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颗子弹,差点要了战友的命
我我有一颗收藏了四十年的子弹头,这是一颗军用“五四”式手枪的子弹头。就是这颗子弹,当年差点要了一个战友的命。
当年那颗走火的手枪子弹那还是在一九八零年的夏天,我们连队去到酒泉军用机场驻训。我们的临时驻地,是酒泉机场附近下河清公社的一个院子。
那里有公社的卫生院,还有公社拖拉机站也在一起。公社为了配合我们的训练,专门把这个院子腾出来给我们队里使用。那是一个星期天,连队休息的日子。
那段时间里,我们连队作为军区空军唯一的高炮观察队,为了每年给高炮部队做实弹射击考核观察,训练都是很繁忙的。
那是一个星期天,队里休息的日子。队里趁着星期天休息,让全体队员擦拭轻武器,然后再由值班员安排外出的人员。
大概是上午八点多钟,大家都把自己的武器从库房里领出来,再拿出自己的小凳子,然后把武器分解开来准备擦拭。
我们观察队的轻武器不是很多,每个班也就是几支五六式冲锋枪和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另外还有一挺轻机枪,还有几只“五四”式手枪。
每个人都只是负责擦拭自己的枪支,那是每个连队必须要做的轻武器维护工作。每次擦拭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也就是半小时以内就可以完成的。
就在大家都在小凳子上,铺上白布和枪油,还有通条和毛刷等,擦拭着各自的枪支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枪响。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停下手上的活,抬起头来往枪响的地方看过去。
就在从外面通往院子都通道里,新兵郭伟和当了一年兵的孙胜季正在擦拭各自的武器,枪声就是从他们那儿传过来的。
只看见孙胜季手里拿着一支“五四”式手枪,呆呆的站在那里。旁边的天津兵郭伟也是脸色发白,不知所措。
有人飞快的跑过去,一把缴下孙胜季手上拿着的手枪,大声呵斥到:“咋回事?”愣了半天,缓过神来的孙胜季才回答道:“枪走火了。”
真是奇了怪了,好好的,怎么就会枪走了火呢。大家也都是大眼瞪小眼的,不明就里。
那时候按照规定,没有作战任务时,没有站岗执勤时,任何枪支都是不准装上子弹,也就更不准把子弹上膛了,而且伤口是绝对不准对着人的。
那么为什么孙胜季手里的手枪,本应该是拿来擦拭的,为什么又会有子弹装上去呢?还有就是那支手枪,本来也不是孙胜季本人的。那么手枪到底又是谁的呢?
队里几个领导在现场了解到,原来,每个人都在擦拭自己的枪支。但是孙胜季他们排长拿了自己手上正在擦拭的手枪,交给孙胜季,说有人叫他过去打“五十K”(一种扑克的玩法),就让孙胜季帮他把手枪擦了交回库房里去。
谁也不知道手枪里的子弹是原来就有的,还是擦枪以后装上去的,反正就是枪已经走火了。
那天来公社卫生院看病的老乡还不少,也都被这一声枪响吓得不轻。又不敢过去看个究竟,只是现在一旁悄悄的议论着。
枪声也惊动了上级领导。那时候我们队暂时由高炮41团代管。出了枪走火这么大事,团里领导肯定要过来调查处理了。
后来我也大概了解了一下当时走火的原因。原来孙胜季手脚很麻利,一会儿功夫把自己的枪擦拭完了。
他们排长看到他动作很快,刚好遇到有人叫去打牌,就把手枪交给,让他帮忙擦拭。至于那颗手枪里的子弹,他说怎么也不肯说是怎么回事,再加上队里也打过招呼,大家也就不好再问了。
团里参谋长和军务股长,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干部。来到队里以后,经过调查了解。临走的时候,也没给出什么意见。
到了下午团里给出了对我们队这次手枪走火的处理结果:责成当事人写出深刻的检讨!保证下不为例。
这就完了?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在部队发生枪支走火,当事人绝对要挨上一个警告处分!那还是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要是因为枪支走火出现伤亡,那么当事人的处理结果就会更加严厉!因为那不是在战争时期。
我感到有些疑惑,但是部队的规定是“不该问的不问”,在有什么好奇心,也只能就此打住了。
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我们队当时属于军区空军司令部直属队,来到这个地方也只是由高炮41团代管。我们不是高炮团的下属连队,所以团里对这事也就网开一面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观察队每年都要给高炮部队作实弹射击考核观察,也就是他们实弹射击时的考官了。
他们一年的辛苦训练,也就在每年实弹射击考核的时候,必须经过我们的评判才行,也就是说我们队掌握着高炮部队考核成绩的生杀大权了。
如果走火事件一旦处理不好,那么在几个月后的实弹射击考核中,高炮部队就怕观察队给他们穿小鞋。
其实,高炮团的担心显然是有些多余了。作为军人,犯了错就应该受到处罚。我们队也不会因此而“秋后算账”的。
过了几天,我才私下里问了郭伟和孙胜季当时的情况。老孙还是没说子弹的事,只是说了那天他擦完手枪,也没想到手枪里有子弹。拿着手枪对着郭伟开玩笑说:“你信不信?老子一枪打死你。”
郭伟见他的手枪指着自己的脑袋,赶紧的一低头,还一边说道:“你他妈不知道伤口不准对人的吗?”话没说完,只听“啪”的一声,枪就响了。
子弹擦着郭伟的头皮就飞了过去,打进了背后墙壁上的水泥黑板里去了,俩人当时就给愣住了……
走火的那天中午,我趁着院子里没人,就悄悄地把那颗手枪弹头从墙壁上的黑板里挖了出来,放进自己的挎包。这一保存就是四十年的时间了。
总的来说,这次手枪走火,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对于当事人来说,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几十年年以后,大家在联系到战友的时候,谁都不愿意提起这次走火事件。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是哪位战友在微信上又聊起了这事。都已经年过半百的孙胜季还心有余悸的说:“都他妈过去几十年了,我只要一想起那事,头皮就会发麻。要是那会儿郭伟不那么躲一下,那么肯定就是后果严重,我他妈也会去蹲上几年大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