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党·编辑推荐雪国年华的环球漂流记旅行·在路上

回到被逃离的德黑兰一九七九

2018-03-20  本文已影响32人  雪国年华

和煦的阳光款款照进楼梯间,楼道的空气静若死水,既美好,又落寂。近四十年前,这楼里风起云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四十年间,这楼几近废弃,甚少人来。直到最近,这座著名的建筑又开始恢复人气了——因为伊朗人把它开发成景点对外开放了。

走进小楼,迎面就是伊朗人在楼梯间创作的大型墙绘。波斯大地艺术底蕴深厚,伊朗人在绘画方面向来不让人失望。人物繁杂的画面顺着楼梯螺旋飞升,其气势之宏伟瞬间便抓住了参观者的眼球。虽说画面内容众多,但却丝毫不显杂乱,画家对美国的恨和对伊朗的爱全都展现得清清楚楚。如此精巧的布局与优美的笔触,不能不让人心生佩服。

刚刚走上二楼,一位西装革履的大叔便笑着迎上来:“你们好,是第一次参观么?”我点头答道:“是。因为看过美国电影《逃离德黑兰》,所以专门过来参观前美国驻伊朗使馆,想更多了解当年的人质危机。”

“好。我们这里讲解免费。请你们跟随我一起参观美国的间谍老巢吧(US Den of Espionage)。”

直到这时我才想起来,在伊朗,大叔的说法才是这里的正确称呼。

平心而论,大叔应该是我在伊朗遇到过最好的服务人员。他英语流利,态度温和,素质甚高。对于展室陈列的物品,他如数家珍,有问必答。能在德黑兰遇上这么棒的讲解员,真是有点小意外呢。

走着走着,大叔把我们引到了一幅照片前面。“看到后面的圣诞装饰了么?事件发生后,伊朗政府一直以非常人道的方式对待这些美国的外交官。他们可以在院子的范围内自由活动,我们每天都给他们提供美国菜。你看,这些人甚至在这里庆祝了一个圣诞节呢。”大叔说。

我端详着照片里的那些面孔。似乎并没有找到笑脸。对着他们的我也没有笑。

大叔想带着我们继续参观,我却请求大叔让我们稍事停留片刻。“照片非常珍贵,我想多看一会。”我对着大叔勉力挤出一笑。大叔笑着点头。

没办法。看完照片后,我必须得花点时间梳理好自己的心绪。

常年在外工作,我太清楚家人在远方的惦念。每次回家的喜悦,每次离别的不舍,至今都还历历在目。

这些外交官,从被关押到被释放,经历了整整444天。444天。

我把目光从照片移开,接着深吸一口气。大叔微笑着做出“请”的姿势,把我们引进另一个房间。“这里展示的是美国人的焚烧炉。学生进攻的时候,美国人启动焚烧炉,试图销毁所有文件。但是焚烧炉空间太小,美国人又塞了太多文件,于是机器发生故障,很多纸页都没烧起来。进入大楼后,学生们迅速把文件抢了出来,从中发现了很多美国人针对伊朗的阴谋。”

听大叔这段讲解的时候,《逃离德黑兰》那些慌乱的画面瞬间从脑海里跳了出来。

我问大叔,学生们为进入大楼花了多长时间。大叔说,楼里的美国人只抵抗了两个小时,后来就放弃了。

“伊朗人愤怒地占领美国使馆是有原因的。”大叔接着说。按照大叔的说法,美国人阴谋颠覆了伊朗的民选首相摩萨台,和人民痛恨的国王沆瀣一气。在国王被迫逃离之后,美国政府还容留国王在美养病,拒绝把他交给伊朗人民审判。“这件事情的发生是有很多原因的。”大叔又重复了一遍。

我点点头:“是的,我们来到这里,就是想听听伊朗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大叔娴熟的讲解很好地满足了这项需求。

趁着大叔回答朋友问题的空当,我顺着走廊随意溜达,看到前面一间屋子的门正开着。里面有三个人,其中两个金发碧眼、高高大大,很可能是从欧洲过来的游客。他们对面是另一位工作人员。他耐心地解答着他们的问题,脸上谦和的笑容始终如一。

显然,对这里充满好奇的外国游人不止我们两个。而伊朗人对于那段历史,同样也有不少话想对外界表达——然而他们并没有美国人那么好的宣传载体。也许这就是小楼开放参观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大叔带着我们来到窗前,指着院子里锈迹斑斑的飞机零件说:“当年,美国故意不回应伊朗人民的要求,却想通过非法潜入伊朗境内把人带走,结果失败了。”大叔的话一点都不错。美国的那次营救行动,现在看来简直像个笑话。简言之,行动本身就准备不足,加上突遭沙尘暴袭扰,失败简直是必然的。

讲这一段的时候,大叔的脸上似有一丝得意之色。这很好理解:能让世界第一强国丢人现眼,这可不是一般国家能办到的。伊朗人特意把飞机零件展示出来,其寓意显然不言而喻。

他们的骄傲,他们的委屈,他们的愤怒。一路上,大叔一直在向我们传递这些东西。

参观完毕后,大叔把我们领到刚才两位游客所在的房间里。“在二位离开前,还请你们观看一个小短片。”

一段动画视频在屏幕上显现,主要内容是历数美国干涉别国、制造战争的行径,控诉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动画风格简洁,节奏流畅,肯定也是精心设计的结果。

说实话,这段动画视频是好看的。然而不知为什么,也许走路过多的缘故,在观看那些漂亮画面的时候,我突然间感到了一丝疲倦。

视频结束后,我和朋友起身准备离开。大叔再度迎上来,嘴上说的却并非告别的话:“刚才的视频你们应该看懂了吧?美国人的行为给世界造成了很多灾难,所有国家都应该警惕啊。”

看着大叔陈词不止的脸,我突然莫名想起了小学的语文老师。那时候,我最讨厌的语文题莫过于归纳中心思想了。

我默默等着大叔讲完,继续维持着脸上的微笑:“是,你的讲解很好很细。”

这应该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回应了吧。

离开小楼时,大叔向我们挥手作别。出了门口,迎面是满园的晨早阳光。然而那些灿烂的光线并不让人觉着美好。它们似乎把这园子里某种悲哀的东西照得更加透彻了。

我想起来时经过的沙特使馆。2016年的冲击事件发生后,那里也已被废弃了,破碎的窗户至今依旧是老样子。使馆是一幢白色小楼,只是如今已经不那么白了。

那些火烧留下的痕迹,虽经岁月洗礼,可依旧清清楚楚地留在那儿。

若世间能少些争斗,那该有多好啊。

整理出游笔记的间歇,随手拿起了桌边的一张英文报纸。版面醒目的位置登载着这样一则新闻——3月9日,伊朗驻英国的使馆被滋事者非法闯入了。伊朗外交部已传召英国大使表达抗议了。

除了一声叹息,还能说些什么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