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宝宝育儿宝典孕妇·宝妈·奶爸

【智慧宝宝学习库164】你还在给宝宝“把尿”、“把便”吗?

2019-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大鹅购房攻略

传统育儿经验认为早点开始给宝宝把大小便,可以让宝宝从小养成定时排大小便的好习惯。还有的人认为把大小便既拉近亲子关系又节约开支,何乐而不为?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也是这么做的。然而,本人却不建议这么做。

不要勉强给1岁以下宝宝把大小便

当前,已经有许多儿科专家明确反对过早给宝宝把大小便,过早且频繁地把大小便,总的来讲是弊大于利。

1:违背宝宝的生理发育规律

婴儿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完全发育成熟,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在此之前,宝宝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

在12个月之前,宝宝无法控制自己的膀胱和排便机制,在18个月之前,也才只有一点点的自控能力。大多数宝宝都无法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及排便,甚至还不能告诉你他们有排便的需求。

而把大下便只是一种条件反射,并不会促进宝宝的排尿排便功能变得成熟。应该遵从孩子的生理发育规律,对1岁以下的宝宝,不要勉强给孩子把大小便!

2:把大小便耗时又费力

要及时有效地把大小便,你得为此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因为一不留神,宝宝就会把大小便拉在衣物上、床单上或任何地方。也许你不必一天24小时都给宝宝把大小便,可以在白天不外出的时候给他把大小便,其他时间给他用尿布。但是,这可能会让宝宝感到混乱。

失败的把大小便训练在1岁前比比皆是,后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据便意排大小便,只知道根据“被把”这个动作来反射性排大小便。

3:遭遇抗拒,适得其反

1岁以前,与其说把大小便是训练孩子,不如说是训练家长找到孩子比较容易排便的时间。但很多时候宝宝可能不会给你要排便的信号,你也可能来不及给他接便便,那他可能会经常尿裤子。当宝宝没有尿意或便意时,勉强给宝宝把大小便,会引起宝宝的反抗,甚至几天不排便。所以,千万不要强迫把大小便,或是在宝宝失误时训斥或责罚他。

4:可能影响宝宝骨骼发育或导致肛门疾患

小宝宝的骨骼肌肉都很柔软,长期把大小便有可能使脊椎发育受到压迫,甚至造成胯关节脱位。把大小便的姿势会使肛门充血,长此以往容易形成肛门息肉甚至痔疮。

通常在2岁时进行排便训练

宝宝要做到大小便从条件反射到真正的自理阶段,一般要到2岁左右。这时宝宝才能识别要排便的感觉,并通过语言、动作或其他方式表达;其次,宝宝能在短时间内控制肛门和尿道的肌肉运动;最后,宝宝能理解并配合在合适的地点排便。

能接受排便训练的具体表现

·能行走,并乐意坐下(使用坐便器的基础)。

·能将自己的裤子拉上和拉下。

·能模仿父母的动作。

·表现出对控制大小便的兴趣,例如会跟随父母进入卫生间等。

·对自己要排便有所表示。

·会将东西放回原处。

·会说“不”,具备独立意识。

在宝宝1岁以后,训练坐便盆成了妈妈在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建议可以先让宝宝在没有便意时坐在坐便器上玩耍,大部分宝宝习惯后都愿意坐了。通过训练,一般到1岁半时宝宝会有主动坐盆的愿望。

帮助宝宝爱上坐便器的妙招

当个别宝宝还不能按照指令行事,不愿意蹲坐便器时,妈妈可以这样做:    
1、固定地点:把坐便器安放在固定的地点,最好是通风、阳光充足的位置。最好不要放客厅,那里分散宝宝注意力的东西太多。    
2、选择卡通坐便器:妈妈可以带宝宝一起挑选造型可爱带卡通图案的坐便器。宝宝爱上坐便器,自然也会爱上排便。但要注意不能太花哨,避免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3、爱心提醒:在宝宝坐上坐便器后,妈妈应在旁边留心观察,如超过5分钟还没有完成,可以一边让宝宝起来一边说:“啊,原来宝宝不想尿尿呀。”    
4、及时鼓励:如果宝宝顺利地在坐便器上排便,妈妈要给予及时的奖励,一块糖果、一块点心都会让宝宝觉得这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5、讲故事:在训练的过程中给宝宝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宝宝喜爱的卡通形象,内容主要围绕上厕所排便便的主题,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呢。

如何挑选合格坐便器

坐便器一定要由环保塑料注塑成型,无毒无害,边缘光滑,安全舒适,扎实耐用;前有扶手后有靠椅,带后拉抽屉式便盆,方便卫生、易于清洗;可爱的卡通造型,颜色鲜艳,能吸引宝宝注意力。

我是马僧一个IT奶爸,我整理了一份价值100元的早教材料,欢迎加我V(marcbro3654)免费领取,朋友圈每日分享育儿心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