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三百首》(一)

喻守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一九四八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新中国建之后利用旧版重印,对其内容未加任何修改,包括像注音符号和古今地名的注释等,都保留了原样。
闲暇之余,读读唐诗,不失为一种乐趣。

第一首,王维的“送綦母潛落第还乡”。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玄宗开元九年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丞。著王右丞集。除工诗外,善画。苏轼称赏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原文】
聖代無隠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荆扉。
遠樹带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注释】
聖代:政治清明的时代。
英靈:贤能有才干的人。
东山客:指东晋谢宁,曾隐居东山。
采薇:指殷末伯夷、叔齐采薇西山。
金门:署门,亦称君门。
寒食:冬季时令。
京洛:东京洛阳。
違:离别。
桂棹:船。
荊扉:柴门。
落暉:落山的太阳。
適:偶然。
【译文】
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
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
连你这个象谢安的山林隐者,
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
你应试落弟不能待诏金马门,
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
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
滞留京洛又缝春衣已过一载。
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
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开。
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
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
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
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
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诗意】
落第归乡,非常懊丧。送行的人,多给慰藉。诗有叙有景有抒情,有感慨还有勉励。
【诗之段落】
全诗可分为四段:
起始四句,从赴试写起,说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不容有才能的人隐居不出。
第二段四句,是写“落第,”希望他考中,却偏不中,可怜他一路跋涉而来,不料在京城流滞许久还得归乡。过江淮时又到寒食季,洛阳又到缝春衣季节。
第三段四句,是送行,你将驾船南下归去,
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第四段四句,遠树二句是写送行的景色,末二句是慰藉话,并鼓励他不要为偶然的失意,就当世没有知音了,而灰心气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