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成为爆款,不想让“慢”成为正在失传的乐趣
文/贾悦
暑气渐散,对冰镇西瓜和空调不再有强烈的依赖感,晨起时分开始有丝丝凉意沁入体内,秋老虎看样子挣扎不了太久了,被家中长辈逼迫穿秋裤的日子也不远了。
生活在北方的人总是能真切的感受到春夏秋冬轮廓分明的模样。天空的颜色、脚下的土地、小区楼下的草木、空气中氤氲的水汽、形状多变的云、夜晚的虫鸣鸟叫……季节转换之时的敏感反映在寻常生活细微所及之处,世间万物哪怕呈现出一丁点微妙的变化都在试图告诉我们夏天真的结束了。
上一篇文章在微博和今日头条达到十几万的点击量并且接受了各路人士褒贬不一的评价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不知下一篇文章究竟该写些什么,头脑中一片空白,删了写写了删,竟没有一篇令自己满意,我甚至浮躁到连一部完整的电影都没有耐心看完。
朋友建议我借着“热度”迅速发几篇爆款鸡汤文,给我的微信公众号引来更多流量绝对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也有接到一些鸡汤营销类文案的合作需求,这样的文章并不难写,然而面对那些已经被咀嚼过无数次的烂俗选题,我半个字都写不出来。
整个八月错过了很多追热点的机会,王宝强离婚事件、奥运、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夺冠等等。一个王宝强事件一夜之间冒出太多十万加作者,当然不是所有十万加都是精品,有太多三观不正的毒鸡汤充斥其中,很认可他们的努力,只是可能永远写不出那样的爆款文章,也无法成为一个爆款的人,更不想拥有爆款的人生。
我开始明白自己的浮躁和迷茫并非无缘无故,只是在追求阅读量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我害怕自己的文字有一天也像充斥在某宝首页那些爆款服装一样看起来廉价又粗糙、浅薄又浮华、烂大街而缺乏厚重感,并不能接受那样违背初衷的自己,接受了那样的自己必然面临着痛苦和不安。
后来整个八月我都没有再写一篇文章,我关闭了朋友圈,开始捡起书本和那些没有耐心看完的电影,开始做一些慢下来的事情,不再着急。也许最浮躁的时候就该放弃写作,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当你没有足够的能量输出更有价值的内容时,就该停止与读者的交流,否则对读者来说是非常不负责的。
除了读书看电影之外,我花了些心思把家里那间小小的有些无趣的客厅改造成了接近工作室的模样。我在写字台上摆上喜欢的洋桔梗和水培绿萝,家里养的花总是活不长,现在却意外的发现水培绿萝非常适合在我家生存,它比我想象的生命力更顽强,遇水即活,蔓延下来的绿色枝叶非常容易满足,估计连喝水都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吧,这件事情令人欣喜。
我学会了炒菜、煮粥、煲汤,给自己和家人做一些简单的食物。在此之前,很多朋友认为我是一个仙气飘飘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姑娘,而我也一直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应当,直到我体会到自己洗手作羹汤的快乐之后,开始珍惜自己身上弥足珍贵的烟火气,它们真实而质朴。
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体验这种日常生活的慢节奏,米兰•昆德拉在《缓慢》中写道:“慢正在成为一种即将失传的乐趣。”而我在经历了这样一个夏天之后,也渐渐明晰了自己的今后的日子该过成什么模样,那就是做一些有匠气的事,做一个有匠气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爆款。
前段时间和好友张超聊天,他是某广播电台的DJ,为《微言絮语书友会》写过专栏,同样热爱文学,他擅长解读文化和历史,有着比我更扎实的文字功底,思维也更有深度,我觉得阅读他的文章是一个非常增长见识也非常享受的过程,只是文章阅读量并不尽人意,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文章太过“匠气”。
很多人认为充满匠气的文字实在不适合快餐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大环境。而我告诉朋友,他的文字是具备文学价值的,对于我们这样对文字有野心的人来说,默默写下去,不care所谓的点击量,坚持十年八年总会有收获吧。
说起匠气,我想到曾经看到的一段邱华栋对导演张元的采访:
邱华栋:我看了报纸说,《阿凡达》让中国电影人看了以后都沉默不语。
张元:我觉得没那么可怕。这一次我要不参加上海世博会的这个3D制作,我也不知道,做了以后才发现并不难。但的确,中国创作人员的想象力、制作人员工作的毅力都不行,大家太浮躁。像《阿凡达》,人家詹姆斯·卡梅隆用了十年时间来做。人家的这个团队,什么都不做,十年时间只来做这个。你说,有投资人愿意让一个导演十年才出一个活儿吗?没有。大家都很短视。可是你看,《阿凡达》光票房就超过二十亿美元了,衍生产品还要多,等于人民币几百亿的产值,算起来,还是大赚了。我们不会算大账。
张元提到的卡梅隆团队用十年时间只做这一件事这段话坚定了我对自己观点的认同,也在我给自己这个野路子公众号摸索定位的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启发。
我深深迷恋着纯文学、写实主义风格的文字以及《人物》记者们笔下一篇篇充满时代气息的非虚构特稿。
坚持写十年点击量注定不会高但你很喜欢的文章吧。
我想自己的笔下是小时候姥姥家门口的剃头匠、爷爷家的租户、星外公写得诗作、吹着哨子骑着车送牛奶的老人、周末楼下米花爆了“嘭”的一声巨响,澡堂子里的女人们、军区大院废弃的礼堂、学校门口的文具店、李安、郑智化、beyond以及周杰伦。
我想和刘亮程一样,看似像一个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青年每天扛把铁锹在村里闲逛,却用朴素的文字把村里的驴子、马、虫、猫猫狗狗、一草一木都写出灵魂和生命力,让中国的“寻根”文学变得生动有趣。
当然想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尊重时间,在获得所谓的成果之前,明白所做得一切是会遭到质疑的,比如身边人的不理解,为什么不写爆款文章获益,对此我不想解释太多,只能说我宁可承认自己执行力不强、写文章速度太慢、也想认真对待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不想敷衍和将就。
-END-
图文 │贾悦
公众号ID│alegong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