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情》中的情2:敦凤和前夫
和米先生一样,敦凤也是有点过去的,尽管不辉煌,那也是她的青春。她曾有过一个体面的年龄相当的丈夫。
其实,从前对于敦凤,仅此而已,不能抓住,只剩回忆。
1.说从前,往事如烟
敦凤说到前夫,不仅不避讳,还特意要显摆。张爱玲用了一个词:理直气壮。她理直气壮地有过去,所以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并且和米先生比一比,更要说了。
她那神情,似乎从前他们俩鸾凤和谐,情深意长一样。这一点,不说米先生听不下去,就是她舅母也感觉尴尬。米先生不知道,舅母还是很清楚的,而且,舅母体谅着年纪大的米先生,言语和情绪上都照顾着他。
敦凤出身极有根底,上海数一数二有历史的大商家,十六岁出嫁,二十三岁上死了丈夫。
敦凤家有根底,她的丈夫家也是有些根底的才对,一般男方门第还不会低于女方,那婚嫁过程应该也是有些风光的。就是开麻油店的七巧也有一堆箱笼和磕磕绊绊的回忆。
像米先生遇见太太也还极快地发生了恋爱,从恋爱到结婚的回忆。
而敦凤和前夫的过程就是简单的一句话,出嫁了,然后守寡了。剩下的就是吵架,她找人算命。
因为是年轻夫妻,吵架也是平常事,但是她和前夫的吵架和米先生夫妇的吵架应该是不一样的。
还是那时候,死掉的那个天天同我吵。这一点倒给她(看相的人)看了出来:说我同我丈夫合不来。
丈夫找她吵,估计她没有办法,跑去算命看相。他们俩的相处模式和米先生也是不同的。
米先生夫妻在学识上和精神层面都是平等的,生气可以对骂对打。他们的的吵架可能是太太脾气火爆了点,两个读书人在现实生活中柴米油盐的摩擦。
敦凤的丈夫应该是在外寻花问柳的,不然亲戚不会说他得梅毒死的。文章中有一句话,他们家的少爷哪个没有打过六零六。
两对夫妻生活的精神层面相差很大的。所以,米先生的妻子连着米先生的过去会一起死去。而敦凤的前夫死了,她的过去还很鲜活,倘若他还在,因为他的那些行径,过去就晦暗了。
敦凤在姨太太群里长大的,学的是姨太太那一套,所以对丈夫应该是屈膝求和的媚的那一套。他年轻,家世好,外貌也好,大概久了这样的人也稀松平常,在外玩的几个人轻易回了头?
2.看眼前,回味从前
面对眼前年老的丈夫,而他还牵挂着前妻,敦凤经常要撇清并不是爱他,便常常把前夫挂在嘴边 。
到了舅母家里,她几次把话题拉到前夫身上。讲算命,讲天气冷了做衣服,她还有前夫的袍子,说改皮子不够,语气里是有得意的成分。
杨老太太听她一提起前夫又没个完,米先生显然是很难堪,两脚交叉坐在那里,两手扣在肚子上,抿紧了嘴,很勉强地微笑着。
米先生和杨老太太年纪差不多大,老太太顾及着他的想法。而敦凤心里想着前夫的好,看着眼前的老头,觉得他长得更蠢了。
她第一个丈夫纵有千般不是,至少在人前不使她羞于承认那是她丈夫。他死的时候才二十五,窄窄的一张脸,眉清目秀的,笑起来一双眼睛不知有多坏。
岁月流逝,常常给我们一些平和喜庆的留念。譬如敦凤,先前说起前夫还是吵架难以调和,然而对着米先生想起前夫来,竟然又是让她心里泛起欣喜的好来,那一双眼睛不知有多坏,还带着娇嗔和向往。
回忆是个怪圈,往往留下只是我们想留下的部分。前夫已经走了,这些年敦凤有情有义守着,挑挑拣拣找了米先生自然是反复考量的,为了自己后半生的稳定生活。
前夫具备的那点好,米先生都没有,在她回忆里就更珍贵了。
其实,如果他没有死,大约是鸡飞狗跳没有一点好处,无非就是名义上的丈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