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公众号森林小陬终审稿件旅行·在路上简友广场

文化科普‖波西米亚与新穷人

2019-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森林小陬

我们常说的波西米亚风,与穷人有怎样的联系?你、我、他都可能是波西米亚人?

文化科普‖波西米亚与新穷人

01

什么是穷人?大多数穷人并不是自愿穷的,只是一些祖上的背景限制了他们,生来桎梏,非个人之过。穷人是一群不幸的人。

以往时代,人们怜悯并钦佩穷人,出于两个共识:一是社会不公,二是穷人虽在底层,却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双脚,没有他们,再灵活的头脑也无法实现任何设想。如今,人们审视穷人的目光变了,尊重不再,穷人看待自身也开始扭曲,整个社会弥漫着焦虑。

还有少数穷人,是自愿穷。他们看穿资本主义的咄咄逼人,放弃浅薄的成功,自愿转向高贵的失败。这种“新穷人”中,从一而终、坚持随心者,甚至会吸引一些资本主义者的目光,成为他们一个暗地里的信仰,给他们沉浮于事的快节奏一个喘息的机会。

身份低下并不表明道德低下。穷人坦荡为穷人。富人不择手段保持为富人。

“对资产阶级的讨厌是智慧的开始,” 福楼拜说,“真正的资产阶级关于人和生活的谈话,只不过是一堆丑陋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一旦我不得不听他们的谈话,不管时间长短,都会使我肝火上升。”为什么说资产阶级谈论丑陋的鸡毛蒜皮之事?与波西米亚式的人生观相比就知道了。

文化科普‖波西米亚与新穷人

02

波西米亚式人生观:不重视世俗成就,重视的是能够体悟世界,能够以观察者或创作者的身份专注于感情的宝库:艺术。波西米亚人不愿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愿活在平静的绝望中。他们追求活性,充分地体味人生,表面看起来生活懒散、喜欢做白日梦,实际最为关心世界和人类,具有奉献精神、良好的伦理意识、感悟和表达的能力。“他们期待在听莫扎特的歌剧时能够被激发感情,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瞥到一张漂亮的脸庞之后便陷入长达几个小时苦乐参半的思绪。

波西米亚人既然选择这一不切实际的信念,就准备好了牺牲稳定的工作所能提供的保障和社会尊重,准备好了“为写作、绘画、谱曲、游历世界,或为朋友和家庭,奉献自己的一切。”

波西米亚式信念,在每个时代都有体现。在中国,近年也兴起了波西米亚式实践,比如福建共识社区的建立、终南山隐居热潮等等。这是大的、具体的实践,其实波西米亚风是至为亲切的,只要脱离金钱追求、稍微有长远一些的关怀,都可以称得上是波西米亚人。“波西米亚”这个概念流行很久,人们一知半解很久,其实不论种族和外在形象,你、我、他,都可能是波西米亚人。

只是,“维持波西米亚状态”和“号召更多人”之间,存在着矛盾,流于表面的抗争终会被潮水卷走。一些文学大家在开创理念相近的波西米亚风格时,是实实在在有所指的,而继后尘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则弄得越来越乱,本末倒置——不懂种地而要种地、不懂维持共识社区而要维持,以标榜越发激进、流于无意义的荒诞行为为荣——忙于物质的时间多过了原本打算用于思考的时间,甚至比他们所批判的资产阶级用于精神生活的时间还少。

文化科普‖波西米亚与新穷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