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SPI机制

2021-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嗷嗷待哺丶

一、介绍

SPI全称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是Java提供的一套用来被第三方实现或者扩展的API,它可以用来启用框架扩展和替换组件。

Java SPI 实际上是 “基于接口的编程+策略模式+配置文件” 组合实现的动态加载机制。

系统设计的各个抽象,往往有很多不同的实现方案,在面向的对象的设计里,一般推荐模块之间基于接口编程,模块之间不对实现类进行硬编码。一旦代码里涉及具体的实现类,就违反了可拔插的原则,如果需要替换一种实现,就需要修改代码。为了实现在模块装配的时候能不在程序里动态指明,这就需要一种服务发现机制。

Java SPI就是提供这样的一个机制:为某个接口寻找服务实现的机制。有点类似IOC的思想,就是将装配的控制权移到程序之外,在模块化设计中这个机制尤其重要。所以SPI的核心思想就是解耦,增加可扩展性。

二、使用场景

概括地说,适用于:调用者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启用、扩展、或者替换框架的实现策略

比较常见的例子:

三、总结

优点:
使用Java SPI机制的优势是实现解耦,使得第三方服务模块的装配控制的逻辑与调用者的业务代码分离,而不是耦合在一起。应用程序可以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启用框架扩展或替换框架组件。

相比使用提供接口jar包,供第三方服务模块实现接口的方式,SPI的方式使得源框架,不必关心接口的实现类的路径,可以不用通过下面的方式获取接口实现类:

通过SPI的方式,第三方服务模块实现接口后,在第三方的项目代码的META-INF/services目录下的配置文件指定实现类的全路径名,源码框架即可找到实现类

缺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