某个难缠的旅客、或者是蹲坐下来歇歇脚。这些举止在面对旅客服务时是绝对不能出现的,否则就会被航空公司处罚,也可能会遭到旅客的投诉。这是台前幕后呈现出的不同人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调动着我们不同的人格,只是没有谁会刻意去想是哪个子人格出场。我们的感受只有“这就是我,整个的我”。

在一切正常的时候,这种想法似乎没什么不好。但是一旦一个人的内心出现了问题或负面的情绪,这种想法也许会带来大麻烦。

比如,当你觉得抑郁时,如果你觉得这就是整个的你,也就意味着你给自己贴了个标签——“我就是个抑郁的人”。这种想法会刺激你对抑郁的注意,让抑郁的情绪迅速弥漫到你的全身,变得不可控。

但是,如果你意识到这只是你的一个子人格在作怪,告诉自己“抑郁的只是一部分的自己”,把抑郁情绪定位在心灵里一个确定的部位,它就不会扩散,我们就很容易把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心理调节。

                                                                让每个自己都有出场的机会

我们的子人格也有主次、强弱之分。有意识地平衡好它们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关键。

举个例子。强大的子人格出场,可以让我们变得很强大,但是物极必反,一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使一个人发生人格变态。比如勤奋者可以助人成功,但是工作狂的方式却会让人疲惫不堪,甚至以牺牲身体为代价;再比如追求完美的性格可以让人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如果追求绝对完美就会让他变成一个焦虑而苛刻的人。

除了控制强大的子人格,我们还要给予那些弱小的人格以出场的机会,不能过分压抑它们。如果这些比较弱的子人格总是被压抑在潜意识里,就会不断地积累一些消极的、破坏性情绪。总有一天,当积累的消极力量足够大的时候,这些子人格就会突破你的控制而冲出来。

为什么那么多非常成功的人会突然自杀,为什么有的人会因为一件小事就精神崩溃?实际上都不是偶然,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内心的平衡。

美国《大西洋月刊》曾经发布一篇文章,称在硅谷城市——帕罗奥图青少年酗酒、吸毒比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受抑郁症焦虑症困扰的学生比率也比平均水平高出两到三倍。不只如此,有人统计,在硅谷,15岁到24岁年轻人的自杀率为全美平均值的6倍。

在普通人看来,这种情况难以想象,毕竟他们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上学有车、成绩优异、医疗有保障,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子人格原理,就会判断出这是他们的部分子人格被压抑的结果。

具体来说有两点:一是在那样一个美国的富裕阶层,想要获得一席之地,竞争变得极端残酷,因此,这些孩子内化了父母和老师的焦虑,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冲破樊篱;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他们自己——他们不仅要学习成绩优异,在其他社会活动中也要表现优异。

这方方面面的压力让这些孩子把勤奋、努力、竞争这些子人格无限放大,而将作为孩子本应有的贪玩、好动的子人格长时间地强行压抑下来,最终让这些孩子感到身心交瘁,有的甚至走上不归路。

                                                                                 结语

我们常常习惯于将生活中的一切归结于命运。但是朱建军老师告诉我们,要改变命运,真正有用处的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子人格,并善于处理它们。

 我们的子人格才是我们的“天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