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平,我的小窝
铁路上,返校途中,又是考试结束。
一个小时高铁,候车三十分
城铁三十分,转公交十五分到校
步行八分钟,开门
回到自己的小窝。
要提租房,先说宿舍
第一次,是在宿舍楼,有空调,供暖另算,水电还是用公的。在那里我度过了,我的第一次备考。暂且不提,时光过于短暂,记忆已变得模糊。
第二次,也是最近一次,在一楼值班室对面。没有空调,其实也好,夏天并不是很热。每日需要与值班阿姨问好,蛮好蛮好。
往多了说,在学校宿舍住的这几年都可以说是的租房,哈哈,每年需要给学校交房租。
毕业后,发现还是校园里面的生活好。
水费起码可以不用自己考虑,放肆(记得节约用水哦)
电费的话,因为安排和教职工一栋楼,所以在新校区没有交过电费,省
网费也是超级便宜,五十块用一年50M的,速度
生活出行方面,洗澡去澡堂一次三块钱,吃饭去食堂八块十块吃得饱,饱饱
热水校园免费提供,省事可以办理活性水卡,楼内二十四小时供水,吃得消,方便
移动网络的话,有校园专用流量,每月用不完,积攒好多,多到下载APP玩,任性
出门有公交,高铁站,城铁站,火车站,新老校区,市中心都能够直接到达,玩耍
大学,是座象牙塔。话明伦
在老校区的生活,仍历历在目。
那时,刚刚入学,虽说分配的宿舍楼有些老旧,但是别有韵味,宿舍在校区的最南端,宿舍楼下高大的梧桐树,遮天蔽日;楼门前二十平左右的小绿化,门口有着小商店;楼后北面是澡堂,澡堂再往北就是教学楼和学五食堂,那时去教室最短需要五分钟,下楼,小跑,马上就到,哈哈,让住北面宿舍区同学们羡慕不已。
楼是L型号的,因为安排原因,实际上我们一个班,小三十个男生,霸占了整个西四楼。窗户外是公共大阳台,好大好大,几乎我们一个班独自享用,清晨能够看到西面楼下居民喂鸽,鸽子嗡嗡的飞过天际,几声鸟鸣,清新空气,沏杯热茶,仿置身于那个闲逸的北京胡同。看着远方的灯火盏盏亮起,看着远方的灯火盏盏灭去。
好吃的也不少,至今还记得,老校区小西门的包子,炒饼,麻辣烫;学五食堂的鸡蛋灌饼,西红柿鸡蛋,早上爽口的小菜;出小南门味道极好的兰州拉面,半条鱼,还有南大门看起来脏脏的但是还是忍不住去吃涮菜,南大门冬日小店的牛肉泡馍配一盘特制的莲菜,十字路口的麻辣兔,那时也真是无忧无虑。
大学,是座象牙塔。话金明
一年之后,因为课程安排,我们一干人搬到了大大的金明校区,入住了性价比最高的教工宿舍楼,东半边是学生,西半边是教工,从此上了再也没有交过电费的生活,幸运。
在这栋楼一待,就是至今。
仍是四人寝,蛮好。就是阳台小了,变得仅仅有六平米左右,不开心,还是两个宿舍一起用。不过,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冬夜再也不用跑去寒冷的卫生间了。
上课的路途也随之不幸的变为了十五至二十分钟的,一路寒风凛冽,没有大树的庇护。校区的绿化还在成长中,显得并不是很完美,心中难免有些小小的失落,不过楼下的绿化还是蛮好的,夏日炎炎都能感到一丝凉意。
澡堂依旧很近,食堂变得稍微远了一些,吃的嘛自然多了好多,但是怎么都吃不出心中的味道,还是有些好吃的,咖喱饭,牛肉汤,驴肉汤,卤肉卷,自选餐,焦嫩香香的烤鱼......这些都还好。
新校区很大,大到总觉得少点儿什么,觉得还是没有古风古韵的老校区显得完美。
我的二十平,我的小窝
第一次,和第二次租房都是在教工这边,第一次四个月左右,第二次,也就是现在,已经半年了,可能会住得更久。在这栋楼,总的来说,我从五楼搬到三楼,三楼搬到二楼,二楼搬到一楼,就是我现在的小窝。
入住前彻底打扫了一遍,干干净净的,铺了几块地垫放点儿杂物,三张书桌拼在一起,幻想自己坐在大板的面前,哈哈。左手边是杂物,正前方是电脑,右手边是书,在往右还是杂物,杂物用小纸箱或者小格子归类,放在一起,友人初到,以为自己进了某个小的修理铺,哈哈。虽说可能有时显得混乱,但混乱中却不失有序。耳机直接挂在大台灯上,省下了耳机架子的位置。右侧还有一个写字台灯,写东西的时候不会有影子挡住笔记。左边,两个篮子,一个零食,一个小电器数据线啥的,还收集了几个好看的瓶子,提升一下环境的情调。
地板,桌面,几天就擦一擦,保持干干净净的,起码自己看着也赏心悦目。
夏日,因为在一楼有着阴凉,每每上完暑期课程回到屋里总能感觉到异常的轻松,喝着冰镇的汽水,来点儿可口的饭菜,嗯,幸福到飙泪。冬日,暖气还挺足,屋里不是非常的冻人,喜欢用暖气来烤衣服,洗完,过一天就能干。
干干净净的小屋子,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失眠的夜晚。
喜欢黑夜这份安逸,这份寂静。
后记
现实,忙,累,困,乏
有个小窝好好的睡一觉
生活中一大幸,
不莫过于此。
我是猫小少,写点儿有意思的
——终稿于
二零一七年
十二月三十日凌晨