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2022-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军丽_82f7

        今天很欣慰,老大听完了王芳老师领读的《老人与海》,主动跟我要求买一本来读。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让孩子去读名著的想法。经典的就是经典。也不要纠结什么年龄去读比较好了。想想我小时候啃红楼梦也是在小学时,生涩的句子,只去细读人物之间的对话,也幸亏有那一次,后来再读红楼梦竟然是到了上班。所以,不同的年龄读名著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越早让他感受到坚强的力量,我相信他以后看待事物就会有不一样的眼光。 

           连着跑了两天,感觉身上都没有很好的拉伸,所以今天早上做了30分钟瑜伽拉伸。做完就感觉身上无比舒展。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跑二休一。休一用来练习瑜伽。每次的锻炼都是身心无比愉悦的享受。坚持吧。

《朗读者》快读完三本了,很是震撼,不厚的三本书,了解了很多人的人生。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有为祖国鞠躬尽瘁的科学家,也有普通却不平凡的父母.......,他们都在自己的人生里谱写属于他们自己的辉煌。我感慨于陈忠实老师苦难的童年,因为那些苦难,成就他成为文学界的常青树;我心疼倪萍阿姨无奈的选择,有几年,媒体拍到她抽烟,酗酒,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卷来,我也惊讶她荧屏内外的反差,以此轻易否定她的成绩,谁知她竟经历了那么多的辛酸。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在认真生活着,不被生活打倒,在苦难面前勇往直前。也因为他们的朗读,我了解了许多好的作品,也更加坚定了发奋读书的决心。

还在听纳兰的成长课程,纳兰说,保持生活婚姻以及亲子关系新鲜感的方法就是女性要懂得向内生长。女性要专职做自己,兼职做妈妈,女儿,妻子。我也在反思这几年的历程,从来到这个学校的迷茫,到现在的充实,我觉得是我认清了自己内心的需要,我一直在认识自己,所以不再那么焦虑。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在亲子关系上,由过去的控制型父母转向现在的陪伴型,在内心不断强化着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理念,逐渐放手。真的发现没有过去那么累了,我也从内心去爱自己的孩子,不只是他们的优点,还爱他们小小的缺点。

更要去爱自己。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早睡,护肤,运动,照顾情绪,感恩健康的每一天。我也接受自己的年龄,接受自己脸上多出来的纹路。由衷的说一声,三十多岁,真好。让我更加珍惜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