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历史兰溪作协(文学会)历史墨海

直播“套路”老年人

2024-08-10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一任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邻居老李最近有点烦,其八十五岁的老母亲在某直播间里花费9999元购买了一个玉手镯,并且根据主播的宣传,深信自己买到的就是正宗和田玉,还有真玉鉴定证书。

本来八十五岁老母亲能够使用智能手机,善于学习新事物是好事,但是几块钱的假玉,用了近万元,你说气人不气人。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如果老李的母亲对和田玉的故事稍有了解,那么肯定不会相信这种玉会在网络渠道轻易购买;如果老李的母亲之前完全不了解和田玉,甚至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那么又为什么肯花这么多钱去买一件无用之物呢?

事实并不复杂,任何在现实中看起来无懈可击的逻辑推理,在直播间疯狂的购物氛围下都会荡然无存。主播的话语是针对不同的观众人群精心定制的,而面对收入和财富规模已经基本固定的老年人,主播们的营销术则集中描绘了这件“珍品”未来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升值空间,并宣称可以“高价回收或参与拍卖”,诱导老年人天上掉下了馅饼,老天终于眷顾他,让他可以有帮助子孙的机会。直播间里,主播们侃侃而谈,描绘出收藏家家族内斗、女主人需要寄存的荒谬言论,同时宣称这样的“闪购”机会并不多见,要求粉丝们要保密,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速速下单,否则机遇就失去了。坐在家里还可以轻松赚钱帮助子女甚至孙子女,自己还有很大的价值,这样的事对老年人诱惑有多大。还有,老年人有时瞬间头脑会短路,手一哆嗦,单已经下了,划款很快的。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种虚假宣传行为,主播门早已经悄悄地“免责”“避险”了:直播间一角用很小的字注明了“虚构剧情”,老人很难看到这些提醒。商品详情页还给出的最简单、真实、直白的产品介绍,让消费者维权变得困难重重。

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关爱老人是重点,多陪伴老人,让老人远离空虚、寂寞。你要求老年人时时保持防范骗局、规避陷阱是不现实的。老年人的休闲生活不够丰富、视野不够开阔、社交不够充分,才会沉溺于直播间的“陪伴”无法自拔;与此同时,老年人又迫切希望为家庭做出更多贡献,才会主播们的“套路”。有效的办法是老年人手机里不放钱,这样无论骗子多么高明,也骗不到钱。

我和老李说,你母亲被骗,看似是她的原因,其实责任在你。你已经退休了,有的是时间陪伴老人,你多陪老人聊天、散步,参加一些社区活动,骗子想骗也无从下手。服务老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抓经吧,等到老人走了,你就会后悔的,与其后悔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切实关爱老人,这是防止直播“套路”老年人最好的办法。当然,有关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网上监督,从制度上防止“套路”老年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