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仓鼠收藏”到“必收”|必收的前世今生——中篇
做互联网容易,做好超级难,用户需求是什么,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目标用户是谁,产品的核心功能是什么,当我们决定做好这一款产品的时候,它已经就不仅仅是满足部分人(团队、公司内部人员)需求的应用工具了,应该把它再提高到一个层面。面向的是普通大众,需要考虑得更多更多。

产品要为什么样的用户服务,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主观设定,根据设计者的想法,主观确定服务的目标用户。
二、客观确定,有了初步想法后,通过用户调研分析哪部分用户群对这个产品需求最强烈和敏感,通过需求强度确定目标用户。
当它还被称为“矩阵”的时候,该产品服务的目标用户就是我们5个人,所以这个时候产品的需求非常明确,就是我们5个人有什么需要,使用它来达成就对了。
后来改叫“仓鼠收藏”的时候,它要服务的目标用户就是除了我们几个人以外,还包括着周边有着同样困惑的朋友。再用主观设定的方法,就不能百分之百正确了,毕竟我们认为需要的功能,是不是他、她、他们的需求,体验起来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羊羔虽美,众口难调”
当我拿着“仓鼠收藏”兴冲冲去找王总(人生旅途上的伯乐、亦师亦友)初次体验,看到我脸上洋溢着希望被肯定的表情,他也不好意思打击我,跟我说“仓鼠收藏”的名字起得还是不错的,挺容易让人有亲近感。
而在产品的功能方面:
一、快捷收藏:把要收藏的文章分享到微信小助手,也挺方便,用起来挺顺手。
二、高级收藏:通过系统分享、复制链接方式收藏文章,他在收藏的时候可以给文章分类、贴标签、写备注,这样可以把收藏跟整理一起完成了,因为他没有经常去“待整理”分类里面整理的习惯,所以这个功能非常适合他来使用。
可是他在日常工作之余,更多的时间还是用来阅读一些最新的资讯、消息,“仓鼠收藏”重排版技术改善了阅读体验,非常棒,但他在读完之后呢?还得去其它APP寻找这个文章作者的最新文章来阅读。
再看看旁边的过姐,她跑业务用的小附件经常会从电脑端微信下发到手机微信,在外面谈业务时用,可由于微信的整理功能,往往再想找回前阵子的小附件,都失效了。微信收藏也是线性的,找起来很吃力,“仓鼠收藏”能怎么解决这个困扰呢?
“不得不说仓鼠收藏是一款很有前途的产品,你们的倾情投入给这个产品注入了灵魂,你们爱这个产品,但你们必须学会断舍离,非常清醒地明白它的成长方向,让它早日腾飞。”

记录好王总的需求和改进的意见,我继续拿“仓鼠收藏”去给周大哥(是他再造了我的思维模式,让我不再是曾经的我,这种感情,只有他跟我明白)体验,但这次直接被打脸了。
在我稀里哗啦介绍一通“仓鼠收藏”的功能、应用场景之后,他完全无动于衷,后来我自已都感到很尴尬。
我只能问:“我讲得有哪里不对的吗?”
他:“为什么这顿饭你没点菜?”
我:“因为是你买单啊,谁买单谁点菜”
他:“嗯,那APP谁买单?”
我:“…………”
他:“那你知道我有什么需求吗?或者在收藏这一事上,我有什么需要吗?”
我:“我觉得……”
他:“做互联网容易,做好超级难,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在大量用户需求的条件下,你又拿什么来决策做与不做?”
………
我们聊了很多,关于产品、需求、决策、运营等等,我一边理解一边总结:
一、对于产品,互联网产品的价值,是按照这个产品拥有多少用户、都是些什么用户来计算价值的。互联网产品,用户至上,要把用户当朋友,最终做出用户口碑。
二、对于需求,真实存在的需求,只能来自实实在在的用户,来自于用户的分析。一定不能来自于1. 自已的认知 2. 简单的模仿 3.资源和战略规划 4.行业竞争 5.领导喜好。
三、对于决策,用户需求驱动决策,拿到一堆用户需求之后,需要分析需求的大小,大则做,小做不做,还要根据需求是哪些用户提的来决定。普通用户和目标用户的需求,决策为做。还有一小部分是这个产品的粉丝用户,决策为做。
还有运营方面,在产品的过程中非常非常重要,由于篇幅关系,可能在后续再说明。
我们团队在消化、整理、规划完之后,首先就是对“仓鼠收藏”来了个“断、舍、离”,产品的名称也直接改成定位更清晰的“必收”,必须的必,收藏的藏,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一个跨平台收藏工具。
我们设定了必收的MVP结构,拿着最简单的产品出门。


这时已经来到今年7月份的毕业季,而自已从毕业以后一直没回过母校,受校友邀请,我回了一趟母校,又跟快出校门的师弟师妹们分享一些社会经历,以及将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而我带着必收与他们见面,没想到,这次见面,给必收带来很多耳目一新的特色功能。 我将在下一篇再把运营、校园发生的事情,向大家娓娓道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的相关渠道。
必收适用于 iOS 8.0+ 的 iPhone 和iPad 及 Android 4.1+ 的设备,完全免费(各大应用市场搜索必收均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