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秦帝业白起之势 第一部分白起身边的那些人和事之秦昭襄王、范雎(
隐忍的那些年
教训过后的选择
秦昭襄王十年,秦王以一种近似屈辱的方式,通过割地道歉,缓解了与以齐国为首的齐韩魏三国合纵攻秦之势。而此次政治上和战略上的失误,严重打击了亲王的势力和威信。在秦国的朝堂里,人们对这个急于求成、没有城府的新领导失去了信心,大家期盼着秦宣太后再次重掌秦国大权,收拾这个秦王造成的混乱和不利局面。于是,顺理成章的,秦王退、太后进的局势再次出现。
想来,秦昭襄王受此次危机打击不小,本来想通过上任之后的几把火,建立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实力,从而在秦国政坛站稳脚跟,意图大展宏图。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正的去做一些事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想制定目标那么简单了。
当时的国际局势及混乱又精彩,各国的顶尖人物在这个阶段将自己的才华和谋略发挥的淋漓尽致。而相比较之下,尚未在秦国稳固基础的秦昭襄王似乎在单打独斗,吃力地应付着如此纷繁复杂的局势。他的稚嫩与短视相较之下,似乎更加明显一点。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无能。他所面对的对手并非平庸之辈呀。赵武灵王、孟尝君谁又是省油的灯呢?但是没办法,结果摆在那里,秦王不认也得认。秦昭襄王必须对局面负责,所以,他只能示弱,让出部分权利。
磨炼
但是秦王并不是一个庸碌无畏的国君,他没有像其他国君那样,受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将气撒到大臣身上,导致国内局势的混乱。而是他默默承受了这一切。在接下了的三十年里,秦国呈现出一种权力上的平衡,虽然秦宣太后和魏冉在台前不断精彩演出,而秦王总是在必要的时候做出重要的发声,使秦国的战略和政治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上不断挺近。
而在这一过程中,秦王用事件和精力去打磨自己,然自己一点一点成熟起来,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国际上一次次重新梳理自己的光辉形象,而在内部也一步步培养自己的势力。虽然秦王暂时交出了权力顶端的位置,但是他明白,这个国家终归是自己的。这一点,秦国的大臣也都明白。就这样,秦国形成了政治上的平衡,老谋深算的秦宣太后成为秦国实际上的掌门人,魏冉是秦国具体做事的执政,而秦昭襄王是秦国的形象代表和发言人。
秦国权力的平衡
这种局面在秦国持续了三十多年,而这三个人似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得尽职尽责,使这三十年成为了秦国发展的最宝贵的一个阶段,也是秦国对外作战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阶段。说来也是很奇怪,本来这种平衡是很容易被打破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如果秦王不认命,就要集权,那秦国肯定会再次陷入权力斗争,什么正事也做不了了;另一个是如果这三者之间,任何一个人短命,都会导致失去平衡,那秦国政坛就要面临重新洗牌。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三个人都是长寿的人,而且寿还不是一般的长,这与当时的战国平均寿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许就是上天对秦国的恩赐。而正值这一时期,齐国、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燕国国君都经历了新老更替,国家走向都进行了不小的变革,但是都没有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相比之下,秦国的大佬的长命,也成为了优势。
通过外加,创造良好的战局
公元前285到282年先后与楚顷襄王、赵惠文王相会,主谋伐齐。公元前284年又与魏昭王、韩釐王相会,商议伐齐一事。经过多次联络和游说,形成了导齐阵线,五国联军以乐毅为统帅,大破齐军。使齐国这个曾经既富饶又强悍的一线大国轰然垮掉,几乎达到了被灭国的地步,齐国国君被楚国大臣羞辱折磨而死。自此,秦国长出了一口气。一个唯一能和自己叫板和敢于和自己叫板的国家被自己搞死了,秦国终于可以傲视群雄了,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干点以前不敢想,以前不敢干的事情了。而秦昭襄王在屡次与各国外交中权谋和号召力是有所体现的,似乎他尽力扭转了秦国说话不算的局面,取得了各国的信任。结合着秦国真兵真枪的出击,各国终于信服了秦国。
倒齐战争之后,在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马不停蹄,为攻打魏国,秦王向后两次与楚顷襄王相会,订立盟约。公元前282年,秦王与韩釐王和魏昭王先后相会,为攻打赵国做准备。经过几次秦王卓有成效的外交,减少了秦国在攻魏、攻赵中的国家压力,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秦王的外交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幕——渑池之会。
不过至此事件成为红人的不是秦王,也不是赵王两位内定的主角,而是蔺相如。当然了,这个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也就秦王让昭王鼓瑟助兴,并记入秦国史料,而蔺相如以命相逼,迫秦王击缶,为赵王找回面子。我们记 忆中记住了蔺相如英勇无畏、足智多谋的形象,也记住了秦王小人得志但又 灰头土脸的狼狈相,记住了赵王忍气吞声的怂人形象。也许单看那段故事,事情就是这样的。这也是有时候教科书给我们的误导,断章取义,一叶障目。
实际上,这件事情要复杂的多。当时,秦国确立了在战国一家独大的地位之后,本想一鼓作气打掉东方赵、韩、魏,为逐鹿中原打开突破口。但是在秦国攻打魏国时,赵国和燕国出兵为魏国解围,这使秦国不得不重视国际形势的变化。齐国虽然垮掉了,但是东北方的燕国在燕昭王的带领之下迅速崛起,开始有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而专心发展多年的赵国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这两个国家实力不容小觑。秦国虽然接连攻赵,但斩获并不大,因为过度用兵,三晋和燕国有可能会形成牢固的盟友,对秦国是一个不利的局面。
于是秦国将目光转向了楚国。但是楚国国力还是比较雄厚的,而且山高水远,攻打起来并不容易。何况,楚国北侧的三晋是否会在这场战争中背后给秦国一刀也不好说。为了解决背后的事,秦国再次采取了外交手段,也就是秦王与赵王在渑池相会,达成盟约,秦国攻楚和赵国攻魏,大家谁也不影响谁。
为什么秦王一定要与赵国会盟,而不是韩国和魏国呢?这是因为此时赵国是三晋当中实力最强的一个,而此时赵国有心思向周边扩张,以此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地位。而周边就是魏和韩。如果赵国与韩魏相争,那么三晋就限于内乱,无暇顾及秦国攻楚,秦国就能一心一意采取军事行动。所以,渑池之会是决定秦赵两国军事战略的一次重要会议。秦王和赵王全都明白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虽然秦王在会盟之势小小的挑逗了一下赵王,但是从大局出发,赵王是不会计较的。有的时候就是时势造英雄。此时,蔺相如挺身而出,逼迫秦王击缶助兴,估计他也料到秦王也不敢在此次会议上造次。虽然蔺相如的举动很出格,而且以下犯上,应该算是死罪了。但是,秦昭襄王来是达成战略协议的,而不是来争面子和争一时之长短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威吓,秦昭襄王为了秦国的长远利益,选择了示弱。
如果此时秦王一刀杀了蔺相如,秦王痛快了,那秦赵必将争执,楚国打不了了,还要陷入与赵国的正面冲突,而此时燕国意图中原,有可能会帮着赵国,这样,秦国将会陷入被动的局面。此时的秦昭襄王已经不再是那个年轻幼稚的秦王了,经过多年隐忍,他已经练就了超常的韧性,突发事件虽然出乎意料,但是秦王马上调整自己的情绪,他明白自己是干什么来了,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为了与赵国建立互不干涉盟约,这个亏值,这时的秦昭襄王真的具有一代霸主的特质。虽然这一事件成就了蔺相如的名声,但是历史却成就了秦昭襄王的霸业。一个小得被万世传颂,而不世的功绩却被淹没。
秦昭襄王规劝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
我们之前在将秦宣太后的时候,专门讲了宣太后和义渠王之间的感情纠葛。但是,我们没有过多研究诱杀义渠王的原因。之所以秦宣太后走出这一步,应该不是出自她的本意。诱杀义渠王事件发生在秦昭襄王35年,此时秦王应该在55岁左右。而这时距离三国攻秦也已经有20多年了。此时的秦王无论是政治经验和战略水平都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而此时太后和魏冉也已经70多岁,其实政治生涯已经接近尾声,生命的终点已经向他们招手。而此时秦国的朝堂中的势力必然会偏向国君要多一点,因为国君相较而言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能走。在这种情况下,秦王的势力进一步加强,但是他还不想打破长期形成的平衡。
此时的国际局面是这样的,齐国以外的垮掉了,楚国也被逼的迁都,而崛起的燕国因为燕昭王的去世国力也已经消耗殆尽,此时只有赵国还算是个硬骨头,没有啃下。干掉他,天下就能唾手可得了。但是,背后的义渠一直是一个芒刺,使秦国一直不敢掉以轻心。虽然太后通过个人魅力,把义渠王哄得毫无斗志,但是秦王也看到,义渠王一旦死去,下一个义渠王就不一定那么乖了。眼看着这些老人都站到了生命的悬崖边,如果再不打算,后患无穷呀。
于是秦王主导着,劝说宣太后杀了义渠王,进而出兵攻灭义渠部落。按说宣太后是不同意的,因为太后和义渠王之间毕竟有三十多年的感情,而且还育有二子。但是,此时的秦王与其是在劝说,不如是在逼迫太后做决定,因为秦王现在的实力已经慢慢碾压太后一派。最终,太后从大局出发,支持了秦王。其实太后也是得体的一个政治家,如果此时撕破脸,不仅会引起秦国内政危机,也会招致义渠与秦国之间的战争。但是,这一切都没发生,就这么自然而然的朝着秦王的希望顺利进行着。
义渠灭了,秦国已经没有了顾虑。秦王通过努力,以最小的损失获得了最好的结果,长期的隐忍,让他知道,达到目的比什么都重要,而维持权力上的平衡,是达到目的得关键。也许,现在秦王应具有了独掌秦国权力的能力和实力,但是他知道,时间还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