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温馨
【本文原创,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星辰计划第18期“馨”专题活动。
从开始上学起,开始学字,学文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个字,但是它确实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字。
如果让我用它组词,那一定是温馨。
都说没有被得到的,才会更加珍惜,没有拥有的才会更加渴望,但我觉得那些被拥有的,我们才更应该去珍惜,去用心守护。
我爱它,是因为它拥有美好的寓意,它让家庭更加有凝聚力,让家庭更加和谐而幸福。其实准确的来说并不是它让的吧,只是它总是在概括家的底味。
怎样的家才是温馨而美满的?
小时候常常写作文,只要写家,经常就会写到这句话,家就是温馨的港湾。
其实我很幸运,生在了这个家里。虽然父母都是农民,虽然他们没啥知识文化,但幸福不应该是用金钱来衡量写一切的。爱,爱可抵山河,那毕竟是父母家人的爱,那才是家庭温馨的底色。
爸爸妈妈外出务工,所以年幼的我便成为了留守儿童。虽然家务繁重,但外公外婆爱我,疼我,她们用当时那有限的条件宠着我。
小时候,经济条件有限,不是每天都能吃上肉的。
那时候都是别人背着肉来家里,一周差不多来一次。
小孩子都是不爱吃肥肉的,所以尽管买的肉很瘦,毕竟夹子肉都还是会有一点点肥肉的。
买了肉那一天,外婆都会煮穿汤肉,满满一大碗,让我吃个够。夏天的季节,丝瓜出来啦,里面都是肉多丝瓜少,吃完一大碗,肚皮吃得鼓鼓的。
现在想来,明明小时候最小,却是吃得最多的。
小时候没有冰箱,所以肉没办法冷冻冷藏。可每年外公外婆杀的年猪,除了做一部分腊肉,另一部分还会煮成坛坛肉,这样夏天在那个丰收的季节,每天也能拿出一部分来,每天吃一点。
以前虽然很多设备不够好,没有如今便捷,可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智慧来方便食物的储存,以至于不会变质。
但其实坛坛肉是很好吃的,我都很喜欢。尽管我不爱吃肥肉,如果是坛坛肉,也会吃上一点。
如果是平日里炒了那半肥半瘦的肉,外公外婆都会把瘦肉夹下来给我吃,肥的她们自己吃。
他们说,以前的两口子,有的吵架,有的打架。但外公外婆除了偶尔争争嘴,其他都还好。
我的外婆有三个女儿,不论是曾今,还是现在,三姐妹相处和谐。
她们不会像有的子女那样各种争,我也见过很多兄妹或姐妹,为了父母那点钱最后做不了姐妹。
我也见过有的兄弟姐妹,为了父母的赡养问题而吵得不可开交,我讨厌这些,讨厌这样的家庭。
好在我很幸运,一切的一切都没有遇到。
我的爸爸憨厚,妈妈算不上伶牙俐齿。但父母感情不错,至少我是未曾听说过她们吵架打架的。
家,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包容的地方,互帮互助,互相鼓励的地方。
这就是我想要的温馨而幸福的感觉!感谢她们让我的童年,没有阴影,当然她们也一直影响着我,让我知道如何去让一个家庭更加和谐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