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当
2023-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晓砚
2012年夏天,在新街口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把好琴,是 seagull artist mosaic QII,一把魁北克工厂的手工琴,用的雪松的面板配桃花芯的背侧。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92979/e7032aabab930472.jpg)
8200的价格对于一个刚毕业一年的人说,真是不少了。记得结账时是先打了2000定金,又给了5000的压岁钱,最后1200还是用信用卡刷的。
其实对于琴,到现在都弹的不好,但依然记得拎在手里过地铁安检时小心翼翼生怕碰伤的情景,特在意。
后来买了三个月后,打算要去趟西藏,没有路费,没多想,将近折半的价格把琴卖掉了,也没多想,也没心疼,拿着钱买了硬卧。
后来吧,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买得越来越多,生活中琐碎的需求也日渐增多,也就没了再买的机会。
很长一段时间,会看测评,看晒单,看对比,也在镜子中看到了愈发后悔的自己。
时隔一年后,logo变了,琴箱换了,拾音器也不再是Godin的QII,都换了。
简单地说……那年的再也买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