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道即吾之道
厦门双十中学角美分校 叶智秋
春秋战国,人才辈出,诸子百家,就为遵循自身的道。什么是道?道,便是路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出自屈原《离骚》的诗句,便是旨在探寻自己的求知道路,也是人生道路;而陆游的《游山西村》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路,又是指在迷惘中恍然大悟的明路,在挫折之中指引自己前进的出路;以及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的路,是仕途路,又是未来路。
而我的道,又是什么?
幼时牙牙学语,磕磕绊绊地学习汉字,严肃着小脸,随着妈妈一字一字的拼读,我也跟着奶声奶气地念。
“跟我念,g,u,ó,国。”妈妈指着本子上一个方块字教我念道。
“g,u,ó,国……妈妈,‘国’是什么意思啊?”我疑惑不解地问道。妈妈笑着说“国啊,就是指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和这片土地,组成了国。所以呢,国也经常和家放在一起,读作‘国家’!”
“国家,国家!”似乎有一些的明了,懵懵懂懂的我只知道这二字读起来令人心情愉悦,就边读,边咯咯地笑起来。
不知是在几年级学到了这么一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大气磅礴的气势令我震撼了一番。这是怎样的一份情怀啊!又是怎样的一腔报国热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们学习知识,努力攀升,勤奋刻苦,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或是家人,亦更是为了国家。古往今来,多少能人志士,多少烈士先锋,无不都是为了一个“国”字,更是为了“国之路”是开辟蔓延而奋勇直前,殚精竭虑。我的道,是什么,似乎心中已有了一个呼之欲出的答案。
众所皆知的文天祥,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民族英雄。本为一个文官的他,为了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那时候外敌入侵,元军紧紧相逼,而南宋早已摇摇欲坠。文天祥听到消息后,毅然组起义军,抗元救国。有人说:“元军来后,南宋统治者投降了元军。”文天祥仍然坚持抗战.”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不久,他兵败被俘,坚决不肯投降,还写下了有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自己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变的决心.。他拒绝了元朝的多次劝降,终于实现了舍身取义的理想,慷慨就义。多少年来,文天祥的爱国,救国精神,代代相传,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精神道路。
如今已是初中生的我,听完这个故事后,心中豁然开朗——我的道,便是,国之道!
国家如今欣欣向荣,积极发展,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21世纪,多边合作的契机:一带一路战略将是各个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现在国家的道,便是实行“一带一路战略”政策。而身为莘莘学子的我们,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身为中华人民的我们,就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让祖国变得美好!
国之道,即吾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