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D46-15每个人都有故事说给你听
年初三,在家吃喝睡躺煲剧实在坐不住,阳光明媚,陪妈妈骑行至工业博物馆转转。
第一个目的地是微博热推的文艺青年新去处,24小时列车书吧。废弃的绿皮火车经过简单的修饰,装上空调,摆上绿植,书架落在列车两侧,随处一景,便是怀旧范。但表弟照不到满意的,不知道是摄像者的技术差,还是入景者离小清新还差强人意。妈妈觉着车厢甚闷,不理解地处偏僻有什么意义。小孩子们图个新鲜,三十出头年纪的母亲们牵着他们四处看看,说着“妈妈当年上学只有这种火车坐,很拥挤”的往事。而我,只看到满墙的书籍,来自市图书馆熟悉的编号,或是志愿者们的捐赠,还了解了具体事项,打算将家里所剩不多的书籍再次清理,择一日空闲有车送过来,不求以书换书,只是less is more ,更享受空无一物的感觉。
同一个地点,有人看到有,有人看到无,有人看到过去,有人看到内心最想成为的模样,每个人都有故事说给你听。

再去工业博物馆展馆。建成数年,从未陪妈妈参观。大概从前没有耐心,觉得事不关己,工作以后,从万千陈列中,看到熟悉领导的“丰功伟绩”,而妈妈在一旁即能回应,也能回忆。年代感的家电物品,都是当年用过、见过,为之争抢、求而不得的大有人在。
从物质中窥探故事,但其实每个人的视角观照内心、阅历。
这一次出游,倒是压制内心的少许浮躁。你该谦逊一些,你并非什么都知晓。倾听别人的故事,不必强求价值观一致。各人角度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读英文时走心找猪肉条的照片给伙伴炫耀,被看电视剧的妈妈突然大声一句“学英语去”吓到,是玩笑却觉得像指责,蒙圈恐惧愤怒心烦,一身冷汗委屈急出眼泪,妈妈解释又摸耳朵不敢再提,又愧疚觉得小题大做,是自己心里有鬼。既想在朋友面前装时时精彩,又想给妈妈看到一切都好,累不累。
你没有这么多观众,别急着表演,停下来,多看看戏如人生。
拉着妈妈的手逛街,并没有要事赶着完成,却烦躁想早点结束,你知道这样携手同行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么?因为天冷缩在一团,在变好道路上停滞不前,春节懒散,有时怨,无时念,别再只做思想上的巨人。
在人生这出戏上,做个冷静的旁观者,不卷入洪流之中,安心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