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属消零读书

740丨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发出相同的信号

2021-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Andylee

比尔·盖茨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将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集中在气温上升这个议题上,气温上升会带来什么影响呢?盖茨给出了下面这些可能的后果:

气温上升会带来更多的高温天气; 

气温上升会导致更多的水份蒸发,进而带来更多的风暴洪水等破坏性灾难;

气温上升会让空气变热,而热空气会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份,在空气更加潮湿的同时,土地更加干涸,引发更多的旱灾

气温上升会让空气从土壤和植物中吸收更多水份,而干燥的土壤和植物会引发更多的火灾; 

气温上升会让极地的冰川融化,引发海平面的上升,进而对某些低地国家和地区造成毁灭性打击(比如孟加拉国和迈阿密);

气温上升会对动植物生态产生破坏,气温上升2摄氏度会让脊椎动物、植物和昆虫的适宜生长活动区域分别减少8%、16%和18%;

气温上升会大幅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到21世纪中叶,南欧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可能会减半,部分地区的作物适宜生长季节可能会减少20%,中国的农作物种植可能会收到冲击; 

气温上升会大幅度影响海洋的生态,也会对海鲜的供应产生巨大影响;

气温上升会改变蚊虫的活动区域,进而加剧各种昆虫传播的疾病;

气温上升会大幅度提升空气湿度,对于人类呼吸造成影响,会带来更多的心梗等疾病;

..........

在这些可能性的描述中,气温升高的幅度其实是很小的,可能仅仅是摄氏1度或摄氏2度的变化,但它带来的影响却可能是不可逆的过程。在面对气候变化的问题讨论中,温度和温度变化幅度不是同一个概念,却是紧密关联的因素。所以我们在理解比尔·盖茨给出的解决方案时,要区分气温上升和上升幅度之间的关系。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而言,未雨绸缪总比事到临头要好得多。至少,人类都已经共同认识到一点,那就是地球的环境相比过去一百年要热一些。

如果将比尔·盖茨关注的导致气温升高中最大的因素及改善进行总结的话,碳元素就是撬动改善气温升高的支点,而能源和新能源就是着力点。如果说人类以往获取能源的方式是将自然界的碳元素释放出来换取动力的话,那么新能源就是要采用不释放或少释放碳元素的方法来获取动力。在新能源逐步接近“清洁能源”的过程中,也就是“减碳”或“零碳”的过程中,我们还是不得不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世界暖化。体感温度和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不会改变这一趋势。比尔·盖茨在本书中提到的一些气候变化场景,也会从可能性演变为可能。

从比尔·盖茨给予的建议中,不由得让人想起热力学第二定律。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态问题会让我们更加急迫地认识到气温上升的严峻。从外太空回望地球,地球其实是一个孤立的系统。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孤立的系统中,分子的热运动总是会从原来集中、有序的排列状态逐渐趋向分散、混乱的无序状态。系统从有序到无序的自发过程中,熵总是增加。这条定律又称之为熵增定律。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它,当熵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达到最大值时,系统就会处于一种能量守恒状态而呈现一种热寂状态。

“熵”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概念,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层含义是,随着平衡的呈现,熵的递增是不可逆转的。举例来讲,一杯开水变凉的过程,就是一个熵增的过程。若是想要凉水成为开水,就需要额外消耗能量。熵增定律让人沮丧的地方在于,它是不可逆的。这是一条让人越看越绝望的定律。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自提出之后,这一定律逐步得到解释,而不是推翻。对照这个定律,不仅地球在走向熵增的不可逆,整个宇宙也同样在走向熵增的不可逆。

在人类自己发现和总结出来的定理面前,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还是说什么也不做?比尔·盖茨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表现出来的思考,让我想起物理学家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提出的思考----“生命以负熵为生,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对抗熵增的过程。”

比尔·盖茨针对气候变化提出的解决方案其本质就是在对抗熵增,至少是让熵增的趋势变得缓慢或更加缓慢。“净零排放”从目前来看还是一件难以企及的事情,但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发出相同的信号,人类可以做到。虽然气温上升已然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我们为了解导致气温上升的原因而付出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喧哗的争论中,我们已经能看到共识渐渐浮出水面。

气候变化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在每一个人对抗熵增的过程中,也会无形中为改善气温上升做出微小的贡献。所以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一书的最后一章节中,比尔·盖茨提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

每一次阅读都会迈向辽阔!《短书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