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时间还让我拥有你——奶奶Chapter2
关于脚
我觉得奶奶这么瘦,除了因为吃得少,农活做得多,还有一点就是——很能走。老家离最近的镇车程大约有十五到二十分钟,坐车虽短,走起来就要一个小时甚至更多了。坐车一般是两块钱,奶奶却从来不舍得。每次上街买东西,她都会起得很早(每天都很早),收拾好就出发。我试过和她一起走,真的体会过才真的感叹她的厉害。她走的很快,起初我还能跟上,越往后我就越不行了,她却依旧健步如飞,我想这就是她没有那么多脂肪的原因吧。到后来我不愿这么累了,每次都撺掇奶奶和我一起坐车,再到后来,有时候我会起不来,奶奶就不带我了。这方面,还真是惭愧。
我看过奶奶的脚,和手一样粗糙。奶奶的脚不是所谓的“三寸金莲”,形状也很正常,像是没有经过裹脚那个残酷的阶段的。大脚趾边上的骨头很明显,指甲缝里也很黑,乍一说也许会觉得很脏,但其实,那是岁月在她叫上留下的灰尘,洗不去,褪不掉。因为奶奶的脚有鸡眼,穿鞋挺挑的,但是也不挑,我们不要的运动鞋她试着舒服的话就拿去穿了,干活的时候穿。有时候下雨,地上泥泞不堪,她会穿胶鞋,有时甚至不穿,光着脚在地里来回跑。现在想想,老爸说我小时候刚从老家去北京,不喜欢穿鞋,总是光着脚来回跑,是不是受了奶奶的影响呢?门前的院子要下几节台阶才能到池塘边,每次看她颤颤巍巍地走过去,到下坡的时候由于惯性加速的时候总是心里一紧,生怕她摔下去掉到水里。
听他们说,我小的时候奶奶是这样哄我的:她在一旁打麻将,我躺在摇床里,用脚踩着床,一下,一下。我也就伴随着摇摆入了梦乡。我不知道奶奶走过了多少路,踏坏了多少双鞋,但我知道,这双脚为子女们踏出了多少条生活的路。
关于特点
人一老了就喜欢唠叨,奶奶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是格外唠叨,身边的子女也都深知这一点。吃饭的时候爱说,干活的时候爱念叨,看你做事做的不利索也说道两句。现在是妹妹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妹妹属于那种闷的,做事也不利索,两个人在一起,冲突的时候就很多。来了北京,奶奶总是说妹妹和她顶嘴。在老家的时候,我也讲过妹妹一句很冲的话和奶奶顶嘴起来。其实奶奶是一个很好哄的人,陪她说说话,哪怕只是听她说说,附和几句,帮她干点活(有时候她需要的知识你说的那一句,也不舍得真的让你动手去做些什么),她就会很高兴了。她最爱说我的就是要好好学习,见一次嘱咐一次,每顿饭桌上都会念叨几句。我知道,她希望我有出息,能够光宗耀祖,在高考前,还特意去了很远的庙里烧香拜佛,我发挥超常考上了一本,她不知道有多高兴,急着回庙里又去还愿去了。我不想辜负她。
农村的晚上七点多就已经没什么人在外面了,八点多灯光也就逐渐淡了,因为明天还有很多很重的活要去做。我们这些小孩子有电视电脑手机就能熬到很晚。晚上奶奶一般都会锁定一个台的一个剧,一边看一边发表评论,时不时的问我们几句。过一会我就发现没声音了,回头一看,奶奶抱着腿坐在床上,头一沉一沉地,原来是睡着了,即使是没有东西靠着她也能不倒。我通常是笑一下之后就轻声地唤起她,她醒了又继续看了起来,不一会,就又睡着了。
说到电视剧,奶奶最喜欢的就是赵雅芝演的《新白娘子传奇》,对里面的音乐非常熟悉,有次,她让我我歌词抄下来留着,她什么时候想唱了,就让妹妹教她词。奶奶记得很快,没几次就能记住,跟着电视上的音乐依依呀呀地哼唱,调子很准,声音很亮,很好听。家乡有个很有代表性的戏剧——庐剧,大多是用方言唱说的,奶奶也很喜欢。买来了光盘,自己学着放,虽然不认识屏幕上的字,却总是能准确地哼唱,我的音乐细胞说不定就是遗传了她的呢。
奶奶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打麻将。夏天午后的农村炎热无比,太阳烧灼着大地,没有几个人下地干活,这时候就要找点事情来做了。男男女女们有的聚集在小卖部里打麻将,和奶奶熟络的几个人就在我家打。其实没怎么观察过奶奶打麻将,只知道貌似输的次数比赢的多些。有的时候大人们会说说奶奶总是打牌还老输钱,但是,她不打麻将还能干什么呢?下地干活?扭秧歌唱大戏?老人的爱好所剩无几,再迫于环境,也应该是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