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付出,是真心的给予,还是交换
——01——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
这是一首歌里的一句歌词。诣在告诫大家:人人都不是万能的,人人都需要帮忙。呼吁大家伸出援手,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02——
人性本是善良的。大多数人,在对身边的陌生人求援时,都能根据情况,做出力所能及的反应且不求回报。
对方一句:“谢谢!”就能感到很宽慰。并且,也许很快会忘了这件自己做出的好事。
而有些人,在面对自己身边的熟人求助时,往往掌握不好心态的平衡。抱怨,关系闹僵,反目,或老死不相往来者......大有人在。
这些人,碍于关系、感情等诸多因素,最初都选择了帮助。之后也很欣慰,很宽心。可有的人,想的很多,且带有明显的目的性。
以为,这次我帮了他,下次也许我能得到他的帮忙,于是就在心里有了对那人的渴望。
疏不知无形当中自己给自己设了个“陷阱”。因为这时,他的潜意识里犯了要求感恩的错误而不自知。
卡耐基巜人性的优点》里,明确阐述:我们要求别人感恩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常识性错误,因为人的本性是忘恩。
——03——
错误因产生错误果。 邻居小刘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次,小刘有事情,首先想到去找小王帮忙,认为对方无理由不帮忙,且一定能帮这个忙,因为前几天,他热情地帮了小王的忙,助小王解决了一件很棘手的事。
结果,与其想法大相径庭,小刘这次被拒绝了,尽管小王态度很好,他一再解释自己暂时没有这个能力帮这个忙,内心深表歉意。
这个结果不是小刘想得到的。由此伤到了小刘的内心,他之前那么自信小王能帮上这个忙的想法,现在看起来,如此天真且一厢情愿。
小刘表面上没有什么反应,内心却充满了愤闷的情绪。
他带着失望回到家。外人看来这事会风平浪静地过去了。
好好想想的小刘会理解小王,也许人家真的有难处,有难言之隐,或是能力有限,真的无能为力呢?
生活中类似情况,多如牛毛,已非陌生。本无可厚非的平常事,这次没有如愿,也许以后会有很多机会补偿呢?
再者说,即使一个不好,也不能否定之前所有的好吧?
“旁观者明,当局者迷”。其实,任何人都不是神仙,谁也不是万能的,即使很小的事,也有一时解决不了的时候的。
小刘被拒绝这件事,坚决认为小王不懂感恩,没良心。其实是自己处在自己的狭隘思维方式中却不自知。
于是,此事就成了小刘的伤疤,一碰就疼。
接下来的日子里,当两人再次再面时,小刘明显对小王不再像以前热情,小王没有太在意,仍态度如初的待小刘。
一次两次,时间长了,小王也感觉到了小刘的冷漠,想挽回先前亲密局面,已回天乏术。
慢慢地小刘与小王的关系,如同网络中一句流行语“熟悉的陌生人”。
——04——
周国平曾说过:“对亲人苛刻是本能,对陌生人礼貌是种修养。”
朋友,处久了,似乎就是老天赐给我们的后天亲人。
我们往往对陌生人不计较,把好的态度和宽容留给他们;而对熟人、亲人苛刻,把坏情绪和计较留给他们。这是大多数人都容易犯的错误。
从小刘对小王的问题中,我们应引以为戒的是:当小刘付出帮助时,他如果没有要求小王回报时,那么他是真心付出,值得赞赏!
当小刘要求小王回报时,那么他的行为只是交换。如同买卖一样,只是打着帮忙的愰子,只是没有要求小王立即支付罢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拿帮忙做幌子,以达到其向对方索取其他资源的目的。
其实质上,就待有思想瑕疵,早晚会影响到朋友之间真情实感的完美性。
什么是真正的帮忙?是不求回报,希望你好,你好,我安心;即可雪中送炭,也可锦上添花;是实实在在的希望对方好,而没想索取什么。
那些现实中真正献出爱心的人,支助与帮助那些求助者,他们连对方姓名都无法得知,可丝毫不影响他们伸出援手,献出爱心。他们甚至连一句“谢谢”都不图。
生活中,的确有不懂感恩的例子。但应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态度。
英国约翰逊博士有一句名言:“感恩,是富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普通人身上轻易得到。”
卡耐基也告诉我们:我们自身要学会感恩,以身作则去影响身边的人,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别人的期待上。”
真心付出与是否感恩,都是个人行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我们只能管好自己怎么做,却无权要求别人如何做。
人海茫茫,相遇不易,请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狭障、错误,伤了彼此的缘分。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相遇。
朋友之间,做到理解、宽容才能走得更长远。朋友手牵手,天堑变通途!
那么,能有幸成为朋友,是多么大的缘分啊!所以,应当倍加珍惜此友谊,且行且珍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