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经验➕反思=成长

方海东:名师的定“位”和定“力”——我看教师的“成长附加题”

2016-03-20  本文已影响1310人  相逢一笑

时间:2016年3月18日
授课人:方海东 浙江省温州九中
主题:名师的定“位”和定“力”——我看教师的“成长附加题”

引子:

名师:“名”和“师”的博弈
这些可以评比的“称呼”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教育名家 、教育家、名师、名班主任、市特级教师、名校长)
这些评比的混乱,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自我认识:我只是一个幸运儿,很意外的收获了一些。但是我知道,这一切只是因为我自认为的定位和定力。

我能够接受的评价:一个努力的人。
我能够接受的荣誉:20年教师20年班主任。

我们当下的荣誉,只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成长的“附加题”。它不仅仅是“附加”的存在,更是需要用心去解的“题目”。

第一部分 :关于名师的“定位”

关于名师的定位:
1.这是明确自己当下和将来发展要求的前提。
今年,我很纠结,因为校长极力想让我做“中层”,但“做中层”意味着专业上要放下一些。我拒绝了。
今年,温州校长可以“考”了,校长劝我去参加,我却逃到外地讲课去了。我对校长说:“我的道路不一样。”
2.这是给予身边的同事成长方向的引领。
3.这是树立自我未来成长希望的界定。

名师的定位:

一、共同的目标与不同的方向

我们应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叫做“成长”。还应该有一个自己独特的方向叫“我喜欢”。

李镇西老师的例子,打麻将其实挺累的,但因为喜欢,你不会觉得累。
我每天要写一篇文章,累吗?其实只要喜欢就不会累了。

我的经历:
1996年,我遇到了一个孩子——温定建。他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但不喜欢动笔,所以几何成绩很好,代数成绩很差。妈妈说,回到家他就和爸爸打架。那是我刚参加工作,我太弱了,我没法帮到他。

2000年,学校要拆我带的那个班,我知道那是我没带好。结果学生上告,班没拆,可是领导认为是我背后指点。我的教学没有机会,我想逃离。

2002年,我遇到了朱永新教授,他告诉我“成功六字诀”,告诉我只要每天写一篇文章就能成功。我坚持了下来,一直到今天。

2003年,很偶然的机会碰到一个温州教育学院的老师,他给我说:“你能给我们做一次班主任讲座吗?”我那天讲完课后,一位老师说:“ 以后像方老师这样的老师要多请。”他激励了我。

2005年,我去各地自费听讲座。我坐在小板凳上听窦桂梅老师讲《圆明园的毁灭》,她讲了100分钟,结果我听到一个孩子讲:“怎么这么快就讲完了?”那真是震撼。后来我就坚持每天写5000字:1000多字的班主任工作体会,2000字写给我的女儿,还有2000字是我每节课后的反思。后来,学校其他老师不愿上市优质课了,我被指定去上。初选是说课,结果我顺利入选。后来,我被推荐上现场课,我获得了第一名,被推荐到省里。省里上课采用的方式是今天备,明天上,这特别适合我,结果获得了第一。我是有底气的,因为之前,我曾给1000多人的现场,给班主任做讲座。

2007年,我出版了书籍《守候阳光》

2010年 当选温州市名班主任

2012年 出版《细节成就优秀的教师》

2014年 成为浙江省特级教师

我的体会:
1.好老师成就好教育
2.自我成长是永远的方向
3.生命最痛苦的时候就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候。
4.名师就是:上课+班主任+好成绩+会讲座+会写文章
5.不要相信身边的80&的人的经验

生活中,很多“路”看起来没有关系,但是走着走着,发现它们是相通的。

二、全面的思维与创新的意识

从思维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比他人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广的视野看待自己的工作。
同时,我们应该突破那些习以为常的认识,让我们更加“与众不同”一些。

全面的思维:

学生来学校的目的是干什么?成长!

成长:缺陷+丰富+可持续(基于生命缺陷的可持续、丰富,这就是生长。)

成长

做任何事情,我们应该有五个层次

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会累,你是抓目的呢?还是抓安排?抓目的,只有一个;抓安排,那有许多。

结论1:教育目的的高度决定了教育行为的合理!
结论2:教育目的的高度决定了教育效果。

青石班的教育目的:教育品质

青石班的教育目的

(把一个人的成长,做成了一个系统)

基于系统

活动序列化设计:

活动设计
创新的思维:

只有那些出乎意料的存在,才能引起人的好奇和兴趣,才能推动人们去思考。所以,一些创新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思考、体验、感悟和成长的基础。

我所接的班,一个差班。为了改变他们,我逆向思维,设立“错误俱乐部”,每人每周要犯三个错。结果学生反而不犯错了。

创新一:温州九中“青石班”学生银行。从10元到5000元的币值。“青石币”。
学生银行

青石币

青石币
电影《我们这样的人》台词:“世界上大多数的门是关着的,所以如果你想进入某扇门,你的敲门声音最好有趣些。”
创新二:班上学生的工资表。
未标题-7.jpg

有的学生1700,外事管理+卫生总管理+电教员=1700
为什么有的2000,因为欠债太多,没有办法,努力“赚”钱
一个被弹劾的“班级CEO",没有工资,所以是0

当把企业管理的经验用于班级管理的时候,你要开动脑筋,把握本质。

金融的本质

货币只有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

座位投资a 座位投资b 消费指南 借条 还款计划

那么,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三、普遍的行动和深刻的解读

从行动的角度来看,我们只是在教师的工作上,稍微走的更前了一点。我们所有的收获都源自于教育,所以“在一线”。
我们不仅仅局限在“普遍”,所以要求能够看得更加“深刻”。所谓深刻,就是可以看到刻在“深”处的原因。

普遍的行动

同心鼓展示:
培养班集体荣誉的最好的游戏。20条绳子拴着一个鼓。用鼓把排球颠起来。

同心鼓
深刻的解读

案例析理:我们为什么那么难以看到效果?
一个案例:(略)

走向简约

教育思维:问题源点走向效果终点的三个关系。

一个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准: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
然后,愿意行动。

四、基础性工作和发展性工作。

电影《功夫》中说:“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我们享受了他人没有得到的荣誉,我们应该承担他们不用承担的责任。“

基础性工作:
发展性工作:

影响他人(”海飞丝联盟”,我的名字中有一个“海”字,所以我的粉丝叫“海飞丝”)

海飞丝联盟

我在三个学校做了“工作室”,每个月到他们学校去一次。

一、众:教育是一群人一起向前寻找方向的过程
成长
1.打造团队,呈现家的感觉

心灵安放处:工作心、生活心

2.携手前行,只是为了走深

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其实对我们来说,一群人一起,可以走的更深。
我带工作室的成员去做“公益课”。

3.影响同伴,就让彼此前行

用一个人去影响一个团队,这是我的想法。

二、从:成长是一些人与身边世界对比的过程

成长取决于你在周围世界的高度。所以,成长是我们自己和身边世界对比的过程,我们用“从”来表现一种对比的过程。

1.研究模式,做写讲思的全融合
2.阅读世界,借鉴和对比的过程
阅读世界
3.阅读他人,以赛代练求证成长

成长的两种方式:第一是和过去的自己相比,第二是和现在的别人相比。

三、人:影响是一个人寻找自我内心升华的过程
1.专家引领,让起点处于更高处。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 成长就是如此。
(带学员去与名家面对面:李镇西、万萍、唐云增老师等)

2.我的影响,让过程彰显更实处

我的影响:每天坚持四个一,每天上一节好课,每天和一个孩子谈话,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写一篇超过1000字的教育随笔。

3.自我监督,让结果立于更美处
专注

我们要去影响别人的原因,是因为当年别人也那样影响了我们。所以,善良需要传递。

第二部分:关于名师的定力:

1.有定力,是专业成长可持续的前提。
要处理好“名”与“利”的关系。
我就想知道,一个孩子在我的手里,他可能发生怎样的改变?
2.有定力,是维护“名师”荣誉的基础。
3.有定力,是安于教育,平静生活的表现。
我们需要安心,现在这个社会诱惑太多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名师的定力源于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袁振国)。

2.名师的定力来自合理有效工作方式:

合理有效:(1)稳定家庭;(2)引导学生;(3)征服他人。(你HOLD住你的同事吗?当你有一天你做的别人都做不到的时候,他们便不会说你。)

3.名师的定力来自于对名利的认识和工作的满足。

满足:
(1)改变一个孩子(你不要梦想改变所有的孩子,要从改变一个孩子开始。)
(2)寻找最好自己(你最好是什么样的?你肯定可以比现在更好。)
(3)影响一个老师。

4.名师的定力源自于对生活中对“善良”的传递。

善良:
(1)教育只是一个渡口
(2)我的台州工作室
(3)我的公益讲座和课堂
5.名师的定力源自于对自己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追求:
(1)幸福完整的教育:
(2)个人的教育风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