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微观

2018-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Bob_9db1
宏观·微观

    本周继续学习香帅的北大金融学科,主要讲银行的货币信用扩张机制,理解了宏观政策、宏观现象是怎么影响到我们微观生活的。

    通过读课件、看留言、解问题,脑子里构建了一套“水利工程”,央行是水库,它发行的法定货币就是水库里的水,而商业银行就是中途大大小小的送水站,这个体系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信贷规模、经济冷热。课程主要从宏观层面讲了银行如何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涉及了对我来说耳熟能详却不知其义的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这两个概念,还用比特币的例子来说明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货币。

  比特币是一个在互联网金融下的产物,最高时已炒到2万美金一个,造就了一批经济受益者,然而在越来越多人跟风的同时,2017年9月国家关闭了比特币交易平台,是对是错?还要不要追捧?读了香帅老师的讲解,知道了我们使用的是“法定货币”是国家赋予某个银(比如中央银行)的一种权力而发行的,它背后的关键是国家信用。美元成为国际计价结算的储存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全世界对是美国国力认可,现代的货币事实上就是信用货币,货币价值的浮动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其他国家对这个国家的信心。所以,没有国家信用的加持,什么Q币、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未来堪忧,当然区域链这项技术,有不可阻挡之势,还需要学习。

宏观·微观

    我投资股票也很多年了,资金不多,小打小闹,行动力差的原因,知道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认为社会分工明确,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往往就把投资的事情寄托在行家里手上。本周学习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两个很重要的概念,才发现这些都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我只看到94、95年全国有不少烂尾楼,看到90年代的西安东大街华侨商店门口整天有人追问:换外币吗?只知道美国当年的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下滑,却不知源头在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调整在发挥杠杆作用,防止经济出现过冷或过热。

  学习专业知识,弥补认知盲区,更重要的是思考,也就是笑来老师讲的元认知能力,为什么我以前对这些熟视无睹?为什么学金融要了解宏观层面?与我自己来讲,从感觉出发多,理性思考少,还是自己在思维方式上重微观,轻宏观,以至于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宏观·微观

  证券公司有一个叫“新财富分析师评选”的活动,一线的宏观分析师薪水是年薪1500万,还要加上分红。次一点的宏观分析师,大概也能拿到400万到500万左右的年薪,虽然不能以薪水论英雄,但由此可见从宏观开始理解微观市场有多么重要,推而广之,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多看新闻多读报,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逻辑来思考学习,达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