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三字经》国学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详解《三字经》八——孝悌

2017-10-25  本文已影响64人  山水国学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讲一个道理,马上出两个实例来印证这个道理,这就是《三字经》行文的特点。这里就是在说完了孩童入学应如何学习之后讲了两个实例,旨在告诉大家,学习学的是什么内容,一个讲的是孝于父母,一个讲的是兄友弟恭。故事都太熟悉了,就不再啰嗦,这里重点看两件事,一个是中华孝道,另一个是敬爱兄长。

这里要注意。“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是传统社会对士人,也就是知识分子的一个基本要求,其中前五项讲修身,即对士人自身要达到境界的一个要求,后四项则是对人待人接物所提出的要求,即忠君、孝亲、悌长、忍事。这里的孝是基础,只要做到孝,另外三项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其实孝也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先说狭义,那就是孝亲,对父母及族中长辈讲究孝道,这就是最基本的意义。然而世间还有一种“大孝”,这就是对孝广义的理解,孝于天下即为忠,孝于亲长即为悌,孝于内心即能忍。其实《三字经》对于孝道的阐释还是浅近了一些。《论语•学而》讲,“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以看出,孝道的最根本还是要秉承祖先志愿。

对于孝道,我们很熟悉的还有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赵岐在《孟子注》补充说: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没有子孙后代去落实和宣扬祖宗的高尚德行,这是第三种不孝,就是孟子说的“无后为大”这个最大的不孝。这里只说说对“无后”的理解,首先无后指的是不生养后代,而不是说生不出儿子,不然应该说是“无儿为大”。至于为什么这一点“为大”愚以为有两方面意思:第一,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一个人如果不生养子女,那么父母的生命传到他这一代就结束了,不能再往后延续,这就等同于杀死了自己的父母,也等于自杀。这和古代批判自杀的原因是一样的(另一个批判自杀的原因也在这三个因素之中,就是身死之后不能奉养父母)。第二,生养子女是很辛苦的事,这一点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具体能“辛苦”到什么程度,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清楚。所以说没有生养后代就不能真切的体验父母生养自己的“辛苦”,这样又怎么能真正的、发自心底的去很好的奉养父母呢?这也是为什么女孩子一旦为人母之后对自己的双亲,特别是母亲十分好的原因。这些才是所谓的“孝道”。

就中华文化来讲,“孝道”这个问题太大了,首先是影响范围太大了,对每个人的品评都涉及到这一点,他并不区分这个人是什么地位、从事何种工作、物质条件如何。其次是影响的程度太深,已经根植到每个人的心里了,不管这个人在哪,只要是炎黄子孙,念念不忘的都是这个以“孝道”为核心的文化。这个话题,这里只是浅浅的涉及而已,真的要谈孝道,那就要做《详解孝经》的文章了。这里只是想说一点,孝道很大程度上并不单纯是今天大家所认知的那种孝老爱亲。那是很初级的,或者说是被弱化、歪曲了的。真正的孝道还是要研究《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是“开宗明义章”中的一句话,也是对孝道最根本的论述。爱惜自己的身体,别让老人担心;让自己有出息,让父母以自己为荣。这才是孝的根本。

    第二点,这个“弟”字,其为“悌”解,为敬爱兄长,里面的道理其实和“孝道”的道理是一样的,敬由心生,敬不在一礼一言,而在行其教,承其言,传其衣钵。此不再赘言。


详解《三字经》目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