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分享整理
根据网上关于中台的观点进行整理,适合自己对中台的理解
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中台?
二、什么是中台?
三、中台的分类有哪些?
四、各大企业的中台如何?
五、中台解决方案
六、中台如何建设视角?
一、为什么要中台?
1、中台为什么难理解?
中台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很多时候我们被那个“中”字困住了,整天在前与中、中与后的具体差别和评判标准上纠结不已。
2、前后台模型
前台:由各类前台系统组成的前端平台。每个前台系统就是一个用户触点,即企业的最终用户直接使用或交互的系统,是企业与最终用户的交点。例如用户直接使用的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都属于前台范畴。
后台:由后台系统组成的后端平台。每个后台系统一般管理了企业的一类核心资源(数据+计算),例如财务系统,产品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仓库物流管理系统等,这类系统构成了企业的后台。
3、前后台模型的缺点
很多企业的后台系统,在创建之初的目标,并不是主要服务于前台系统创新,而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后端资源的电子化管理,解决企业管理的效率问题。
此时的前台和后台就像是两个不同转速的⻮轮,前台由于要快速响应前端用户的需求,讲究的是快速创新迭代,所以要求转速越快越好;⽽后台由于⾯对的是相对稳定的后端资源,⽽且往系统陈旧复杂。所以,随着企业务的不断发展,这种“前台+后台”的⻮轮速率“匹配失衡”的问题就逐步显现出来。
4、互联网的在线化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链接可以为企业的营销带来两大改变,可以实现企业的客户与用户在线、可以实现更多的客户与用户连接。
把客户与用户实现在线,他会带来极大的营销效率的改变。从企业一端来讲,可以实时激活客户、激活用户;从客户和用户一端来讲,他可以随时随地的、多个入口、非常便利的与企业发生业务联系。这种在线化所带来的营销效率改变是非常巨大的。
在线化的核心是要用在线化的手段,把客户(用户)、商品、交易、营销甚至到团队全部在线上打通并连接起来。客户可以直接对到商品、产生交易,商品、营销也可以精准的推送到相关客户(用户),所有的交易都可以归集到相关团队成员名下。
所有的系统之间必须要实现打通连接的关系。如果不能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打通链接,最终这种在线化的效率价值也不会发挥出来。
把客户与用户实现在线,他会带来极大的营销效率的改变。从企业一端来讲,可以实时激活客户、激活用户;从客户和用户一端来讲,他可以随时随地的、多个入口、非常便利的与企业发生业务联系。这种在线化所带来的营销效率改变是非常巨大的。
5、快速应对市场变化
用户和用户的需求永远是善变的。
为了不被善变的用户所抛弃,企业不得不跟随着用户,为了满足用户而尽可能积极地响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发展新业务、提供新服务。这就给企业的前方业务端提出了挑战,必须做到快速响应、灵活运转。但要作为一个能承接大量新业务和新服务的大体量企业,业务想要做到量大又灵活,必定需要靠企业内部科学有序体系的稳定支撑。
二、什么是中台?
1、引入中台概念
要实现各个系统单元之间的打通链接,必须要建立一套相应的中台系统。中台系统能把各个交易要素之间,彻底的关联起来,能实现一种一体化的交易连接关系。最终对用户、客户来讲,对企业来讲能够产生一键的效率。
中台理念在冲突的企业前台和后台之间搭起桥梁。这条桥梁,连接了技术和场景。这条桥梁上还安了缓冲带,灵活和稳定、快和慢、低成本和高成本,都将在这里得到缓冲和过度。这条桥梁,还能穿透企业内部封得死死的部门墙、业务墙和数据墙,将为企业生态带来不一样的新面貌。
中台就像是一条“安了缓冲带的桥梁”,连接了灵活的前台和稳定的后台的同时,穿透了企业内部部门墙等隔阂。它的核心是企业基础服务能力,目标是支持前台小成本地快速创新迭代,运用后台技术手段(微服务架构、DevOps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提供可以供前台复用的公用能力。
2、阿里大中台小前台
让企业的数据对内实现共享,对外实现开放,从而变成一家数字化企业。
中台系统“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持续技术创新为目的”,将后台林林总总的资源转化为前台易于使用的能力。
在互联网进入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的今天,市场中由于存在众多的竞争者,也逼迫着企业需要不断去更新产品去抢夺市场。
而作为实际用户真正接触的前台业务,如:APP、小程序、网站等,必须要快速迭代新的功能才能让用户感知到。
而在这个大背景下带来的矛盾就是——以往为了支撑前台越来越多的业务,后台不断地建设庞大起来的系统,由于一直在追求稳定性而生,反而在这个时候显得越发笨重起来。这样的后台变得越来越没法去快速响应前端变化所带来的改变。原来的前后台模式的这种直接关联决定了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
三、中台的分类有哪些?
•在有些人眼里:中台就是技术平台,像微服务开发框架、Devops平台、PaaS平台,容器云之类的,人们都叫它“技术中台”。
•在有些人眼里:中台就是微服务业务平台,像最常见的什么用户中心,订单中心,各种微服务集散地,人们都叫它“业务中台”。
•在有些人眼里:中台应该是组织的事情,这类组织中台在企业中主要起到投资评估与投后管理的作用,类似于企业内部资源调度中心和内部创新孵化组织,人们叫它“组织中台”。
四、各大企业的中台如何?
1、阿里的中台
阿里的中台首先是有限开放的中台,赋能单位仅限于“生态内部”的企业,未来开放与否,暂时也无法判断。另外,阿里本身是基于整合集团内部数据,从而服务集团数百万中小商家以及未来战略的中台,也是B端企业学不来的。
2、腾讯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
3、端点科技(企业中台产品--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
五、中台解决方案
中台的核心本质就是服务共享,目标是支持前台的快速创新或试错,而实现的手段是微服务架构、敏捷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服务。
所谓能力输出就是要规划出什么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理清楚公司发展的战略与目标与未来公司里的主要业务会涉及到哪些方面。并在这些业务层面中去提炼哪些模块是以共性存在的,并会在每个新开拓的业务中不断使用,然后就把他归类到中台进行建设。这也就是中台的一个重要的意义:为不同的前台业务提供可以重复使用的能力,形成一次建设多次使用。
1、组件化
中台提供的服务最好以组件化的方式让业务端可以即取即用。组件化设计可以避免系统间耦合性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需要针对共用服务进行抽象设计。通过抽象出的组件化服务提供,前台业务端可以以组合挑选的方式“按需取件”,减少重复建设得以实现。
2、可复用
中台提供的服务是应该可以即取即用的。不仅如此,这次用完,下次还来。业务A用了,业务B也来用。一个中台提供出的公用服务的价值高低,是“可用”和“可复用”的区别。
服务的高复用是对技术层级上针对共用服务的抽象设计能力的一大考验,需要尽可能近地靠近业务、靠近用户。
3、灵活扩展
在一揽子的服务都可输出后,业务量可能会短时间大大激增,能扛得住大流量高峰时期的高并发、高可用将成为一个大挑战。底层的可灵活扩展能力将非常重要,企业应当应用DevOps、Docker等先进的开发技术理念,在中台建设前就开启数字化的技术转型。
六、中台建设的视角
1、基于抽象复用的视角建设
如图,有两个系统I和II,其中系统I中具有模块M,系统II中具有模块N,经过分析发现,模块M和N的功能高度类似重复,完全可以抽象合并,避免重复建设。
现决定将模块M和N分别从系统I和II中剥离出来,如图:
将M和N剥离出来后,我们对其功能进行抽象合并。M和N合并后,得到模块A + B+ C,其中A是M和N中共有的功能,B和C分别是针对系统I和II提供的一些定制化功能。虽然有少量功能无法做到完全合并和复用,但新模块中绝大多数功能集合A已经被高度抽象,可以被系统I和II复用。而被剥离合并后的全新模块A+B+C,将会下沉一层,作为基础服务,为系统I和II提供支持。
上图演示了系统功能如何被合并、抽象、下沉,这种设计思路,节约了软件研发成本,是一种非常经典的中台设计思路。
面临的挑战:
对软件功能模块进行抽象复用,是具有很强挑战性的工作。如果分析不当或经验不足,有可能做出错误的抽象方案。
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对软件和功能进行正确的抽象决策,让抽象出的系统和模块具有高度重叠的特性,例如图这样:
然而受限于经验不足,或掌握的信息不足,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设计,做出了错误的抽象决策,最后被抽象的系统模块,并不能被充分复用,只是制造了一个畸形的别扭的模块,生硬的把一堆毫无关联的功能强行捏在一起,给研发工作反而带来的更大的麻烦;
2、基于架构合理性的视角建设中台
如果业务系统没有做很好的架构设计或服务化处理,那么系统之间就无法通信交流,业务流程就会被割裂,每一个应用系统就像一根根烟囱一样,互无联系,这就是“烟囱应用”。烟囱应用会造成部门墙,让企业的业务无法顺畅流转运作。
因为烟囱应用的存在,每个应用系统生产的数据会更加孤立,系统之间数据没有关联,没有打通,系统之间的数据就像一座座孤岛,彼此独立,数据的价值被严重弱化,数据孤岛会造成严重的业务问题。接下来的案例,会演示数据孤岛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中台化的架构设计思路解决该问题。
七、思考中台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与应用
中台概念: 企业级、复用、支撑、抽象、剥离、共享、解耦、下沉、能力、敏捷.......
也许并不是每家公司都会建设中台,但其中的概念和方法,可以提供在做产品时的思考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