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 结庐在人境

2023-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林青澜

【日更第1695天】

采菊东篱下

还要修“悠然见南山”的心境

我读蒋勋先生的书,总是一不小心就会泪流满面,被触动的内心总有一种汹涌之意无法言说,在心中撞来撞去,诉诸笔端时,多了平静,少了几分激动之情。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先生讲到陶渊明的隐世之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个人买什么样的房子决定了他在什么样的居住环境。

你可以活在人间,而没有人间的烦恼,这是真正的隐居。

我常为此时的居所之外的环境所困扰,因着都不喜欢,楼上噪音,邻居太近,各种窥视,觉得烦恼——这些烦恼都进了心里,所以才会烦恼。是我对于人际各种琐碎的不耐,才会导致心中生出来这些烦恼,若是喜悦,一切都只会是喜悦。但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没有这些杂音的,还是要从心上修行才是啊……

老师提到:佛教的“无常”,中国的“儒家”,在中国文人的思维里融合,便有了“在家居士”的处世方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沉沉浮浮,过着人间的生活,有种种牵绊,但是同时他又保有自己某个孤独的部分,而这句诗就有融合了两者的味道。

很多人是不能面对自己身上那个孤独的部分的,他们只会觉得对于“孤独”很惶恐,所以他们会宁愿淹没在各种应酬,玩乐,娱乐中,尽量把把一部分时间消磨掉,累到睡着,白天做事忙碌,让自己“充满”,尽量不要触碰到“孤独”。

而有的人,对于“孤独”的部分很能自处,并且是享受的,这一部分人内心很丰富,孤独的空间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生命的馈赠,他在这个时间里丰富着自己,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才能离开人间的喧嚣,才能谈隐居。

而我既不能完全离开人群,也还做不到彻底的宁静,所以“结庐在人境”是很好的选择,但还是想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既有车马喧嚣的热闹,也能恰当地感受孤独,有一个既能够寄托心灵的”远方“——这个”远方“不是山林湖海,哪怕只是小小一隅,譬如此时灯光下的书台,能让我心中悠然,它也就是我远离尘世的”远方“。

如老师所说:心远地自偏的”心“和”远“很重要,怀抱着心情上的悠远,在入世中有一种出尘之想。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