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女初长成系列日记一:发现大妞小测成绩没及格

文|爱洛
2017.12.20 星期五 晴
引导大妞成长为一个有能力让自己尽量活地自由的人,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大妞今年12岁,读初一。
小学六年,我对她疏于管理。因为自己正处在情绪陷阱中苦苦挣扎,没有余力和精力去关注自己的孩子,以至她的成绩很差。
所幸,我得以顺利走出泥潭,大妞也成长为一个阳光乐观的少年。满脸青春痘的她,经常会笑得像朵花儿,身高也超过我半头。
如今,我又开始日日反思,内容是对大妞的教育方式。我不追求一时的成绩,但深知成绩就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
引导大妞成长为一个有能力让自己尽量活地自由的人,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所以,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为潜移默化影响的存在,而变得至关重要。
我决定,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无论将来结果如何,都是我送给大妞最宝贵的礼物。
就从发现大妞小测成绩不及格开始吧。
大妞的班主任老师姓高,高老师,四十多岁,女性。高老师看起来很严肃,但从开学到现在,听大妞日常讲述,感觉高老师很敬业,对孩子们有一种真正的包容和成才的期待。
高老师随身带着水卡,带着手机,带着零钱,同学们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找老师借用,不需客气。
大妞遇到这样的老师,真是一种幸运。然后,言归写文正传。
老师总是把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发在家长QQ群,并且是每天不定时发布。
我晚上下班回家后,一般先简单清理卫生,准备吃食,九点多钟洗漱睡觉。为了早上五点可以精力充沛的起床送孩子,生活作息变得极其有规律。
所以,我经常会忽略家长群里的信息,以至一些通知传达不到,让孩子到学校后被批评和被惩罚。
如开新课没有带新书,作业没有家长签字。
大妞倒是从来没有埋怨过我,只是会很无奈的叹口气,来一句:“好气哦!”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仔细察觉了一下自己的内心,上面写的理由似乎很冠冕堂皇很堂而皇之很正大光明,但终究经不起推敲。
毕竟看下群里信息,只是几分钟的事情,根本无法影响我的任何计划和生活步骤。
不看,忽略,只是因为不在乎。在乎,会随时拿起手机查看消息。
那为什么不在乎呢?就要找找根源在哪了。
首先,我对大妞有一种信任在内,她很少会不记得作业,不记得老师分派的任务。所以我也养成习惯,不太操心这方面的事情儿。
其次,就是我个人的问题。是我对老师的规则不在乎吗?还是我对孩子的学习不在乎?好像都不是。
是我内心里对老师这样的做法有意见。我觉得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需要准备什么课本东西,也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应该在学校交代好,而不是硬生生把家长拽进孩子的学习生活中。
可大环境就是如此,我本该适应,又为什么要排斥呢?这里面还有一个懒惰在内吧。
我懒惰,懒得去管孩子的学习,懒得去操心她的学习,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为借口。可实际上又不能完全认可这个道理,譬如突然发现昨天老师发的小测成绩,竟然立刻有股愤怒情绪升起。
只是地理政治小测,都是背诵的问题,也考了个不及格。我第一时间想要找孩子严肃谈谈,想要卡掉她玩手机平板的时间,想要停止给她买玄幻小说。
有情绪,就代表我是在乎孩子成绩的。那就要克服自己的懒惰,改善自己目前迷茫的状态,完成一个妈妈需要完成的任务。
怎么处理孩子的成绩问题呢?
下班路上,我一路走一路思考。想起自己小时候经常性考个一塌糊涂,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
好像老爸从来没有因为成绩训斥过我,从来没有。只记得初三时,我满分的物理试卷,经常被老爸单位的人称赞。那个时候,老爸脸上有慈爱的笑容。
印象里,是大姐姐经常对我冷嘲热讽。譬如初一英语考了58分,她就喊了我一年“五十八分大将军”;譬如初二成绩不太好,她就告诉我出去别说是她妹妹,别给她丢人。
这些话,很多年了,记忆已经很模糊,但伤害的感觉真实存在着。
我感激老爸的包容和信任,感激他当初默默的支持。
那我也需要把信任和包容给自己的女儿。
所以我决定,一会和她回家的路上,告诉她小测成绩,然后就继续听她讲述班级里好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