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思维想法散文

没必要谈论的996

2019-04-15  本文已影响104人  在花前

文\汉羽

最近,关于996(即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1周工作6天)的话题很火,甚至马云都开始谈了。马云说:我不要说996,到今天为止,我肯定是12x12以上。

对于“马爸爸”是否真的12x12以上,无从确证,但我们始终觉得,996真得并不需要整个社会倾注这么多精力,去讨论它的是是非非、合理与否。

我们对996的看法很普通:996可以“拥有”,但不值得讨论与抱怨。因为,只要一个人是真诚的,那么对于自己无法接受的东西,就应果断拒绝、改变,尽量避免无用、无聊的评头论足。

比如说,实在无法接受某个公司的996模式、讨厌某个公司团队的拖沓氛围、厌恶某个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完全可以选择跳槽、离职,甚至换一个城市,等等。

有人会觉得,一个人怎么可能随随便便“离职”“逃离”,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羁绊和牵扯。

其实,这种“随随便便的感受”“羁绊与牵扯的感觉”,是出自个人理性考量。什么意思呢?虽然,某些人在情感上否定996,理性选择却让他们“看似被动实则主动”地接受了996。因为,只要真正选择拒绝,对于避免996,我想一个现代人总是有办法做到的。这是题外话。

现在问题的症结在于:有一部分群体,希望高速运转的社会、备受竞争压力的公司、团队工作的氛围,随着他们的生活节奏、思维意志旋转。

比如,他们想要高工资,但应该是8小时劳作就可获得;他们希望稳定的收入、哪怕收入少点,但双休能够保障;他们希望团队的每个人,都沟通顺畅、做事机敏,不拖累他的高效;甚至,他们希望每一个公司都运转流畅、竞争力十足。

这当然可以希望,但现实并非总是如此。成年人的世界,往往意味着矛盾、悖论层出不穷,意味着“总不像你想象的那样”。

因此,夸张点说,想要一个社会、某个公司不存在996现象,或者只存在合理的996现象,约等于在想象“彩票中一个大奖”。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待996的核心观念,就应该按照现实的情况转变过来:既然现实中996是很常见的,那么,我们应该讨论的就是该如何“选择”“行动”来应对,而不是该如何“吐槽”“抱怨”来观望。

平凡,使人无奈。用鸡汤式的话来说:有时候,只有996,才能改变996。一个人只有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有条件,才能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才能有底气,足够大胆说“不”。

假使,自己可以成为选择要不要996的“主人”,根本没有必要在意996的“是与非”。所以,马爸爸们会觉得,996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

最后说一句,我的工作强度也远远超过996,希望大家一起多锻炼多注意身体。

欢迎关注公众号:汉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