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电影资源分享简书电影院散文

尽狗事,听天命

2022-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蚁民

这个周末没有盼到降雨降温的好天气,却盼来了一部战斗民族的宠物题材电影《忠犬帕尔玛》。光是片名就容易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多年前曾经被《忠犬八公的故事》感动得一塌糊涂,想必这部电影也是用类似的故事来表现“人狗情未了”吧。

结果我并没有完全猜对。两部电影的狗主角虽然国籍、品种不同,但对主人的忠诚度都是实打实的。我毫不怀疑主人占据了它们全部的世界,只可惜它们不能占据主人全部的世界(年龄和狗龄接近的小主人除外)

“缺心眼”的狗狗们只会死守对主人的忠诚,不管主人是走了还是死了,都“不忘初心”,坚守车站或者机场,等待他们再次出现在视野中。

《忠犬帕尔玛》出乎我意料的地方在于,同样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其故事层次明显比《忠犬八公的故事》丰富得多,剧情编排也更富有戏剧性。

电影不仅描述了人与狗之间的冲突与温情,还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感情,以及狗与狗之间互相帮助的“情谊”。

因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电影里保留了前苏联的“印记”——通讯网络并不发达的机场,怀旧气息浓郁的背景音乐,死板教条的工作氛围,以及充满官僚色彩的人物形象。

和忠犬“八公”相比,忠犬“帕尔玛”并不孤独,身边有惺惺相惜的小男孩陪伴,有好心的工作人员提供食物,有执着的保安陪它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还有用心良苦的政府领导把它作为宣传工具。

当守望主人的“英雄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以后,它不得不享受“网红”一般的待遇,不是被记者们的“长枪大炮”包围,就是被慕名而来的“粉丝”们追捧。

有关部门还十分贴心地给它准备了专门的“安置房”(超大围栏和木制狗窝),而且就固定在机场跑道边上,方便人们围观,倒是为它省了不少来回路。

但它依然“痴心不改”,嘴里一直叨着主人留下的念想(红色塑料小球),在来来往往的乘客中搜寻他的身影。那个和它一样“痴”的小男孩,也是一直穿着母亲织的毛衣,哪怕袖口磨得起毛了都不愿意脱下来。

“帕尔玛”想念早已抛弃它的主人,小男孩想念已经永远离开他的母亲,彼此的执念都很坚定,甚至不顾现实情况早已发生了变化。

好在小男孩和“帕尔玛”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考验之后,渐渐放下了原来的执念,重新唤起了对生命(生活)的热情。

就这个层面而言,“帕尔玛”比“八公”幸运得多,在守望旧主人的过程中居然能够遇到真正珍惜它的新主人,而且自己在濒临死亡的时刻终于还是转过弯来,和小主人一起迎接新的生活。

在它和小男孩双向奔赴的过程中,也帮助后者从失去母亲的痛苦阴影中走了出来,逐渐接受了陌生父亲的关爱。

在观影过程中,我想起了一句在网上看到过的名言(据说出自莫言),大致意思是我们从小被教育爱这个爱那个 ,其实很简单,在有难的时候谁爱你 ,你就去爱谁。

“帕尔玛”看来是懂这个道理的,知道在自己面临被主人抛弃、被保安追捕的绝境时,谁对它最好,它就对他忠心耿耿。当它离开迫于舆论压力来接它的旧主人,从飞机上下来时,完全不在乎现场的记者和官员们是多么难堪和懊恼,当然它也不需要在乎。

李敖大师曾经说过“我认识的人越多,我越喜欢狗”,算是历经沧桑的肺腑之言。毕竟和狗打交道不累,你对它好,它也对你好。但和人打交道就没那么单纯了,你对TA好,TA却不一定会对你好,甚至还会以怨报德,恩将仇报。

也许忠犬类题材的电影深受大众喜爱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此吧,狗背叛人绝对是新闻,但人背叛狗就和人背叛人一样,算不上什么新闻。

狗性单纯而人性复杂,在忠诚度和知恩图报方面,人往往还不如小狗。电影中那些见风使舵、愚蠢笨拙的人类配角也从侧面烘托了“帕尔玛”忠心耿耿、灵活应变的“光辉形象”。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纷扰扰,它的世界永远单纯宁静。别人眼里的它也许很傻,狗生如此短暂,却花那么多时间去等待一个不该等待的人。

于它而言却很简单,不过是尽狗事,听天命而已。对主人忠诚既是上天赋予它的使命,也是它终其一生的宿命。

难怪这部电影的评分比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高出不少,战斗民族的优秀影片就是那么讨人喜欢,不仅故事讲得好,而且擅长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带给人很多积极有益的思考。

另:扮演忠犬“帕尔玛”的德国牧羊犬“莉莉”是演艺经历丰富的退役防爆警犬,曾经出演过二十多部影片。在电影《忠犬帕尔玛》里,它是第一次担纲主角。

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